凌晨一點,好姐妹打來電話說她失戀了。
一年多時間談了三個男朋友,每次都是甜蜜爆棚的開場,每次都避不開一拍兩散的結局。
用閨蜜的話說:「東西,不喜歡就扔;對象,不滿意就換,總能找到一個百分百合適的。」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這世上真的存在那麼一個人,是為你私人訂製的嗎?
這一次,我沒有安慰她,也沒有反駁她,只是把這本《親密關係》推薦給她。如果她願意靜下心去讀一讀,一定會在書中找到答案。
《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老師曾說:「《親密關係》是少數我讀過兩遍以上的書,我知道我還會再讀它,因為生活當中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而我們又是如此健忘。」
《親密關係》是由加拿大資深生命教練、演說家克裡斯多福孟撰寫的一本自助手冊,他希望幫助更多人建立親密的伴侶與婚姻關係,書中詳細闡述了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並為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感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最大的感覺是詫異。我發現身邊的很多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內,花費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卻一直徘徊在親密關係的前兩個階段。
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地講一講,親密關係具體分為哪四個階段,以及怎樣做才能提升伴侶之間的親密度。
01月暈:閃閃發光物,並非盡黃金
試著回想自己剛剛墜入愛情時的感受,是不是覺得對方自帶光芒,獨一無二,就像從偶像劇裡走出來的男主人公一樣呢?是不是有一種相見恨晚,非君不嫁,生活少了他就不能繼續的想法呢?
即使實際上,他沒有一米八的身高,沒有顛倒眾生的外表,也不會製造浪漫和驚喜。
這就是親密關係的第一個階段, 也是讓人滿心歡喜的一個階段——月暈。月暈是指不真實的光彩,使人看不到真正的光源。
在這一階段,你不僅會自動忽略對方的缺點,還會把他的優點放大化,盲目地把他想像成理想中的模樣。
02幻滅:我當初怎麼會看上你
親密關係的第二個階段稱為幻滅,這是矛盾頻發,最讓人糾結和痛苦的一個階段。
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導致分手或離婚;如果處理的好,親密關係就有機會更進一步。
那麼,人們是怎樣從月暈進入幻滅的呢?
兩個人在一起以後,隨著接觸增多和對彼此了解的加深,會發現對方和想像中是有差距的,進而產生失落、不滿等負面情緒。
此時,絕大多數人會生出一種改造對方的想法,期望通過種種措施讓伴侶變得和夢中情人一樣。並且,會在潛意識中認為這種改造計劃對雙方都有好處。
但實際情況往往事與願違:
一來,對方未必甘願按照你的期望或要求去做;
二來,對方很有可能也動了改造你的心思。
如此下去,雙方就會陷入無休止的權力鬥爭之中,比如冷戰、避而不見、互給白眼、冷嘲熱諷等等。愛情最初的魔力消失了,也到了你必須面臨的幻滅階段。
03內省:親密關係的幸福密碼需要向內尋求
《北京女子圖鑑》中,離過兩次婚的顧映真說過這樣一段話:
以前出了問題,都覺得是別人的問題,總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倒黴那麼不幸福,但是現在才明白,其實人生到了下半場,敵人就只剩自己。
感情出現問題時,絕大多數人會把過錯歸結在對方身上,總覺得是對方變了,是對方沒有給足自己安全感,是對方讓自己患得患失等等。
一旦你產生這種想法,就會在幻滅的老路上循環往復。因為你總是期待對方做出改變,就難免會傷心失望,最終疲憊不堪。
其實,終其一生,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愛情能否長久,婚姻能否幸福,決定權並不取決於對方,通關密碼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的。
高曉松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他說:「好的感情是讓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兩個自由的靈魂相愛才是最好的愛情,兩個互相閹割的靈魂,甚至自我閹割的靈魂,那不是好的愛情,更不是好的人生。」
所以說,內省看似是親密關係中最醜陋的階段,但只要你願意抓住機會去檢視自己的內心,只要你敢於讓內心深處的傷痛浮現,就有可能大大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進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活得更加通透。
04啟示:體驗微妙的靈魂關係
親密關係的最後一個階段稱為啟示,當你經歷了月暈的不真實,幻滅的痛苦和內省的檢視之後,你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親密關係。
啟示階段可能很短,但帶給你的幸福感受卻是難以計數的。
其實,親密關係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只要兩個人向彼此敞開到一定程度,同學、同事、家人、室友等等,都屬於親密關係的範疇。
如果你在戀愛、婚姻和日常人際交往遇到一些情感困惑和難題,不如讀一讀這本《親密關係》,原價45元,現優惠價38元,領券可再減,有興趣可以點擊下方橫條看一看:
想一次入手多本的,可以選擇下面這個套裝,包括《親密關係》、《願你的生活既有善良,又有鋒芒》、《人生要懂斷舍離》、《生活需要儀式感》、《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五本著作,原價193,現價79.8:
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希望我們能通過閱讀,不斷汲取書中的養分,成為更好的自己。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