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能否熬過這輪疫情帶來的危機?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一方面迅速出臺了金融服務疫情防控「18條」措施、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11條」和農產品穩產保供「12條」等意見,紓解中小微企業資金難題提供及時且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鼓勵員工以每個人、每個團隊的「小微」力量,為扶持地方「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添薪續力。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助企融資不等「貸」
「行裡召開支持春耕備播工作會議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無錫農心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範曉敏。」農行無錫分行的客戶經理華棟說。果不其然,快速上漲的物流成本、小幅度抬升的農資價格,讓範曉敏焦頭爛額。「農資銷售最是講究『一年之計在於春』。復工初期,範曉敏駕著小車到各個治安卡口接駁送貨,他說多年積累的穩定客群和銷售渠道可能就會受疫情影響而付之一炬。」華棟說,「範曉敏的公司沒有多少固定資產積累,如果想申請貸款,最難就難在落實抵押擔保上。」
華棟最終把目光落在了「新農菁英貸」上——在現有政策下可全額減免2萬元擔保費用。相關的支持性文件是找到了,但周圍還沒有同事嘗試做過這項業務。「沒辦法,我必須得自己摸索著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華棟表示,自己為範曉敏的公司申請的貸款在一周內就完成了從上報審批到最終放款的各項事宜。
有了資金的保障,範曉敏的公司運轉很快恢復正常。一千平米的倉庫裡堆滿了農具、農藥和種子,周邊五六個鄉鎮的農資經營部上門求購,淘寶網店「壟上行農資」銷售也很火爆……
靈活運用系列特色產品,當好復工復產守護者
遠望富硒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首批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和技術創新機構。公司因為承擔了疫情期間保障糧食供應的重要職責,接到了大額訂單,急需採購稻穀,一時間資金周轉出現了緊張,發出了求援。
接到電話後,農行江蘇省分行六合支行陳貴斌不敢耽擱,隨即帶著同事到企業了解具體情況。之後幾天裡,陳貴斌和同事24小時「在線復工」,並隨時與客戶保持「雲溝通」,力求多方配合儘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企業信貸資料審核等工作。
「在做好資料審核的同時,我一方面加緊信貸流程審批,另一方面及時和公司溝通貸款進度,僅用兩天時間為遠望富硒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切實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陳貴斌說。不僅如此,其後在得知南京市財政局出臺了《小微企業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貼息實施細則》後,陳貴斌又積極幫助遠望富硒申請貼息,以降低其融資成本。
據了解,自疫情發生以來,農行江蘇省分行立即行動,充分利用「抗疫貸」「復工貸」和「周轉貸」等系列特色產品,全面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跑贏「接力賽」,2天為3.15萬戶減徵退費3.2億元
經過2天「鏖戰」,南通分行人終於順利跑贏退費業務的「接力賽」,累計為轄內3.15萬戶企業退費3.2億元,順利為所涉企業卸下顧慮,幫助其實現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輕裝上陣。
據該行陳淑雲介紹,一次性大批量、大金額的退費需求也對銀行作業系統提出了巨大的考驗。為了讓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國家助企暖企的金融紅利,農行南通分行在接下任務後,緊急召集公司部、運營部、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協商退費戰略,成立「落實階段性減徵政策專項行動小組」,將退費渠道、系統核對、減免核算等重點工作逐一化解為任務清單,落實到具體個人,確保各個環節「不掉鏈子」。
陳淑雲主動要求對接財政、社保、醫保等相關部門,多次上門採集業務需求、收集辦理資料,整個人忙得像旋轉不停的陀螺,顧不上吃飯,連睡覺也只能抓緊乘車時間多眯一會兒。她一邊查閱相關制度文件、操作手冊,一邊主動向兄弟行、上級行「取經」,最終決定參考「小額定期貸記批量式退費」的工作經驗,與單位逐一籤訂代理付款協議,根據單位提供清單數據進行代理付款,分類核算,精準退費。(成豔 倪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