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行書一件,估價5000元,行書也見功夫

2020-12-14 書畫觀賞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行書一件,估價5000元,行書也見功夫。大家對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的書法創作,可能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的篆書功夫。的確是這樣,書各有長,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的書法創作,是以篆書為核心的,他開創的雞毫篆書,獨有一品,寫得相當飄逸,是當代篆書的新形態。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許多人一提到蘇士澍的書法,關注點就在篆書上了。似乎認為蘇先生除了寫篆書,其他的功夫都不到位。果然如此嗎?非也。

從書法形體的創作結果上來看,蘇士澍是一們博涉多優的書法能家,各種書法形體都寫得不錯,並不會僅僅拘束於篆書這一種形體上來。可能蘇士澍的篆書寫得太有個性的,以至讓大家忽視了他的其他形態的書法觀賞。蘇士澍楷書寫得不錯,行書寫的也見功夫。空口無憑,有實際作品為證。

在書畫藝術品市場閒觀之際,發現了蘇士澍的一件行書作品,寫得筆意灑脫,很有觀賞價值,就轉來與大家共賞。這件書法作品的估價倒不是很高,只有5000元的樣子,當然要想以5000元收得此書,也並非可能,因為他的書法地位擺在這兒,要想得以收藏,必然會有價格的競爭,從整體情況來看,要收藏蘇士澍的作品,十萬元左右的價格是中肯的。

好了,繞開書法作品的估價問題,不作細談,我們畢竟是以書法作品的欣賞為主要目的的。所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蘇士澍這件行書作品的藝術風格。首先從筆法上來說,蘇先生寫行書,是很嫻熟的筆法表現。書法之法,貴在筆法自如。蘇士澍的這件行書作品,用筆就顯得相當自如,不激不厲,很有文人書法放手寫心的自由感,伸縮得體,高低有趣,從行書的用筆上來論,書法相當見功夫。那些認為蘇士澍行書功夫不到位的朋友們,依這件行書作品為見證,可以消除這種誤解了吧。從中可以發現,蘇士澎的行書,也是一般以上的好功夫。

再者從書法的用墨上來看蘇士澍的這件行書作品,顯得很乾淨,不是江湖風。一些江湖書法,用墨粗糙,很不雅觀,沒有墨韻變化,沒法看。反觀蘇士澍的這件行書作品,倒是非常在意墨的煥神價值,纖塵不染,把濃淡乾濕表現得相當到位。善用筆者為能,善用墨者為賢,從筆墨調和的角度來講,這件估價5000元的行書作品,可證蘇士澍是一位書法的賢能。

最後,從書法的結體角度來看,蘇士澍的這件行書作品寫得很板正,不作醜怪書風,端端正正寫字的意識很強,結體和諧,不歪歪扭扭,不譁眾取寵,這是一種很可貴的書法意識,寫得端正典雅,很耐看,也可以看,書法的藝術美與裝飾美得到了和諧的統一,所以估價5000物有所值。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行書一件,估價5000元,行書也見功夫,這是我的看法。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是如何看蘇士澍的書法功夫的,敬請留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草書有變化,估價1到1.5萬值不值?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草書有變化,估價1到1.5萬值不值?孫曉雲的書法功夫是比較全面的,是一位扎紮實實的碑帖派,臨過大量的傳統法帖,所以她的書法從整體上來看,有一種唐法的嚴謹,也有晉韻的風範。如果在當代書壇,打一位可以引領書法正宗的領導者,孫曉雲就是其中重要的書法人物之一,所以她入駐中書協,並且成為中書協副主席,在圈裡圈外,對她的書法功夫和正宗的書法能力,都是比較欽佩的,大眾對她的書法品質,爭議是比較少的。
  • 稱中書協主席蘇士澍「錯字大王」言過其實,有些錯字是「冤枉」!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蘇士澍主席被寫字頻繁出錯,致使人們把焦點都放在他的錯字上,甚至被一些網友噴為「錯字先生」、「錯字大王」。筆者專門看過他寫「錯」的那些字,麓風軒認為確實有錯字,但也有不少是「冤枉」的,有一說一,不能全賴他!蘇士澍寫「錯」的很多字,在於有的多了筆畫,有的少了筆畫。其實專業學書法的都知道,楷書「三十六法」中有一法叫做「增減法」。
  • 姜昆行書寫了4個字,估價2到3萬元,臨蘭亭序有3分像嗎?
    姜昆行書寫了4個字,估價2到3萬元,臨蘭亭序有3分像嗎?姜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相聲老藝術家,他在舞臺上的表演詼諧幽默,引人捧腹大笑,可謂是一位傳承相聲說學逗唱真諦的這樣一個優秀人物。以下給大家推薦了一幅姜昆先生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這幅書法作品寫了4個字,就是大家都喜歡寫的室雅蘭香這4個字。別看這件行書書法作品只寫了這4個字,但是在市場上的估價是2到3萬元。平均起來看一個字也是價格超過了5000元。名人書法一個字能價值5000元,這可謂是書法收藏品的一個天價了。
  • 張海一件書法估價25萬,名氣加功夫,自然有價格
    張海一件書法估價25萬,名氣加功夫,自然有價格。張海是中書協的曾任主席,為當代書法的市場化開闢了非常寬的道路。現在一些書法家能擁有自己的粉絲,擁有自己的市場,獲得收藏的價值等等現象,其實都與張海先生的市場拓展作為大有關係。
  • 中書協副主席旭宇的楷書,估價才500元,有沒有搞錯!
    中書協副主席旭宇的楷書,估價才500元,有沒有搞錯!在當代書法藝術家隊伍系列當中,旭宇的書法地位是非常高的。他是中書協的副主席。在書法理論研究與書法實踐創作中都有不俗的表現。按說這樣一位有功夫,有地位,有名氣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作品在書法藝術品市場應該會有不俗的價格表現。
  • 行書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嶺,作品估價1.6萬,清瘦無神不學蘭亭序
    行書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嶺,作品估價1.6萬,清瘦無神不學蘭亭序。行書這種書法形體,對於書法文化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行書兼具實用與藝術的雙重價值,歷來是文人書法的必修一體。如果行書寫不好,要說書法水平高基本上是欺人之論。所以,歷代文人書法家,都非常重視行書的磨礪。行書學誰?
  • 中書協理事薛夫彬,52幅行書字帖欣賞,網友:深得二王行書筆法
    前幾天一個粉絲留言給我說:「能不能推薦一些好入門的書法字帖,最好是行書」。其實在書法練習上我不大主張練習字帖,因為我們在研究發現,古代大多數的書法家都沒有臨帖的過程,才有了自成一體的經典之作。雖然這樣的例子是少數,但是確實也代表了古代書法發展的一個縮影。
  • 中書協著名書法家盧定山,米格行書字帖鑑賞,學行書的首要之選
    練字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臨帖。摹的作用不大,因為依賴性太強,摹完了還是要臨。臨帖的時候,就是要追求和原帖酷肖逼似,要讀帖、背帖。要知道,即使我們這樣要求自己,我們也無法做到和原帖一模一樣,何況如果我們不這樣要求自己。但真正到了日常寫字的時候,就不要再想字帖的寫法了。一任天成,順其自然,寫出來什麼就是什麼。
  • 中書協書法名家亢銀中,精選23幅立軸行書欣賞,字字皆是神來之筆
    書法創作的形式當中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書法家都偏向於書法的立軸創作,立軸書法的創作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的字數的布局和掌控,而立軸書法創作中最為常見的則是行書和草書的書寫,是因為行書草書的書寫是上下呼應,筆勢虛實相連,能夠更好地掌握立軸書法創作的脾性。橫幅多為字數少的書作,布局要求更為簡單,連筆的運用較少。
  •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高慶春,書法估價2000元,網友驚訝篆書能這樣寫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高慶春,書法估價2000元,網友驚訝篆書能這樣寫!中書協是書法家隊伍的頂尖組成人員,在這個書法系統內,又按照書法理論、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類別,分成了一些不同專業的委員會。事實上,這種分法有科學性,也有非必要性。
  • 南構葛玉芳行書│別具一格的一款行書字體
    南構葛玉芳行書南構葛玉芳行書這款字體是由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長葛玉芳創作的一款行書字體,由字體家平臺南構字庫獨家製作發布。自幼酷愛書法,2000年畢業於中書協書法研修班,遍臨歷代書法名家書法,數十年默默耕耘,臨池不輟,師古不泯,大膽創新,長期從事書畫創作及教學。
  • 王璽老師宋代行書網絡專題班招生簡章(附講課視頻)
    授課方式:        以微信群授課為主,其中包括教學視頻,語音講解,批改作業,解答學員在學習中的問題等。《赤壁賦》第二課蘇軾行書二蘇軾《寒食帖》第三課蘇軾手札蘇軾《李太白仙詩卷》、手札等第四課黃庭堅大字行書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第五課黃庭堅小字黃庭堅手札第六課米芾行書米芾《苕溪詩帖》第七課米芾手札一米芾手札第八課米芾手札二米芾手札第九課蔡襄行書蔡襄手札第十課總結
  • 中書協大家張泗端,行書《中堂立軸詩詞》欣賞,秀美飄逸剛勁有力
    我們經常說書法的氣韻如何如何,可是這氣韻中的氣什麼呢?對此我專門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最後得知,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即所謂〞人之有生,金賴此氣〞。其次是指生命活動的動力,也就是內臟之氣,但是我們的書法藝術的氣是何以,在書法創作是又如何體現呢?
  • 行書筆法及結構標準教程,值得收藏!
    除此以外,還要注意字的大小、布白、虛實、粗細、枯潤變化及其用筆特點,這樣寫出來的行書自然會有動勢。同時由於行書運筆的節奏比較快,所以要特別注意筆調的沉著功夫,要縱得出,擒得定,拓得開,留得住。一件好的書法作品,怎樣創作出來?首先要力求達到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韻為上。其次要認認真真臨摹,學會正確用筆,又要敢於突破。臨摹要選好名賢妙跡,從讀臨碑帖中體驗古人的心律、節奏、氣韻。得之於心,施之於手。主帖要反覆讀、臨,主要是解決筆法、用筆、結體問題。繼承是創新的重要基礎,創新是繼承的必要發展。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比如中書協草書委員會主任劉洪彪先生說過:在書法方面,我們有很多方面超越古人!劉洪彪先生多次提到,書法必須要創新!作為前中書協主席,啟功先生從未以「書法家」自居,他的書法是臨摹清代一個大書法家梁詩正的墨跡而得道。
  • 王璽老師第三期網絡班行書專題班招生簡章
    授課方式:         以微信群授課為主,其中包括教學視頻,語音講解,批改作業,解答學員在學習中的問題等。授課時間 :         每周授課一次,每次2小時課程安排 : 專題課一:晉唐行書(二王、李邕、歐陽詢、顏真卿)專題課二:宋代行書(蘇軾、黃庭堅、米芾)專題課三:明清行書(倪元璐
  • 文彭行書七言聯與董其昌行書四言聯
    董其昌「行書四言聯」。 董其昌「行書四言聯」。早期的楹聯墨跡原件,由於任其歷史歲月的零落湮沉,沒能保存下來,只能在古籍中尋找記載的聯語。到了明代中期以後,人們開始重視它的書法藝術和收藏價值,楹聯墨跡原件受到社會所珍藏。讓我們欣喜的是,《中國楹聯法書精品集》中文彭與董其昌的兩副楹聯,被專家公認為世間現存最早的楹聯墨跡珍品。   文彭「行書七言聯」:滿庭詩景飄紅葉,繞砌琴聲滴暗泉。
  • 有硬筆行書基礎能學好毛筆行書嗎
    我工作了幾十年,都是以行書的方式記錄筆記或寫東西,沒有系統認真地學習過楷書,如果想學毛筆行書,跳過楷書直接學行書,可以嗎?……,提這類問題的人不少,意思大同小異。實際上就是說,我不想學楷書,就想直接練行書,行不?我個人的答案是:肯定行,練得好可以出類拔萃。事物的發展有時候具備逆操作的先決條件。這個先決條件就是有過體驗,然後進入一個自己喜歡的階段。
  • 趙子昂68歲所寫大字行書,被稱為行書典範之作,書法中沒有俗氣!
    說到趙子昂,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楷書,因為他被稱為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的楷書被稱為行書的典範之作。其實他不僅僅在楷書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在行書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這幅《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是他在六十八歲的所寫,也是趙子昂書法之中少見的大字行書,在書寫完這幅書法之後的第二年,趙子昂就離世了。趙子昂的行書有著遒勁飄逸之感,是融合眾家之所長,有著鍾繇古樸沉穩,也有著王羲之和王獻之的飄逸流暢,在飄逸流暢之中不不失骨力,在瀟灑中見高雅,秀逸中吐清氣。
  • 硬筆行書字帖:鋼筆字行書技法
    唐張懷瓘在《書斷》中說:「行書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所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雲行水流,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由此可以看出,行書是由楷書快寫演變而來的,因其既部分的節省了楷書的筆畫,且筆畫之間又出現了許多連筆牽絲,書寫起來既方便又快捷,易為一般人所認識和接受,具有實用意義,故很快得以廣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