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副主席旭宇的楷書,估價才500元,有沒有搞錯!

2020-12-27 書畫觀賞

中書協副主席旭宇的楷書,估價才500元,有沒有搞錯!在當代書法藝術家隊伍系列當中,旭宇的書法地位是非常高的。他是中書協的副主席。在書法理論研究與書法實踐創作中都有不俗的表現。按說這樣一位有功夫,有地位,有名氣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作品在書法藝術品市場應該會有不俗的價格表現。

事實上也是如此,他的一些書法作品在市場可以見到的,少量價值超過幾十萬的也是有的,部分作品都在萬元以上。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在書法藝術品市場觀賞的時候,偶遇到了中書協副主席旭宇的一幅楷書作品,這幅楷書作品寫得很有個性,但是市場給出的估價卻低得令人咋舌,市場只給出了500元的估價,有沒有搞錯!這不由得令人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錯了。

經過再次確認,真的就是500元的樣子。於是,對於這幅書法作品的質量和書法價格的估算,產生了反比例的印象關係。感覺給出這樣的估價是不是搞錯了。面對低估價的書法,本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驚訝呢?從書法的市場規律來分析,大地有這樣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難道這幅書法作品寫的不是高質量的書法作品嗎?這幅楷書作品寫的質量不是頂級水平,但是從形態上來看,質量也不是差得一塌糊塗,應該是書法作品的中等作品。或者說是中等水平的作品。既然是中等水平的書法作品,那麼給出3000,5000元的估價應該是合理的,也是合適,所以說一件本來可以達到3000千元的書法作品僅僅給出了500元的低層次估價,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估價價格反差,因此就對這樣的價格產生了驚訝,有是不是搞錯了的疑問。

第二個驚訝的原因是,名人書法作品難道就值這個價嗎?不管怎麼說,旭宇是中書協的副主席。從名人書法作品的收藏來看,他的名氣對他書法的收藏價值潛力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名人書法作品給出500元的估價,顯然不是把這幅書法作品當成名人書法作品的,因為如果僅僅從名人書法作品這樣一個角度去估算,這樣的書法作品價值萬元也是有可能的,僅僅給出500元的估價,顯然是大大的低估了,既然是低估,那麼就容易引起觀賞者對驚訝了。

第三個原因是這樣的書法作品,以500元的股價給出,會有人買嗎?一般書法作品的價格有高有低,這是正常的,但是對於收藏者來說,大部分處於買高不買低的心理狀態,你的估價越低,他越覺得這不是什麼好的書法作品,所以就會棄之不理,有的書法作品本來質量名氣也不是很大,但是給出一個很高很高的估價,反而更能夠引起收藏者的興趣。

所以說現在你給中書協副主席旭宇的楷書作品僅僅給出500元的股價,這顯然就是從價格層面上否定了他的價值,這不利於收藏者對這樣的書法作品產生興趣,因此驚訝這樣的低價作品會有會收藏嗎!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是如何看旭的書法作品價格的,敬請留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草書有變化,估價1到1.5萬值不值?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草書有變化,估價1到1.5萬值不值?孫曉雲的書法功夫是比較全面的,是一位扎紮實實的碑帖派,臨過大量的傳統法帖,所以她的書法從整體上來看,有一種唐法的嚴謹,也有晉韻的風範。如果在當代書壇,打一位可以引領書法正宗的領導者,孫曉雲就是其中重要的書法人物之一,所以她入駐中書協,並且成為中書協副主席,在圈裡圈外,對她的書法功夫和正宗的書法能力,都是比較欽佩的,大眾對她的書法品質,爭議是比較少的。
  • 中國書協副主席旭宇給王獻之寫信,內容卻令人不解?
    這位寫信的人就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旭宇,而收信人便是1600年前東晉的書法家王獻之。是不是感覺很驚訝?一個當代人給一個古代人寫信,對方也收不到啊!寫這樣的信也沒有意義。當然,這只是我們正常的慣性思維。——作為書法家對另外一位書法家的崇拜,寫封信寄託一下情懷是完全可以的,畢竟這樣的信是當做書法作品給世人看的。
  •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行書一件,估價5000元,行書也見功夫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行書一件,估價5000元,行書也見功夫。大家對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的書法創作,可能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的篆書功夫。的確是這樣,書各有長,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的書法創作,是以篆書為核心的,他開創的雞毫篆書,獨有一品,寫得相當飄逸,是當代篆書的新形態。
  • 以隸書名世的中書協副主席毛國典,沒曾想其楷書也不錯,布局過密
    一提到隸書,我們都能夠聯繫到一代隸書大家劉炳森,的確如此,他筆下的隸書以規範劃一出名,而且這種規範的程度,也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境界,除了這位大咖之外,還有一位我們最為熟悉的隸書大咖,他筆下的隸書,融合了漢簡的韻味,寫出了一番新奇和別致,在書壇享有一定的盛譽,他的隸書也是一種別出心裁,別具匠心的創新,他就是中書協副主席毛國典
  •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在當代書法家隊伍體系中,徐利明的書法地位明顯是比較高的,他是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大家知道的,在中書協做一理事,就算是很有地位了。如果再有委員會副主任的任職,則屬於書法家隊伍中的精英了。特別是草書當為書法之冠,作為草書委員會的副主任,徐利明應該有不簡單的書法造詣,草書向來是不太好寫的,寫到草書遂手應手的境界,古代有懷素,明代有王鐸,徐利明的草書師懷素者多,師王鐸草書也有之,並且還參意了米芾書法的一些刷字風格,取法是為上的,並且是多元的。
  • 中書協原副主席斂財2486萬,不懂書法,卻把書壇歪風推向高峰
    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主席、廣東華人書法院院長劉佑局曾任中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與趙長青有過多次直接接觸。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趙長青雖然時任中書協副主席,但因他還是分黨組書記,按照體制,其實是中書協的一把手。
  • 中書協著名書法家張宇,楷書《人間詞話》欣賞,現代書法的登峰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有史以來楷書以歐顏柳趙四家最為出眾,縱使後世書法家層出也很難提出這四位大家的筆法。比如當代的楷書大家田英章、田蘊章二位老師的楷書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和歐陽詢的楷書有了很大差距,變化和筆法也有所不同,但是也很難自立一派,依舊是歐楷書法的衍生體。雖然很多書友把「二田」的楷書稱之為「田楷」。實際上還是歐體楷書,田英章也曾經證實過,自己學的是歐體,只是歐體楷書的延續,並不能說是自創的書體。當然了不妨有很多鍵盤俠把二田的楷書稱之為印刷體,對此我就把印刷體簡單的闡明一下。
  • 中書協理事張書範老師,柳體楷書欣賞,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好字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柳體楷書用筆特點主要是方圓兼備,以方為主,橫、捺、提的起筆多用方筆,橫、點的收筆多為圓筆。用筆注重逆轉,強調誇張,乾淨利落,清剛中見圓厚,骨力凸現卻豐腴妍潤,結字疏朗大度,內緊外松。方筆多取隸意,圓筆多取篆意。使用方筆所造成的突出稜角以及堅挺筆畫,是謂之「柳骨」的主要原因。
  • 中書協原副主席斂財2486萬,遏制「書法腐敗」要袪除權力魅影
    趙長青現年67歲,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下稱「中書協」)原分黨組書記、原副主席。檢方指控:2006年至2019年,趙長青先後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獲批中書協會員、當選中書協理事、協調工程項目合作等方面謀取利益,本人直接或通過他人收受12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2486萬餘元,應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高慶春,書法估價2000元,網友驚訝篆書能這樣寫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高慶春,書法估價2000元,網友驚訝篆書能這樣寫!中書協是書法家隊伍的頂尖組成人員,在這個書法系統內,又按照書法理論、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類別,分成了一些不同專業的委員會。事實上,這種分法有科學性,也有非必要性。
  • 中書協副主席:魏碑,不是漢人寫的,是鮮卑人寫的
    那幅疑似特等獎書法的爭議尚未平息,雲岡杯魏碑雙年展上的專家訪談環節,一段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先生發表的言論,又使得雲岡杯事件進一步發酵。雲岡杯劉洪彪先生作為雲岡杯組委會成員、以及中書協副主席的身份,在接受舉辦方的「專家訪談」時,對魏碑進行了如下闡述:魏碑是楷書裡面的一種
  • 雲霄縣書協副主席吳偉義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會員、雲霄縣書協副主席、雲霄元光書畫院副院長、雲霄縣政協委員。吳偉義的書法作品參加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六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行書大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全國書法大展、第三屆全國百家書法精品展、第二屆中國臨沂書聖文化節「羲之杯」全國書法大獎賽、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百人精品展,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屆「百花文藝獎
  •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書法家最容易寫錯的10個字!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在草書專題培訓講座中曾談到,搞書法要學文化,書法家一定要有基本的漢字和詞彙知識。當代書法創作,強調繁簡統一,要麼就是繁體字,要麼就是簡體字,不要混在一起,不要想起了或認識某個繁體字就是寫繁體字,不記得了就用簡化字代替,這就不好了。
  • 中書協第十三期研修班洪厚甜導師工作室楷書班開課
    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主任高慶春對各位導師和學員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要求師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教學中去,為本期工作室教學夯實基礎,開創一個良好的開端。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副主任鍾成主持儀式,並提出教學期間疫情防控措施的具體要求以及相關紀律要求。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沈大師草書更是意蘊遒勁,不失靈動,雅韻綿長!一個叫花開花不謝的網友說:「沈鵬的《千字文》寫得好,自成一體。
  • 中書協副主席陳洪武書法:單字鬆散,整篇亂如麻,結體章法一般化
    中書協副主席陳洪武書法:單字鬆散,整篇亂如麻,結體章法一般化。陳洪武在書法界的名氣不是特別響亮,應該是因為他的書法造詣不是非常高,遠遠達不到技高一籌的水準。他的書法名氣雖然不大,但是他的書法職位卻是相當高,在中書協前前後後多有大任,現在已經是中書協副主席的高位了。書法水平一般化,書法職位卻如此高,職與功的非對稱,近乎有離譜的現象,所以得些議論也在所難免。人在高處走,除非有絕高藝術造詣,如果沒有高水平,自然會被投石所擊嘍。
  • 60後粉刷匠曬楷書,書法工整秀勁賞心悅目,網友:肯定沒進中書協
    (第227期)文/中弘有畫講60後粉刷匠曬楷書,書法工整秀勁賞心悅目,網友:肯定沒進中書協本期導讀:昨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文章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只要思想不滑坡如果說中國沒有好書法我肯定不信,你也不會相信,龐大的人口難道就挑不出幾個寫字好的書法家?肯定可以,如今很多東西美好的食物你要去民間找、工整的書法你要去民間找、牛人的實用發明你要去民間找,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60後的粉刷匠,他非常擅長寫楷書,因此在小小的村子也是名聲四起。
  • 十大楷書名家,書法造詣高深,代表當今中國楷書藝術的最高水平
    此後,楷書逐漸走向下坡路,雖然宋、元、明、清、民國也出現了一批楷書名家,如元代的趙孟(獨創趙體楷書)、明代的沈括(以館閣體聞名)等,但不可逆轉楷書沒落的趨勢。新中國成立之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推廣漢字書寫規範,楷書一度成為熱點,書寫楷書打好書法基礎,成為書法屆、教育屆和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共識,因此楷書的普及和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
  • 他曾經是中書協最年輕的副主席,王家新書法:選帖雜亂,多而不精
    他曾經是中書協最年輕的副主席,王家新書法:選帖雜亂,多而不精。從書法食古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書法家王家新是一位比較執著的傳統派,他的書法新造的內容基本上沒有,一味師習古法的意志力是比較到位的。這位曾經是中書協(第六屆)最年輕的副主席王家新先生修煉書法,在師古選帖的方向上,就顯得迷糊不明,選帖雜亂,並且不是一般的雜亂,多而不精,師益多門,就是這家寫一筆,那家尋一技的隨心所寫。
  • 河南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朱橋,師從張海,楷書端莊凝重隸書厚澤!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創作院河南分院院長、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委員、鄭州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南省翰苑書畫培訓中心主任。朱橋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書法。這得益於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和修養。他對朱橋要求十分嚴格,並積極培養他在書法方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