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第4章 網絡層 重要考點

2020-12-08 米小美米呀

第4章

網絡層真的是滿抽象的一章,

思維導圖太大了,放一個概要,全的pdf可以問我要。

個人覺得:還有就是單選和填空顆粒度更細,最好還是把書多讀幾遍。

4.1 網絡層提供兩種服務

虛電路服務

數據報服務

鑑於TCP/IP體系的網絡層提供的是數據報服務,所有網絡層都在圍繞IP數據報這個主題!

4.2 網際協議IP

地址解析協議 ARP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 ICMP

網際組管理協議IGMP

1.虛擬互連網絡

許多計算機通過一些路由器進行互連。由於參加互連的計算機網絡都使用了相同的網際協議IP,因此可以把互連以後的計算機網絡看成一個虛擬互連網絡,也就是邏輯互連網絡

2.IP位址的表示方法

(1)分類IP位址(4.2)

IP位址::={<網絡號>,<主機號> }

(2)子網的劃分(4.3)

IP位址::={<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

(3)構成超網(4.3)CIDR

IP位址::={<網絡前綴>,<主機號> }

記住這三種分類,後面要用到!

3.IP位址與硬體地址的區別

4.地址解析協議ARP

5.IP數據報格式

在TCP/IP的標準中,各種數據格式常常以32位(即4位元組)為單位來描述。

4.3 其他兩種IP位址

1.第二種IP位址表示方法:劃分子網——將原來的兩級IP位址到三級IP位址

IP位址::={<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

子網掩碼是一個網絡或一個子網的重要屬性

(IP位址)AND(子網掩碼)=網絡地址

AND運算

1AND1=1

1AND0=0

0AND1=0

0AND0=0

子網掩碼的計算:

2.第三種IP位址表示方法:構成超網(無分類編址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IP位址::={<網絡前綴>,<主機號> }

什麼是「網絡前綴」?

CIDR把32位的IP位址劃分為兩個部分,前面部分是「網絡前綴」,用來指明網絡,後面部分則用來指明主機。

什麼是CIDR地址塊?

把網絡前綴都相同的連續的IP位址組成一個「CIDR地址塊」

CIDR使用32位的地址掩碼,地址掩碼由一串1和一串0組成,1的個數就是網絡前綴的長度。

斜線記法:/20的地址塊的地址掩碼是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20個連續的1)

最長前綴匹配(最佳匹配)

使用二叉樹查找路由表

4.4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定義:ICMP是網際網路的標準協議,但不是高層協議。

1.ICMP報文格式

ICMP報文有兩種,一個是差錯報告報文,分五種:

(1)終點不可達

(2)源點抑制

(3)時間超時

(4)參數問題

(5)改變路由(重定向)

另一個是ICMP詢問報文,常用的有兩種

(1)回送請求和回答

(2)時間戳請求和回答

2.ICMP的應用舉例——PING

分組網間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用來測試兩個主機之間的連通性

4.5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協議

理想的路由算法

分層次的路由選擇協議

網際網路採用的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自適應的(即動態的)、分布式路由選擇協議。

(1)內部網關協議 IGP

如RIP

如OSPF

(2)外部網關協議EGP

如BGP

(這兩個分類要記住,下一節要詳細學)

1.內部網關協議RIP:要求網絡中的每一個路由器都要維護從它自己到其他每一個目的網絡的距離記錄(因此,這是一組「距離」,即「距離向量」)

「跳數「:每經過一個路由器,跳數加1,最多包含15個路由器

RIP的特點:

(1)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信息

(2)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按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路由信息

距離向量算法

RIP協議的報文板式

RIP報文由首部和路由部分組成

2.OSPF協議的基本方法(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洪泛法—其實就是一種廣播方法.

OSPF五種分組類型

(1)問候hello分組

(2)資料庫描述分組

(3)鏈路狀態請求

(4)鏈路狀態更新

(5)鏈路狀態確認

3.外部網關協議BGP(BGP-4)

定義:在不同的自治系統AS之間使用的邊界網關協議

為什麼:

(1)網際網路的規模太大,使得AS之間路由選擇非常困難

(2)AS之間的路由選擇必須考慮有關策略

BGP只能是力求尋找一條能夠達到目的網絡且比較好的路由(不兜圈子)而並非是尋找一條最佳路由。

配置BGP:

BGP發言人——建立TCP連接(鄰站和對等站)——交換BGP報文以建立BGP會話——利用BGP會話交換路由信息

BGP-4中有4種報文

(1)OPEN(打開)報文

(2)UPDATE(更新)報文

(3)KEEPPALIVE(保活)報文

(4)NOTIFICATION(通知)報文

4.路由器的構成

典型的路由器結構:交換結構、一組輸入埠和一組輸出埠(硬體接口)

5.IP多播

定義:(組播)一個源點發送到許多個終點的一對多的通信:如實時信息的交付、軟體更新,交互式會議;與單播相比,在一對多的通信中,多播可大大節約網絡資源。

多播路由器:能夠運行多播協議的路由器

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多播,就叫做IP多播,IP多播所傳送的分組需要使用多播IP位址。

D類地址是一個多播組(IP位址的前4位1110,D類地址的範圍是224.0.0.0到239.255.255.255)

(1)在區域網上進行硬體多播

(2)IP多播所需要的協議

第一種:網際組管理協議IGMP

但是,缺點,IGMP並非在網際網路範圍內對所有多播組成員進行管理的協議,因為IGMP並不知道IP多播組包含的成員數,也不知道這些成員都分布在哪些網絡上。

IGMP協議是讓連接在本地區域網上的多播路由知道本區域網上是否有主機參與或退出了某個多播組。

所以,僅有IGMP協議是不能完成多播任務的

第二種: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轉發多播數據報時使用了如下方法

1)洪泛與剪除——較小多播組

洪泛:廣播,為了避免兜圈子還採用反向路徑廣播RPB策略,即:每一個路由器在收到一個多播數據時,先檢查數據報是否從源點經最短路徑傳送來的——是(就向所有其他方向轉發剛收到的多播數據報,除了進入的方向)否(就丟棄不轉發)

剪除:如果在多播轉發樹上的某個路由器發現它的下遊樹枝(即葉結點方向)已沒有該多播組的成員,就應把它和下遊樹枝一起剪除。

2)隧道技術——多播組在地理位置上很分散的情況

3)基於核心的發現技術——較大較小範圍內都合適

對每一個多播組G指定一個核心(core)路由器,給出它的IP單播地址。

6.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轉換NAT

(1)虛擬專用網VPN

(2)網絡地址轉換NAT

相關焦點

  •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習題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習題8.1計算機網絡概述一、選擇題1.和通信網絡相比,計算機網絡最本質的功能是(    )。BA.軟體子網B.資源子網C.媒體子網D.硬體子網4.計算機網絡典型的層次結構是ISO制定的OSI/RM,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CA.該模型劃分了7層B.是網絡體系結構設計和實現的原則C.Internet遵循該層次結構D.劃分的7層不包括對電子電氣方面特性的規定5.區域網LAN是指在(    )範圍內的網絡。
  • 計算機網絡 第1-3章 思維導圖
    第一章是總論重點部分1.網際網路的組成—核心部分和邊緣部分核心部分:路由器+網絡邊緣部分:主機2.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3.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應用層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4.TCP/IP的體系結構4層結構第二章 物理層主要重點:任務,信道復用1.物理層通信的基礎知識
  • 計算機網絡基礎系列:第五章網絡協議與分層體系結構
    要素一:語法--怎麼講要素二:語義--講什麼要素三:同步3.網絡體系結構的定義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是指計算機網絡的分層,每一層應該具有的功能,以及每一層裡所要用到的協議的集合。那對於第N層來說,N-1的問題都解決了,N層的功能才可能會實現,那同樣N層的功能實現以後,N+1層的功能才有可能是實現,所以從這個垂直的方向上來看有一個服務的概念。下面是服務的提供者,上面也就是上層是被服務的對象,比如說N層是N-1層的用戶,同時又是N+1層的服務提供者。
  • 2021計算機考研之網絡五大考點解析
    摘要:計算機知識點多且難,一直是學生們頭痛的科目之一,我們化繁為簡,按照考研計算機專業大綱解析,特歸納出計算機網絡五大核心考點以供同學們複習參考。計算機不是洪水猛獸,大家唯有掌握考點,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難的。
  • 自學網絡工程師-計算機網絡概論3
    本文是計算機網絡概論的第3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學習:常見的標準化組織什麼是協議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考點分布總結隨著計算機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很多巨頭公司意識到兼容性的重要意義。
  • 計算機網絡的傳輸層
    傳輸層位於應用層和網絡層之間,是整個網絡體系結構的關鍵層次。該層為運行在不同主機上的應用進程提供直接的通信服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下文中,我們講述傳輸層協議的特點、進程之間的通信和埠等重要概念,討論傳輸層的原理和這些原理在現有的協議中是如何實現的。
  • 網絡中的計算機互相通信網絡分層和各層協議
    一、網絡分層 網絡上的計算機之所以可以互相通信,是因為它們之間都遵守互相都可以「認識」的網際網路協議(就如同人交流一樣,兩個人能夠交流,互相必須知道對象的語言),網際網路上的計算機互相通信又歸根於網絡中層與層之間的通信,OSI模型把網絡通信分成七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對於開發網絡應用人員來說,一般把網絡分成五層,這樣比較容易理解
  • 計算機網絡基礎第四章-計算機網絡類型及其特徵
    圖3--總線型第四種常見的拓撲結構是環型拓撲,那從圖4中我們可以看到各臺主機通過通信線路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環路,那數據在環中是沿著一個方向在各臺主機之間傳輸,所以實現起來相對比較簡單對於區域網簡稱為LAN,它的覆蓋範圍一般是在幾千米以內,往往是屬於一個單位或者是一個部門所有,該網絡可以在一個辦公室內或者是一層樓內,可以是一棟樓內,可以是一個校園內,也可以是在一個園區內。
  • 計算機三級真的比二級容易嗎?看看這個三級網絡技術視頻就知道了
    計算機二級給大家發過很多文章了,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下:考得比較多的三級網絡技術,重難點總結如下:第3章:IP位址規劃設計技術實訓任務實訓任務一:IP位址規劃方法實訓任務二:子網地址規劃方法實訓任務三:可變長度子網掩碼VLSM地址規劃方法實訓任務四:CIDR地址規劃方法實訓任務五:內部網絡專用IP位址規劃與網絡地址轉換NAT方法實訓任務六:IPv6地址規劃基本方法第4章:路由設計基礎實訓任務
  • 計算機網絡基礎第一章-網絡接線及設備互連原理
    引言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網絡接線以及網絡設備互連基礎知識,製作網線接頭--水晶頭,是網絡工程師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希望大家從這篇文章出發,展開一段愉快的計算機網絡學習之旅。文章目錄水晶頭的接線順序設備互連接線原理1.水晶頭的接線順序對於有線網絡來說,在一個區域網裡面,接觸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網線和水晶頭了,所以這裡首先介紹一下水晶頭的接線順序和規格,現在主流的水晶頭分為兩種:一種是RJ-45(8針腳),就是我們經常用來插在筆記本或臺式機網口上網的那個大接頭;還有一種是RJ-11(4針腳),
  • 程式設計師必學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應用層)
    4)進程何時,如何發送報文,以及對報文進行響應的規則。注意:應用層交互的數據單元稱為報文。3.網絡應用與應用層協議區分網絡應用和應用層協議是很重要的,應用層協議只是網絡應用的一部分。Web 的應用層協議是 HTTP ,它定義了在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之間傳輸的報文格式和序列 ,因此, HTTP只是 Web 應用的一個部分。4.網絡應用程式體系結構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 (clienl-server archilecture) ,有個總是打開的主機稱為伺服器,它服務於來自許多其他稱為客戶的主機的請求 。
  • 「網絡基礎」詳解計算機網絡,不僅類型有三種,還有模型分七層
    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是指將處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作業系統的網絡接口、網絡管理軟體以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一個計算機網絡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是以傳輸信息、共享資源為基礎目的,使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從而可以實現眾多功能獨立的計算機之間可以輕鬆實現地信息的交流與傳遞,共享硬體、軟體的數據資源。
  • 計算機網絡概述
    吞吐量受網絡的帶寬或網絡的額定速率的限制。1.2. 重要知識點總結計算機網絡(簡稱網絡)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而網際網路把許多網絡連接在一起,是網絡的網絡。小寫字母 i 開頭的 internet(網際網路)是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網絡。在這些網絡之間的通信協議(即通信規則)可以是任意的。
  • 計算機網絡
    簡單點來說:多個能運行的計算機通過物理線路(網線,wifi)連接起來就形成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PC可以方便共享資源、交換數據隨著時間的發展,計算機更多趨向於共享硬體(CPU)形成更強大的計算能力,俗稱集群。
  • 自學網絡工程師-計算機網絡概論1
    計算機網絡概論本章是軟考網絡工程師第一章內容,它包含6個小節的內容,為方便閱讀,這裡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展示。從導圖內容來看,這一章基本是回顧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下面讓我們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網絡發展之初吧。計算機網絡的形成和發展教材上說,公認的具有現代意義的計算機網絡是從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建成的ARPAnet實驗網開始的。
  • 計算機網絡考試題庫(上)
    可以微信掃碼觀看河南城建計算機網絡考試題庫第一章一、單項選擇題
  • 計算機網絡協議,計算機通信的基礎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範圍內建立計算機網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 計算機二級考試《計算機網絡》複習要點
    全書重點第一、、三、四、五章主要概念及名詞:1.計算機網絡及其分類計算機網絡: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下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網絡設備或網絡線路連接,在軟體的管理下能夠實現數據傳輸和資源共享的系統。
  • 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絡技術
    區域網技術PS:高清圖片可發送關鍵字「網絡技術」獲取文字內容區域網技術 考點分析 乙太網組網方法(快速乙太網) 區域網組網設備(集線器、交換機) 綜合布線子系統設計(水平子系統、建築群子系統) 基礎知識 區域網組網的基礎知識
  • 計算機網絡的七層結構、五層結構和四層結構,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1、 計算機網絡體系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分為3種:OSI體系結構(七層),TCP/IP體系結構(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