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書法家元忱,硃筆草書《千字文》欣賞,筆斷意連筆連生勢

2020-12-13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在標題裡我對草書的形容用了斷意連筆連生勢,這就是草書的一種氣勢,可楷書行書有所不同,楷書講究的是橫平豎直,行書講究的是行雲流水。草書可以說是在一定的法則內融入書者的意趣、心情等元素,結合書寫內容的特性,織造出天衣無縫的傳世佳作。草書最重要的是筆順,順是行草書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筆順則無從談筆法,因為筆法就是為了在順序書寫的過程中調整筆鋒而存在的動作,使連續書寫能夠自然、方便。筆法依存於筆順,但同時又服務於筆順。草書的精神是否類似西方的後現代藝術、野獸派?後現代藝術的範圍太廣,我也不懂,不瞎說。至於草書(狂草)精神和野獸派,可以認為都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形式,通過書寫和繪畫的方式來體現出作者那種游離於作品之外的精神。我認為說類似不恰當,但是兩者有些精神內核是相同或者相近的。

當代著名書法家元忱硃筆草書《千字文》欣賞:

書者介紹:

元忱,原名於良君,山東東營人,現為中書協會員,山東省著名書法家,其書法藝術,取法晉人,以漢隸筆意作大草,形成別於前人的獨家面目,為書法藝術開創了新的審美天地。他把求「意」、求「韻」作為審美目標,並尋找至高的境界。「意」含有哲學意味,人們把「意」定格在意象、意氣、意境、意趣等方面,它常呈現出一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狀態。就元忱的書法作品表現特徵而言,他能以抽象的書法形式,表現作者的精神境界和藝術功力,將創作主體的精神追求和藝術功力物化為審美形態;求韻,則是沈鵬書法作品的審美效果,是表達其心中積蘊的難以用語言表述的藝術感覺。

相關焦點

  • 怎樣做好漢字中的「筆斷意連」法則?需要注意三大技巧!
    漢字在書寫時有一個重要的法則,叫做「筆斷意連」,就是說所寫點畫即使在形體上是斷開,但其在筆意上仍要是連續的。這涉及到書法創作中「連」與「斷」之間的辯證關係,在連筆字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好多人不懂得書法創作中,字應該怎麼連起來的。結果當連不連,速度減慢;不當連而連,狀若亂草。
  • 草書就是隨便連筆?
    有網友問我:草書就是隨便連筆嗎?王獻之草書草書有著不同的風格和代表性書法家以及代表作品草書經過近2000年的發展,出現了多種多樣的風格,從秀美到古樸,從大氣到內斂,同時也湧現出很多代表性的書法家和代表作,如皇象、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張芝、懷素、張旭、黃庭堅、文徵明、王鐸、林散之等等。
  • 著名書法家任智:《任智五體書梁-周興嗣(千字文)七種》作品欣賞
    目前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名城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淮海經濟區四省二十市書法家協會聯誼會執行主席、安徽省文聯第五屆委員,阜陽市原文聯主席、阜陽市原書法家協會主席。2015年在國家畫院國展中心舉辦由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題寫展標「澄懷悟道——任智書法展",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參加展覽開幕式並致辭!
  • 當代著名草書大家高進,楷草雙書《千字文》字帖,初學者必修課一
    學習書法的素養及草書創作簡述:當代一些青年作者急於求成,不去古人處汲取營養,卻直接從當代書家中提取,當代有成就的書家其本身在二王法帖裡汲取就不多,而且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或其他的東西,已經不純,自然臨習者的進步也會越來越慢,最後寫不下去。書法是一個長期練習的過程,一朝一夕是練不好書法的。
  • 藝術皇帝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
    除了世人皆知的瘦金書之外,宋徽宗的草書也非常的精彩,目前傳世作品有一大一小兩件,上海博物館珍藏的《草書七言詩紈扇》以及今天著重給大家介紹的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草書千字文》。除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草書千字文》卷外,還有一件就是上海博物館珍藏的《草書七言詩紈扇》,只是一件小作品。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
  • 孫過庭的這幅書法作品不如他的《書譜》經典,《草書千字文》欣賞
    其刻本較多,著名者有太清樓刻本、薛刻本、安刻本等。 孫過庭書法得歷代嘉許。唐張懷瓘云:「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雋拔剛斷,尚異好奇,凌越險阻。功用少而天才有餘,真行之書亞於草矣。」對於孫過庭在草書上的成就和貢獻,人們往往拿《書譜》作為依據,較少注意到他的《草書千字文》。
  • 王羲之草書《千字文》,古今對譯,高清珍藏版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是公認的「書聖」。王羲之書法功底造詣之高,泱泱中華,浩浩歷史,難有出其右者,他的書法博採眾長,綜合諸多字體於一身他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在原有的漢魏書風上更上一層樓,自成一體,開創新河!他的書法風格筆勢委婉含蓄,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後人稱頌其字「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 瘦金加美女 高的不僅僅是顏值——趙揚《草書千字文》十一大放送
    趙楊:80後女書法家,翁派藝術第三代傳人,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父親趙夢林,翁偶紅先生入室弟子,九四年中美協會員,擅長中國畫,尤擅京劇人物、京劇臉譜的藝術創作。趙揚趙夢林老師編著草書千字文欣賞提起瘦金體,最讓人熟知的 就是趙佶楷書《千字文》。然而,這幅草書千字文,同樣是名揚千古的經典之作,用神來之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 《智永千字文》這樣寫就對了!
    等你來參與交流①專業導師作業點評②學習委員每天解答書友提問福利多多▼掃描下方二維碼喊「加群」,邀你進群智永《真書千字文》其用筆變化無窮,筆調雋雅五、筆斷意連,筆法上注意此按彼提,時斷時續,點畫呼應,筆斷意連。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精選11幅行草書作欣賞,用筆瀟灑、結字準確
    劉炳森先生真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真正的書法大家,他不僅有獨特的劉隸,揩書行書草書均好,令人讚嘆,而不象現在的有些人,連揩書寫不了,草書又不讓人認識,自已極不規笵漢字傳統而光吹牛為創新。劉炳森曾在國外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在日本和新加坡以及港臺地區,當時日本書道界對劉炳森的評價超過了中國當代任何一位書法家,並且對劉的行草情有獨鍾。在他們看來,劉的隸書字體能被確立為電子字庫範版,這說明了其認可度是廣泛而牢固的,是值得每一個漢字傳承國推崇的。日本人士之所以對劉炳森的行草有好感,是因為他們認定其行草法度嚴謹,行筆流暢,全無扭捏之感,既有傳統的神韻又有自已的個性特徵。
  • 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草書標準字帖千字文,楷草雙書,精品對照
    晉人論書特講意,如傳王羲之《書論》強調「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更以意為重:「然草書貴通暢,下墨易於疾,疾時須令少緩,緩以仿古,疾以出奇,或斂束相抱,或婆娑四垂,或陰森而高舉,或脫落而參差,勿往復收,乍斷復連,承上生下,戀子顧母,種種筆法,如人坐臥、行立、奔趨、揖讓、歌舞、擘踴、醉狂、顛伏,各盡意態,方為有得。」
  • 學習草書必備,王羲之草書集字《千字文》
    天哲按: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並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義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併異體字後,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餘個相異漢字。自古以來,很多書法家都以書寫千字文為樂事!王羲之獨獨沒有,高手們也是用盡心事整理了這樣的王羲之草書版千字文!
  • 天下第一草書,你能認得幾個字?
    面對這樣一件傳世佳作,我們應該怎麼欣賞呢?第一步當然就是要先看懂懷素到底寫了什麼。草書不像隸書、楷書等其他字體一樣周正嚴謹,而是有些潦草隨性,那是因為書法家們在創作時會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字的點劃相連,結構簡省,偏旁假借,使之有種狂亂美。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上圖為啟功先生在創作提到啟功,大家首先想起的肯定是他那一手瀟灑飄逸、骨力內含的「啟功體」,作為近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對現代的書風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 黃庭堅寫的絕品草書,運筆含蓄又內斂,與劉洪彪風格完全不同
    對於他的草書,從小草過度到狂草,每一筆都是有著屬於他的風格。尤其是近些年,很多喜歡草書的愛好者不停的模仿黃庭堅的作品,甚至把他的一些草書作品與筆法做了一些升級。這一種升級到好不是不好,每一個人的看法不一樣,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黃庭堅筆下的絕品草書。黃庭堅寫的絕品草書,運筆含蓄又內斂,與劉洪彪風格完全不同!
  • 研習《草書千字文》,除了看宋徽宗趙佶,還要看大家宋曹之作
    近來閒適,於書房看書法雜誌,看到明末清初時的《草書千字文》美不勝收,乃江浙一代大書法家宋曹所作。今天就為喜歡書法的朋友們介紹一下清初大書法家宋曹的生平。宋曹(1620-1701),字彬臣, 號射陵,又號耕海潛夫,是明末清初的江蘇鹽城人。
  • 寧夏著名書法家石樑滿平,精品草書書作欣賞,筆法雋秀、字體秀麗
    梁滿平是寧夏的著名書法家,其書法以傳統書藝為主,他的書法更是以行書、草書為特長。梁滿平在書寫時講究筆法精到。對此他的書法結體優美,既綿柔又硬朗。纖纖乎落落乎盡收眼底。應該有人創造出一種橫著寫的草書"書譜",一定是革命性的,不過太難了,也許要花費畢生精力,在這急躁的年代,誰能安下心來,就像於佑任搞"標準草書"一樣。
  • 「一筆書」就是說一筆寫一行,一筆寫到底嗎?
    一般認為東漢張芝是一筆書的創始人。我國唐代書畫理論家張懷瓘在他的名著《書斷》中寫道:「伯英(張芝)章草,學崔(璦)、杜(度)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
  • 平凡中的大美,品讀當代書法名家5種書體之美
    在眾多流芳百世、承載人類文明的書法中,有人選擇篆書的凝重圓潤,有人喜歡隸書的古樸率真,有人欣賞魏碑的遒勁渾厚,有人效法楷書的端莊嚴謹,有人心悅行書的流暢溫和,有人追求草書的自由豪放,有人崇拜甲骨文的古拙簡約……下面,我們一起通過幾幅作品感受一下不同書體的書法美。楷書之美——是正大光明、儀態萬方的包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