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構葛玉芳行書│別具一格的一款行書字體

2020-12-23 字體家

嘿,兄弟們,你們還在為尋找別具一格的字體發愁嗎?還在為如何下載安裝犯難不已嗎?那今天小編準備的這款字體或許可以解決大家的燃眉之急哦。

南構葛玉芳行書

南構葛玉芳行書這款字體是由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長葛玉芳創作的一款行書字體,由字體家平臺南構字庫獨家製作發布。該字體的創作者是葛玉芳老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副院長,號野池,墨緣,閒者,1959年生,江蘇南京人。自幼酷愛書法,2000年畢業於中書協書法研修班,遍臨歷代書法名家書法,數十年默默耕耘,臨池不輟,師古不泯,大膽創新,長期從事書畫創作及教學。

南構葛玉芳行書

葛玉芳行書書法被國家南構字庫收錄。這款字體筆畫粗壯有力,字形大方得體,整體視覺效果出色,不同於傳統的行書。這款字體比較適用於封面設計、產品外包裝、信息展示、網頁設計、廣告設計、宣傳海報、家裝設計、計算機藝術設計等一切應用場景。

南構葛玉芳行書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同樣文字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南構葛玉芳行書在設計上融入新的藝術元素,筆鋒瀟灑利索,結構勻稱,此款字體的收筆可謂是相當的大氣了,使得整款字體在結構上十分出眾,給人很好的視覺感。無論是藝術格調還是美學修養它無不具有,這也是它如此出眾的原因,所以還不快把這款橫折圓潤有力的字體收入囊中嘛。

(編輯:銀子 作者:瀟瀟)

相關焦點

  • 揭秘 為什麼二王能寫好行書,並成為行書字體的先驅者?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由唐楷入門學習書法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唐楷是重法度的字體類型,非楷書不能表達,如果你學習了唐楷,還想學習行書,恐怕是很困難的。因為行書的形態表達方式和運筆方式與楷書都有很大的區別,很多首先學習楷書的朋友都會以楷書的運筆方法來進行行書的書寫,只是在書寫速度和單字結體上進行了一定的變化,但是,殊不知這是錯誤的方法。以下我來大概說說這些問題。
  • 楷書、行書……到底要選哪種字體練?
    如今,練書法的群體越來越多,喜愛書法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書法字體也是豐富多彩各有千秋,楷書、行楷、行書等傳統字體,再加上近年來網絡上出現的各類網紅字體,看的人既心動,又不知從何下手,這麼多的字體到底要選哪種練呢?即便是如此變化多樣的字體,怎麼選也會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 民間最愛行書,行書三大家,行雲流水的字體透出書法家的心境
    從隸書到楷書,從楷書到行書,從行書再到草書,書法形式的多元化展示,這個漢字博大精深的精髓。在這麼多的書法字體展現形式中「行書」應該是最受廣大的民眾喜歡的。而在民間中也評選出了,行書的三大家,他們是:「書聖」王羲之,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文豪蘇軾。而他們三人的最具代表性的行書作品為:《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貼》。
  • 有硬筆行書基礎能學好毛筆行書嗎
    學生學習毛筆字第一、 現代人學毛筆行書比楷書更容易社會發展到今天,印刷字體已經「統領」整個書刊版面,電腦打出來的正楷字,是我們日常用文字記錄文檔的主要書體硬筆寫字(一)硬筆書法的結體與毛筆書法的結體基本一致。可以這麼說,能把毛筆書法寫好的人,寫硬筆書法不會太差,但是硬筆書法寫好的人,寫毛筆書法不一定寫得出「書法韻味」。
  • 行書的字體結構,漂亮的行書是如何寫出來的(上)
    行書是楷書的一種簡化,一種快寫,除了筆法的簡化之外,在結構上也要簡化,這樣才有利於行書快捷書寫。「有人說楷書寫好了行書能寫好。」這不一定,因為行書的結構和楷書的結構有很大不同。行書的結構適用於楷書為基礎,但是在楷書的基礎上有很多變化。
  • 要想寫好王羲之行書字體,這些技法不能不懂
    談論中國行書字體,王羲之,是一個不能繞過的人物。他的生平我就不多做介紹了,相信稍微有點書法常識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行書大作《蘭亭序》,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歐陽詢在《用筆論》中談到他的書體時說:「盡妙窮神,作範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唯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
  • 行書字體硬筆書法作品高清圖片,值得賞析
    行書是一種統稱,分為 行楷和 行草兩種。
  • 硬筆行書字帖:鋼筆字行書技法
    從安徽毫縣發現的曹操墓磚上的「當奈何』』三字,以及熹平元年甕上的一篇行書看,漢代就已經出現了非常婉麗而嫻熟的行書字體。晉代是行書的繁盛時期。王羲之父子集古之大成,精研行書,不僅使行書發展到成熟完美的高度,而且「遂大行於世」,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如王羲之、鍾繇、王獻之、張芝等行書巨匠。
  • 硬筆行書字帖:鋼筆字行書入門技法
    從安徽毫縣發現的曹操墓磚上的「當奈何』』三字,以及熹平元年甕上的一篇行書看,漢代就已經出現了非常婉麗而嫻熟的行書字體。晉代是行書的繁盛時期。王羲之父子集古之大成,精研行書,不僅使行書發展到成熟完美的高度,而且「遂大行於世」,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如王羲之、鍾繇、王獻之、張芝等行書巨匠。
  • 行書書法:初學者如何練好行書?
    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
  • 中國書法-楷書、行書與草書
    一、端莊工整的楷書楷書產生於漢代的末期,成型於北魏時期,從東晉時期至唐代,盛行時間之久,並且如今一直沿用。楷書是從隸書逐漸演化而來。楷書的特點是端莊工整,書寫簡便,形態豐富,結構嚴謹,筆畫細膩。這一時期一些書法大家對楷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且開創了端莊工整的楷書體,為後世所學習的典範。這些書法大家如世人熟知的王義之、王獻之、鍾繇等。唐代是楷書大力發展的鼎盛時期。唐代的楷書風格是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精華,形成了唐代自身的風貌。唐代的楷書是後人所學習的範本。
  • 古典行書傳承的高深書法,筆意豐富字體雋秀,鄧真友真書法品鑑
    鄧真友真書法品鑑:書者介紹:鄧真友重慶市合川市人 現居住地:四川省雅安市 雨城區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其書法特點:字體筆勢自然,框架清晰方正。字體的轉折自然,流轉自如,而且字體的筆畫優美,絲毫不拖泥帶水。
  • 寫行書的8大法則,建議收藏
    寫好行書,其實用性非常廣,一手好的行書字體,不僅可以用在書寫書法作品上,還可以書寫橫幅,對聯等,記筆記,行書也是最實用最便捷的書寫字體。那麼,學好行書有沒有技巧呢?答案是肯定的。要想寫好行書,下面這8大法則,要弄懂學會。
  •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起源是哪個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字體,大家對於這些字體也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它們的起源,大家可能不是特別清楚,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中,隸書是起源。隸書起源於秦朝,是由篆書逐漸演變轉化而形成的一種文字。行書、草書和楷書都起源於漢代,且都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簡便轉化形成的書體。
  • 行書的三種形式:行楷,行書,行草
    就是行書和楷書的綜合體,沒有楷書那麼工整,也沒有行書那麼潦草,它介於兩者之間。為什麼要提出行楷這個概念?因為楷書容易,行書難,大部分的書法家以行書和草書為最高的追求,很少有對隸書楷書篆書傾注一腔心血的。
  • 行書筆法解析
    背勢的筆畫多數情況下不能相連, 行書連筆減畫字例(一) ~連筆減畫字例 如「木」字的左右撇捺,「小」字的左右點筆(圖9)都是背勢,故不能採用連筆。把左右兩筆連在一起,即破壞了原來的字形結構,而容易誤認為是別的字;但可以縈帶連絲。線條連筆和使轉過程中的縈帶連絲應有區別。
  • 揭秘書法家寫字傳神的奧秘,用「行書、行草」字體,寫得格外精神
    揭秘書法家寫字傳神的奧秘,用「行書、行草」字體,寫得格外精神。「行書、行草」字體,能快寫,顯得瀟灑流暢,而被很多朋友青睞。說到這裡,不能不聯繫楷書的結構知識,如果完全拋開楷書,而去單純的練快速的行書、行草,往往練得飄忽不定,字不成形。
  • 行書與楷書筆順可不同的一點思考
    行書與楷書的筆順相同嗎?我的答案是筆順不一定相同。一般認為行書是楷書的快寫而已,筆順是相同的,行書多出一些牽絲和快速性是與楷書的區別。我想這裡有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認為先有楷書,再有行書,故而筆順應是相同的(小學生開始學的是楷書,然後逐漸為了加快書寫速度,增加牽絲連帶,以為就是行書),若從中國書法字體的發展史上分析,我們就能離清這個觀念,文物考古界與書法界的專家認為自漢代隸書定型化的同時也產生了楷書,行書和草書。近代出土的《威武醫簡》、《居延漢簡》、《流沙墜簡》中類似今日行書、楷書的字,比比皆是。
  • 行書用筆之「六變」
    書法用筆特點,是不同書法字體特徵的分水嶺。
  • 學習書法可以直接從行書開始嗎?
    中國書法從古至今一般可將其劃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從中國書法學習的角度看,我國歷代書法家大都主張書法入門是從篆書、隸書、楷書三種字體中選擇一種進行學習,把篆、隸、楷三種字體稱為正體,實際上就是端正字體,我們從正體字開始入門學習,可以達到『初入規範,建立基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