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承辦、中國文化中心支持的「第2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分會場盛典」在中國文化中心隆重舉行。在盛典開幕前,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闕小華、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江華與到場嘉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隨後,來自主辦單位、協辦單位、支持單位、新中兩國電影學術屆、電影業界的眾多嘉賓、中新兩國媒體,與數百位新加坡高校大學生代表及各界人士共同參與了本屆盛會。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二十六年來,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球,參賽影片囊括每年度最新、最優秀的國內外影片,影響力日益擴大。大影節始終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味、文化意識」的宗旨,堅持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拍、大學生評」為特色。本屆電影節還特別提出了「新時代、新青年、新電影」的口號,奠定了其不同於其他電影節的獨特風格。2019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首次登陸新加坡,在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的組織與承辦下隆重開幕。
本屆電影節舉行了精彩紛呈的文藝匯演,並特別進行了「青年影像創作與跨媒介敘事的影視藝術高峰論壇」、電影拍攝特技教學以及獲獎作品展映等多個環節。
開幕式上,首先由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楊乘虎教授受邀上臺致辭。楊乘虎先生談到經過26年的發展,大影節已成為展示推廣優秀國產影片的重要窗口和校園影視文化的年度盛事;它已經成為電影工作者、研究者和愛好者交流和對話的舞臺,發掘和培養電影新人的搖籃。在影視、文化、教育三界擁有廣泛影響和良好口碑。這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一次在海外舉辦分會場,衷心感謝新加坡 莎頓國際學院 作為電影文化發展的橋梁為華語電影的推廣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國際化做出的貢獻。希望大影節可以作為國際文化傳播交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國際文化交流合作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接下來由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校董楊小山先生發表致辭。他對參加的各界人士表達了熱烈地歡迎與衷心地感謝。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Shel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與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同樣成立於1993年,是在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頗具影響力的知名學府。莎頓國際學院是首批獲得新加坡政府的教育信託保障計劃(EduTrust4年)認證的學府之一,同時也是在新加坡和中國得到雙國政府認可的高校。學院專注於電影、電視、傳媒等相關專業領域;專業課程旨在培養技術型、演藝型、教育型、複合型等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各類型人才,學術設置貫穿整個傳媒產業鏈;莎頓國際學院提供的文憑從大學預科一直延伸到碩士層次,不同級別的課程讓學生享有在更多傳媒專業領域的良好發展機會。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以校訓「藝術讓人自由與寬容」作為傳媒教育理念,近年來培養了多名優秀的傳媒藝術人才,作為承辦方第一次把「大影節」引進到新加坡。相信接下來「大影節」也將成為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學生的一個常年的重要節日。
最後由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江華先生致開幕辭。他在致辭中表示,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的多元文化發達國家,位於「一帶一路」沿線,是中國的緊密合作夥伴。這次的新加坡分會場更是利用「大影節」這一平臺,通過影視文化的分享與交流,促進各國大學生的相互了解,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及更緊密的合作與聯繫,祝願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加坡分會場盛典圓滿成功。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江華先生,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楊乘虎教授,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校董楊小山先生,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生導師姚國強教授,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院長程婕博士,原新加坡新傳媒電視臺演員訓練學院校長李雨軒女士,共同拉開了第二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加坡分會場的帷幕。
在盛典啟動儀式之後,組委會特別策劃了主題為:「青年影像創作與跨媒介敘事的影視高峰論壇」。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生導師姚國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楊乘虎教授,新加坡莎頓國際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程婕博士,原新加坡新傳媒電視臺演員訓練學院院長李雨軒女士,東南亞地區青年導演代表李閎傑先生共同倡導青年影像創作及理論的探索,以及國際學術爭鳴,論壇現場還進行了媒體記者提問與觀眾交流環節。現場各位嘉賓與觀眾們熱情互動,氣氛十分熱烈。
接下來,來自馬來西亞的學生團體表演了氣勢磅礴的《二十四節令鼓》。鼓樂是節慶的聲音,鼓是傳統的脈搏,鼓手們青春澎湃、極富激情的表演呼應了電影節青春主題,體現了東南亞華人學子們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傳承,將活動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隨後,有「柔佛皇家歌姬」之稱的新加坡大學生電影節形象大使蔡詠琪女士,獻唱電影主題曲《光年之外》、《Love U U》。蔡詠琪是去年的新馬版《The Voice決戰好聲音》學員之一,也曾在2018年參加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獲周杰倫、哈林和李健轉身,成為周杰倫戰隊的首名學員。
在開幕式結束後,主辦方進行了盛典影片的展映活動。分別展映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霾海》、最佳劇情《綠洲》、劇情最佳女主《小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