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第一章-網絡接線及設備互連原理

2021-02-08 一起學過的IT技術

引言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網絡接線以及網絡設備互連基礎知識,製作網線接頭--水晶頭,是網絡工程師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希望大家從這篇文章出發,展開一段愉快的計算機網絡學習之旅。

文章目錄

水晶頭的接線順序設備互連接線原理

1.水晶頭的接線順序

對於有線網絡來說,在一個區域網裡面,接觸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網線和水晶頭了,所以這裡首先介紹一下水晶頭的接線順序和規格,現在主流的水晶頭分為兩種:一種是RJ-45(8針腳),就是我們經常用來插在筆記本或臺式機網口上網的那個大接頭;還有一種是RJ-11(4針腳),就是經常用來插在固定電話網口的那個小接頭,也有的用來插在"貓modem"(數據機)上面通過電話線上網,這種上網方式現在基本上已經被淘汰。

現在主要介紹RJ-45,這個接頭的接線順序分為兩個標準,分別是:"EIA/TIA-568A標準(簡稱T568A)"和"EIA/TIA-568B標準(簡稱T568B)",它們的線序,按照有彈片一面朝下頭朝上從左往右排列如下:

T568A: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

T568B: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這種接法是國內比較普遍的接法)

水晶頭實際動手操作:

1. 用壓線鉗下端的刀口將不齊的網線頭切斷,以保證網線端頭內的線對齊。

2. 把雙絞線的灰色保護層剝掉,可以利用到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將線頭剪齊,再將線頭放入剝線專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緊壓線鉗慢慢旋轉,讓刀口劃開雙絞線的保護膠皮。(要注意長度適宜)

3.將內部的線按所需的線序排列好,然後用手將頭部對齊。我們需要把每對都是相互纏繞在一起的線纜逐一解開。解開後則根據需要接線的規則把幾組線纜依次地排列好並理順,排列的時候應該注意儘量避免線路的纏繞和重疊。

4.如果整理好後發現線頭不齊,要用壓線鉗刀口部,重新剪掉一部分線以使之對齊。

5.一隻手將水晶頭水平拿好(帶卡子的一側向下),另一隻手將整理好的線的頭部慢慢順勢插入水晶頭內,然後用力將線向內推,使線頭頂住水晶頭的頭部。

6.接下來當然就是壓線了(RJ-45接口沒有被壓線之前金屬觸點凸出在外),確認無誤之後就可以把水晶頭插入壓線鉗的8P槽內壓線了,把水晶頭插入後,用力握緊線鉗,若力氣不夠的話,可以使用雙手一起壓,這樣一壓的過程使得水晶頭凸出在外面的針腳全部壓入水晶並頭內。

注意:

壓線前的RJ-45接口(金屬觸點凸出在外):

壓線之後水晶頭凸出在外面的針腳全部壓入水晶並頭內,而且水晶頭下部的塑料扣位也壓緊在網線的灰色保護層之上:

7.這樣水晶頭就製作好了,最後進行測試:

把在RJ-45兩端的接口插入測試儀的兩個接口之後,打開測試儀我們可以看到測試儀上的兩組指示燈都在閃動。若測試的線纜為直通線纜的話,在測試儀上的8個指示燈應該依次為綠色閃過,證明了網線製作成功,可以順利的完成數據的發送與接收。若測試的線纜為交叉線纜的話,其中一側同樣是依次由1~8閃動綠燈,而另外一側則會根據3、6、1、4、5、2、7、8這樣的順序閃動綠燈。若出現任何一個燈為紅燈或黃燈,都證明存在斷路或者接觸不良現象,此時最好先對兩端水晶頭再用網線鉗壓一次,再測,如果故障依舊,再檢查一下兩端芯線的排列順序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隨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線排列順序製做水晶頭。如果芯線順序一樣,但測試儀在重奪後仍顯示紅色燈或黃色燈,則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對應芯線接觸不好。此時沒辦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線順序重做一個水晶頭了,再測,如果故障消失,則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頭,否則還得把原來的另一端水晶頭也剪掉重做。直到測試全為綠色指示燈閃過為止。

在10Mb/s和100Mb/s乙太網中只使用兩對導線,針腳1、2、3、6,按照T568B的標準就是1、2、3(橙白、橙、綠白)以及第6針(綠),其中針腳1發送+,針腳2發送-,針腳3接收+,針腳6接收-,其他針腳起到了屏蔽的作用。

2.設備互連接線原理

這部分介紹三種不同的接線方法:直通線、交叉線、全反線。

直通線:網線的兩端都是T568A或T568B,這種線適用於不同設備的互聯,比如:計算機-交換機、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等。需要特別注意的兩個特例就是:路由器和計算機屬於同種設備不能用直通線,交換機和集線器也屬於同種設備不能用直通線。

交叉線:一端是T568A另一端是T568B的線序,主要適用於同種設備互聯,如:計算機-計算機、路由器-路由器,交換機-交換機、集線器-集線器,其中有兩個特例"路由器-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使用交叉線。

全反線:兩端接入的RJ-45的線序完全相反(如一頭為T568B那麼線的另外一頭就是——棕、棕白、綠、藍白、藍、綠白、橙、橙白,即一頭為12345678另一頭則為87654321),這種線多用於連接計算機和路由器或交換機,對它們進行初始化配置。

現在大多數設備能智能識別,自適應接口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兩端都是T568B標準線序的網線可以連接路由器和計算機並且還能正常通信的原因。但是如果各位要參加計算機網絡考試或者CCNA考試,建議嚴格按照上面的接線法則。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網絡基礎系列:第五章網絡協議與分層體系結構
    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開放系統互連的參考模型OSI-RM,來看一下在這個模型中,或者在這個體系結構中是如何來分層的,每一層的功能又是什麼呢?喜歡我的話,請繼續關注「一起學過的IT技術」,一起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 計算機網絡基礎第四章-計算機網絡類型及其特徵
    ,在圖1中間是一個被稱為集線器的網絡設備,該設備有多個埠,每臺工作站通過一根網線連接到這個集線器上,可見的星型結構的特點是存在一個中心節點,其他計算機和這個中心節點相連。按照網絡覆蓋的範圍不同,我們可以把計算機網絡分為個人區域網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個人區域網是在個人工作區內把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
  • 計算機網絡原理
    網際網路+:指以網際網路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移動網際網路 雲計算 大數據技術)在經濟 社會生活各個部門的擴散 應用過程 本質:傳統產業的在線化 數據化 計算機網絡: 目的:將分散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系統互相連接,按照網絡協議進行數據通信
  • 《計算機網絡》第4章 網絡層 重要考點
    第4章 網絡層真的是滿抽象的一章,思維導圖太大了,放一個概要,全的pdf可以問我要。個人覺得:還有就是單選和填空顆粒度更細,最好還是把書多讀幾遍。4.1 網絡層提供兩種服務虛電路服務數據報服務鑑於TCP/IP體系的網絡層提供的是數據報服務,所有網絡層都在圍繞IP數據報這個主題!
  •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習題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習題8.1計算機網絡概述一、選擇題1.和通信網絡相比,計算機網絡最本質的功能是(    )。應用7.計算機互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數據通信和(      )。資源共享8.計算機網絡技術包含的兩個主要技術是(      )技術和通信技術。計算機9.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承擔著數據處理和數據通信這兩類工作。
  • CCNA學習指南 第1章網絡互連
    IP數據網絡的工作原理描述各種網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網橋和集線器)的用途和功能。選擇滿足指定網絡規範所需的組件。描述常見的應用程式及其對網絡的影響。描述OSI和TCP/IP模型中各種協議的用途和基本工作原理歡迎來到激動人心的網絡互聯世界。
  • 2017年4月成人自考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894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歷年真題及部分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教師招聘考試《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知識點歸納一
    用一臺計算機作為主機,通過通信線路與多臺終端相連,構成簡單的計算機連機系統。2. 系統中所有數據處理都由主機完成,終端沒有任何處理能力,僅起著字符輸入、結果顯示等作用。3. 在大型主機-終端系統中,主機與每一臺遠程終端都用一條專用通信線路連接,線路的利用率較低。4.
  • 「網絡基礎」詳解計算機網絡,不僅類型有三種,還有模型分七層
    計算機網絡基礎01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是指將處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作業系統的網絡接口、網絡管理軟體以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 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教與學
    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從總體結構、系統分析這一層次來研究和分析計算機系統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整機的概念;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結構、基本設計和分析方法,並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有所了解。二、教學內容及要求第一章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1.
  • 計算機網絡的認識
    所謂計算機網絡,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體(即網絡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和網絡作業系統等)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計算機網絡的功能(1)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是人們建立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目的之一。計算機資源包括有硬體資源、軟體資源和數據資源。
  • IT挑戰高薪必備網絡常識-計算機網絡常用術語
    通信子網:由通信節點和通信鏈路組成,承擔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傳輸、交換、加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網絡節點由通信設備或具有通信功能的計算機組成,通信鏈路由一段一段的通信線路構成。資源子網:由計算機網絡中提供資源的終端(稱為主機)和申請資源的終端共同構成。
  • 2017年10月自考計算機網絡原理真題
    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計算機網絡原理試題課程代碼:04741自考真題:2017年10月自考真題及答案匯總 | 2017年4月自考真題及答案匯總.體系結構 D.網絡設備6.TCP/IP參考模型中與OSI參考模型數據鏈路層及物理層對應的是A.應用層 B.傳輸層 C.互連層 D.主機-網絡層7.下列有關光纖傳輸介質的說法錯誤的是A.多模光纖傳輸效率高於單模光纖 B.光載波的調製採用移幅鍵控法C.採用波分復用技術實現多路復用 D.光纖具有抗電磁幹擾強的特點
  • 《網絡通信技術》課程標準
    難點:網絡的定義和功能及分類以及網絡拓撲結構【主要內容】1.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與簡介2.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與發展第二章 網絡體系結構與數據通信基礎知識>通過本章的學習,使用學生掌握網絡協議和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學習數據通信基礎知識,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簡單工作原理,及各種通信技術的簡單原理。
  • 【深夜課堂】網絡設備與協議之設備篇
    面試時回答計算機網絡這塊的問題,很對應試者回答的內容多為講解計算機網絡的 TCP 三次握手、四次揮手,或者是 OSI 七層模型的細節闡釋。當被問到數據包如何在網絡上進行傳輸的,比如 IP 路由、ARP 尋址、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區別、私有 IP 與全局 IP 的轉換等細節,只能沉默以對。
  •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總結
    ,那麼計算機網絡就可以說把我們帶到了網絡時代。這種網絡一般是私有的,這幾臺計算機之外的計算機無法訪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開始嘗試在私有網絡上搭建更大的私有網絡,逐漸又發展演變為網際網路,現在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能夠享有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計
  • 2009年1月成人自考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894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歷年真題及部分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自學網絡工程師-計算機網絡概論1
    計算機網絡概論本章是軟考網絡工程師第一章內容,它包含6個小節的內容,為方便閱讀,這裡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展示。從導圖內容來看,這一章基本是回顧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下面讓我們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網絡發展之初吧。計算機網絡的形成和發展教材上說,公認的具有現代意義的計算機網絡是從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建成的ARPAnet實驗網開始的。
  • TCP/IP基礎之網絡類型
    區域網(LAN)是指在某一局部地理區域內(比如學校、工廠、辦公樓等),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將各種計算機、外部設備和資料庫等互相連接起來組成的計算機通信網。典型的區域網組網示例如下圖所示。城域網一般分為城域骨幹網和城域接入網,前者用於省及國家骨幹網的互連,後者用於接入本地所有的企業單位及個人網絡業務需求。城域網從網絡結構上來劃分,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
  • 網絡基礎知識百問百答 初級網絡工程師或網絡管理員必備
    連結是指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它包括用於一個設備能夠與另一個設備通信的電纜類型和協議。  2)OSI參考模型的層次是什麼?  有7個OSI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3)什麼是骨幹網?  骨幹網絡是集中的基礎設施,旨在將不同的路由和數據分發到各種網絡。它還處理帶寬管理和各種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