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草書大家傅平,草書精品欣賞,字體行雲流水,雋秀飄逸

2020-12-22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草書書法的點畫用筆及草書字形大小布局簡述:

草書書法點畫形態必須以圓為主、方圓兼用,圓筆過多顯油滑,方筆過多必滯澀,顯不出草書書法的流暢。要做到方圓兼而有之,以增加點畫形態變化,豐富草書書法層次。古大家中如王鐸草書書法用筆的方筆使用多一些,懷素的草書書法用筆則以圓為主,黃庭堅的草書書法則是方圓並用,在學習臨摹中要仔細體會。草書書法素有「一筆書」之稱,故字內或行內的縈帶牽連是草書書法的主要特徵,但縈帶用筆也應以適當為好,不得過多使用,以能做到虛實相向變化為好。

草書書法和小草的區別除了在字形上大於小草外,更重要的是草法更加省減,用筆更加放縱,結體和章法更加自由奔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草書書法用筆速度大大提高,使轉飛動,竄駣騰挪;結字雷厲風行,詭奇多變,有時打破單字結字常規,把兩個字甚至一組字作為一符號來處理,完全是情感所致;章法上不計工拙,無意經營,卻用心良苦,匠心獨運,一切隨情而定,隨感而異。

中書協草書大家傅平新體草書創作精品欣賞:

書者介紹:

傅平,字寒軒,號望月堂主,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中國風籤約藝術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華夏文化交流協會會員,世界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餘幼承家訓,研習書法。摹魏碑,習唐楷,臨池不輟,並精學於諸子百家及古風詩詞,為書法創作奠定了紮實的文學基礎,為了提高書法創作水平,拜師求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逐步形成了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與認識,書法風格日臻成熟。攻研書法數十載,屢獲殊榮,許多書法作品被國內眾多藝術機構所收藏。2008年曾代表中國書畫文化交流活動參加東亞文化交流書畫展,書法作品得到專家學者、書畫家與同道者,國際友人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當代某些草書書法書者,權且叫作草人吧。這些狂書亂畫不過是山村野夫到市場一隅,表演了一場鬥雞玩猴的雜耍以吸引眼球,贏得喝彩,哄堂大笑之後無人回味。這種雜耍式的草書書法,不是和書法經典差多少,而是和草書書法經典完全背道而馳的一種行為表演的滑稽劇。草人以為書寫草書書法一定要喝酒激發靈感。

書的節奏變化及立體感展現簡述:

書法的節奏變化是指線條的長短、粗細,用筆的輕重、墨色的濃淡,運筆的快慢等變化。凡是重筆、粗線 濃墨相當於樂曲中的強拍音符,而用筆輕、線條細、墨色淡相當於音樂中的弱後音符。線條的閏長,給人延長拍子的感覺,多轉折的線條給人節奏快的感覺,線條的中斷給人以換氣、休止號的感覺。因此,節奏變化的樂曲能使人"悅耳",節奏有變化的書法才能感目樂心。

具有力立體感的點畫線條,深沉厚重。即使細如髮絲,也有「入木三分、力透紙背」之妙;扁薄浮淺之線條,寫得再粗,也只是柳條、衣帶,毫無力感可言。所謂「澀感」是點畫線條似乎克服阻力,掙扎前進,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力感。劉熙載《書概》中所說的「唯筆方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與之爭,斯不期澀而自澀矣」便是對澀感這一審美意趣的追求與表達。富有力感的作品能使觀賞者在凝固而禁止的字形中領略到生命的運動。無怪南朝著名書家王僧虔概嘆道:「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惟見筆力驚絕耳。」   

相關焦點

  • 中書協首任主席舒同,草書《水調歌頭》欣賞,行雲流水、自成一體
    舒同舒同的草書非常的有個性,筆法自然雋永,結體圓潤通透。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正式舒同的草書《水調歌頭》。有網友看過舒同的這篇《水調歌頭》後,留言說:「舒同年輕時個性張揚,他的書法有朝氣,有書法家的獨有個性氣質,暢汗淋漓,使人看了有盪氣迴腸的快感,而其晚年大家氣質盡失,軟弱沉糜,簡直在畫字,江郎才盡矣。」小編這認為,正好相反,舒老的功力越老越深,不要單純從書法角度來看,要從道家陰陽學說來看,他的境界已經超越書法,已經是陰中存陽,陽中存陰了。
  •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90%的寫大草嗎?
    欣賞委員的作品,感受一個字:高!但數了一下33人中,寫小草的1人(把小草寫大的暫不算吧),寫章草的1人,其餘皆為大草狂草,不知道這些展示的是不是大咖們平時最擅長的書風,還是大草小草兼通。好,欣賞吧!)張建才(河 南) 陳加林(貴 州)陳海良(中 直) 陳新亞(湖 北)陳羲明(湖 南) 林景輝(福 建)周劍初(解放軍) 鄭慶偉(河 南)趙長剛(山 東) 趙社英(山 西)徐利明(江 蘇) 嵇小軍
  • 瘦勁飄逸,這是近三百年來中國草書藝術最高成就
    林散之創造了「瘦勁飄逸」的「林體」草書。其特點是: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林散之的草書,反映了近三百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林散之的草書,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 其書法名重當代,尤以草書成就最著。他擅用長鋒羊毫作書,行筆平實勁健,曲中寓直。並以畫法入書法,拖泥帶水的墨象,極盡焦淡枯潤之變,蒼勁淋漓。結體跌宕多姿,欹正相互為用,氣機行雲流水,於似不經意的黑白流布間臻於化境。
  • 書法大家許錦宏,極品草書手札欣賞,行筆行雲流水,結字自然秀逸
    對於楷書這些牽絲映帶極少,墨色濃淡變化不大的書體,在翻印過程中,造成的細節丟失其實很少了。更多造成失真的,反而是因為拓本年代久遠,部分字跡被風化腐蝕造成的。這些小部分遭腐蝕的,我挺建議先跳過不練的。其實真要對比的話,碑刻的細節還是丟失很多,智永千字文的墨跡和刻帖就能夠有比較明顯的對比。而且墨跡的線條本身就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信息。
  • 寧夏著名書法家石樑滿平,精品草書書作欣賞,筆法雋秀、字體秀麗
    梁滿平是寧夏的著名書法家,其書法以傳統書藝為主,他的書法更是以行書、草書為特長。梁滿平在書寫時講究筆法精到。對此他的書法結體優美,既綿柔又硬朗。纖纖乎落落乎盡收眼底。有網友見到梁滿平的書法時,留言說:「這個書法字體看起來很舒服,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整個字的結構基本上都合符漢字方正、方圓這一特點;其次,筆墨圓潤、流暢、老練、自然;其三,筆畫粗細、疏密、濃淺都是根據字的結構來決定的;其四,字裡行間排列組合也很得體,給人美感。」被寧夏書友譽為寧夏書壇的柱石。根據小編理解,書法的形式(包括書體、筆墨、紙張的選擇,以及個人情緒)必須配合內容。
  • 全國書法展獲獎,這草書不急不躁,飄逸瀟灑
    周裕評與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合影在第七屆全國書法新人新作展上,江蘇書法家周裕評的草書作品獲得優秀獎。因為是新人展,所以可以猜測到周裕評此前並非中國書協會員,應該也沒有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各類大展上獲過獎。而第一次參展,就能獲得全國大獎,有些一鳴驚人的意味。
  • 山東書法家王壽傳,草書《沁園春·長沙》品鑑,圓潤秀逸行雲流水
    王壽傳的草書結體穩重大方、自由奔奮、個性明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清晰,氣息暢順,欣賞之餘讓人身心愉悅。行雲流觴方放,使成自然點章。風雅怡悅靚穎,浩瀚潑墨來者。王壽傳的這篇《沁園春·長沙》書作,此作非烈酒,誘之豪飲長嘯。
  •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草書有變化,估價1到1.5萬值不值?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草書有變化,估價1到1.5萬值不值?孫曉雲的書法功夫是比較全面的,是一位扎紮實實的碑帖派,臨過大量的傳統法帖,所以她的書法從整體上來看,有一種唐法的嚴謹,也有晉韻的風範。如果在當代書壇,打一位可以引領書法正宗的領導者,孫曉雲就是其中重要的書法人物之一,所以她入駐中書協,並且成為中書協副主席,在圈裡圈外,對她的書法功夫和正宗的書法能力,都是比較欽佩的,大眾對她的書法品質,爭議是比較少的。
  • 怎樣欣賞祝允明的草書?
    因為我們平日看慣了王羲之、王獻之、黃庭堅、米芾、王鐸等人唯美的書法字體,對於祝允明的草書看不慣也是屬於正常的。想要了解祝允明的書法,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其人和其歷史背景。欣賞和學習祝允明的草書,應當從上述這些背景裡了解其學書路徑,從而對其有個大致的了解。那麼祝允明的草書究竟怎麼去欣賞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一是取法。
  • 王羲之草書《千字文》,古今對譯,高清珍藏版
    王羲之書法功底造詣之高,泱泱中華,浩浩歷史,難有出其右者,他的書法博採眾長,綜合諸多字體於一身他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在原有的漢魏書風上更上一層樓,自成一體,開創新河!他的書法風格筆勢委婉含蓄,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後人稱頌其字「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 藝術鑑賞:中國10大草書大家作品欣賞
    草書,快捷書寫,行雲流水,是最直接表達了書者情感的書體,被書界認為是書法之最高境界。今天,小編按歷史順序為大家盤點中國歷史書最著名的10大草書大家。意料之中,王羲之父子倆繼續上榜!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傳世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家學的承傳及自己另闢蹊徑的蹤跡。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
  • 中書協老藝術家周志高,草書《前出師表》欣賞,行筆蒼矯健,好字
    我們在闡述書法理論的時候,總是會把書法中的構建元素,作為單獨的章節進行講述。這樣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提升講述人的學識的淵博性,其二是樹立一個自己的高度,樹立規則。所以我們開到的書法理論往往都是長篇大論,對於書法的筆勢運筆的方法有時候就是恍兮惚兮地表達。讀者也很容易一頭霧水。
  • 當代著名書法家元忱,硃筆草書《千字文》欣賞,筆斷意連筆連生勢
    在標題裡我對草書的形容用了斷意連筆連生勢,這就是草書的一種氣勢,可楷書行書有所不同,楷書講究的是橫平豎直,行書講究的是行雲流水。草書可以說是在一定的法則內融入書者的意趣、心情等元素,結合書寫內容的特性,織造出天衣無縫的傳世佳作。
  • 從草書起源和發展,到于右任創立標準草書的得失:漫談草書
    草書為書者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個性展示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張芝的精熟高妙,王羲之的端莊典雅、「顛張醉素」的自由狂放、孫過庭的俊拔剛斷、王鐸的勁健灑脫等,都展現的淋漓盡致。但一些書法愛好者對草書長期以來卻都敬而遠之。草書那難以辨認的字體、誇張變形的結構、肆意隨性的用筆使人往往找不到欣賞的切入口。
  •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再放狂言:我們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草書盛世!
    在2019年底舉辦的「萬殊一相·狂草四人展」上,作為「草書四作者」之一的他曾口吐狂言:「我們在很多方面其實都超過了古人,只是自己好像不好意思說而已!」此語一出,震驚世人,就連同在主席臺上的胡抗美、張旭光等人也大驚失色。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在劉洪彪與張旭光關於書法的直播對話會上,面對眾多網友,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再次口吐狂言、語驚四座。
  •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在當代書法家隊伍體系中,徐利明的書法地位明顯是比較高的,他是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大家知道的,在中書協做一理事,就算是很有地位了。如果再有委員會副主任的任職,則屬於書法家隊伍中的精英了。特別是草書當為書法之冠,作為草書委員會的副主任,徐利明應該有不簡單的書法造詣,草書向來是不太好寫的,寫到草書遂手應手的境界,古代有懷素,明代有王鐸,徐利明的草書師懷素者多,師王鐸草書也有之,並且還參意了米芾書法的一些刷字風格,取法是為上的,並且是多元的。
  • 拿毛筆都要用雙手,高癱農民苦練19年,草書行雲流水8次入國展
    今年,全國第二屆大字書法藝術展參賽作品2萬多件,王金寶的草書照樣從中脫穎而出。   這是他第8次入中書協主辦的國展了。   對很多手腳健全的書法家來說,入國展很難,而作為高位癱瘓的王金寶卻連續入展8次,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書法界的奇蹟,一個真正的牛人、神人。
  • 中書協理事胡秋萍雖然寫得一手跌宕起伏的草書,但是穩定性稍差
    想必,很多網友朋友和筆者一樣,認為能夠寫得一手大氣磅礴草書的,一般情況下都是男性朋友,這種觀點一直持續到今天,可是見到她的草書後,筆者這種認識被擊得粉碎,她不僅僅能夠寫得一手大氣磅礴的草書,而且還當上了中書協理事,她就是胡秋萍,書法界裡的一位傳奇女性,雖然她的草書有一種雄強的勁,但是整體上觀之,也有不足之處,穩定性上稍稍差點意思
  • 中書協4位專家寫草書辦展,網友:這不是書法,是「狂人寫字」
    狂草展 中書協作為書法界最為有話語權的藝術指導機構,旗下書法大師和書法專家自然是濟濟一堂,在不斷提倡書法要有藝術性的大背景之下,書協近年活躍著四位大師級的書法領頭者
  • 2019年中日書法交流:劉洪彪草書傳神,王冬齡的「二維碼」咋回事
    既然是交流書法,我們自然會派出當今書壇的實力派書家,其中不乏歐陽中石這樣的當今名家。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交流展中各大書家的風採。有些網友看了之後評論道:劉洪彪的草書最傳神,不過,王冬齡的「二維碼」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