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我們經常說書法的氣韻如何如何,可是這氣韻中的氣什麼呢?對此我專門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最後得知,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即所謂〞人之有生,金賴此氣〞。其次是指生命活動的動力,也就是內臟之氣,但是我們的書法藝術的氣是何以,在書法創作是又如何體現呢?氣是藝術作品生命的本源,它和書法作品的形象——點線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是書法本體所表現的精神狀態,是一種由「氣」所構成的作品生命的虛境。書法作品缺少了氣便成了毛筆漢字的軀殼。如姚鼐所說:「文字者,猶人之言語也,有氣以充之,雖百世而後,如立其人而與言於此,無氣則積字焉而已。劉熙載在《書概》中也說:「書要兼備陰陽二氣,大凡沉著屈鬱,陰也;奇拔豪放,陽也。高韻深情,堅質豪氣,缺一不可以為書。」可以看出,「氣」是書法作品一種生命狀態、生機活力的審美。「氣」在作品創作與審美中表現為由氣質轉化為功能,由表象轉化為內涵,由形態轉化為精神。
中書協大家張泗端行書《中堂立軸詩詞》欣賞:
書者介紹:
張泗端,1953年7月出生於四川彭州,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書法研究生班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多年來創作書法作品近千幅,在書畫典籍、報紙雜誌發表書法作品200多幅。在全國、國際書畫展賽中獲獎60餘次。作品風格強調書法的傳統性和民族性,以二王為宗,功力深厚,作品有獨特的個人風貌,榜書厚重端莊,行草書筆力勁健、溫婉靈動。我國著名美術理論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前黨組書記、時年90高齡的王琦先生對其書法作品予以高度評價:"已達'性道一體,道法自然'之境界";"是真正的重傳統,隨時代,求自我"。社會閱歷豐富,下過鄉,當過工人,戎馬半生。受家學薰染,在中醫等祖國傳統文化上有所用功,有音樂等方面的興趣愛好。代表作有榜書"大愛興邦"、行書"嶽陽樓記"長卷、草書"道德經"四條屏和"毛澤東詩詞系列"作品等。作品以行草書為主,兼作篆隸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