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大美,品讀當代書法名家5種書體之美

2020-12-20 易從書法

【導讀】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最小單元,又是中國文化的最高代表。漢字的創造、使用、演變、發展和無窮組合,造就了中國文化的輝煌燦爛和流光溢彩,造就了五千年一以貫之的中華文明。

一部中國書法史,是一部漢字的演化發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文化史。中國書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基礎和縮影。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漢字因書法而有無限生動的形式之美,書法因漢字而有著無比豐富的內涵之美。

在眾多流芳百世、承載人類文明的書法中,有人選擇篆書的凝重圓潤,有人喜歡隸書的古樸率真,有人欣賞魏碑的遒勁渾厚,有人效法楷書的端莊嚴謹,有人心悅行書的流暢溫和,有人追求草書的自由豪放,有人崇拜甲骨文的古拙簡約……下面,我們一起通過幾幅作品感受一下不同書體的書法美。

楷書之美——是正大光明、儀態萬方的包容之美。

田英章親傳弟子孔德文楷書書法《誡子書》【作品來源:易從網】

孔德文,河北人,自幼對書法情有獨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有著深厚情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滄州市分會會員,世界孔子易學學會會員。學生時代的孔德文,就隨父親練習毛筆書法,並小有成就,後經楷書大家田英章大師點撥,並成為田英章入室弟子,多年來臨池不輟,潛心研習,作品也在不斷完善中逐漸得到業內人士及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認可。

孔德文的楷書作品,用筆精嚴,一絲不苟,巧密精思,端莊勻稱,以工整為法,以功力見勝,以熟練為能,以尖度為尚,從而表現出一種端莊嚴肅的意境,具有深厚的藝術效果和收藏價值。

草書之美——是靈動流暢、千姿百態的變化之美。

毛澤東詩詞 石開草書書法作品《清平樂六盤山》【作品來源:易從網】

石開(別署魯人石開),原名張佩華,1946年生,山東人氏,書畫世家,從事教育及書畫創作四十餘年,在書法創作上對草書、工隸書有著很深的造詣。現為文化部中藝卿雲書畫院書畫家,中國國際書畫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藝名(北京)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理事,系文化部評定的一級美術師、一級書法師,國禮書畫家。

細品石開草書可感受到其書法章法行氣連綿不斷,筆勢流暢,過渡自然,斷與連相生相合,筆斷意連,一氣呵成;節奏控制猶如彈鋼琴,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時而急切,時而舒緩,而節奏的變化有時體現在字串中,有時體現在黑色變化中,有時體現在通篇之中,讓人視覺感官到一幅作品有高潮部分,以打動人的內心,緊扣其心弦,心隨作品點線、運動軌跡產生共鳴,情緒隨之起伏跌宕,仿佛體驗石開創作草書書法時的狀態,因此,石開老師創作的草書書法堪稱經典大作,收藏價值極高。

隸書之美——是厚重凝聚、莊嚴典雅的寧靜之美。

中國書畫院會員於國光隸書書法作品《寧靜致遠》【作品來源:易從網】

於國光:字潤波,號東門客,是隸書名家劉炳森親傳弟子,1963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書畫院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國際名人書畫院理事,神州博古書畫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英傑國際交流中心藝術顧問。

欣賞於國光的隸書作品,總能給人一種基調高雅、氣象正大、風格莊重的感覺,全能多變而富有民族傳統感、時代感和歷史感,真正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的統一,是一位德藝雙馨、功底深厚、頗具大家風範的當代書法名家。

行書之美——是流暢溫和、行雲流水的瀟灑之美。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行書書法作品《沁園春雪》【作品來源:易從網】

觀山,原名田觀潮,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國務院國賓禮特供書畫藝術家,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中國書畫界聯合會會員,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副理事長。

觀山行書書法作品剛健清新,不染塵俗,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品格,一種技近乎道的大自在。從觀山老師的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其處世的方式,字寫得端莊典雅、不狂不顛又處處透著一種張弛力,就像是將一脈「慧根」加入體內,使得他所書寫的字有一種獨特的「和舒」之氣。這樣具有文化內涵的書法不僅贏得了書法愛好者和收藏者的青睞,而且更是受到書畫市場的歡迎。

啟功體之美——是洵洵儒雅、雅清簡靜的古典之美。

李傳波新品鬥方書法作品《天行健》【作品來源:易從網】

生而有節 竹節必露 李傳波精品紅竹畫系列《新竹》【作品來源:易從網】

李傳波,號東山墨人,年過五十,現為香港文聯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影視研修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國窖1573品牌戰略顧問,北京軒易德書畫院副院長。以「啟功體」而著稱,可謂是當代收藏界的核心人物,近年來,作品升值趨勢表現不俗。

李傳波啟功體書法看起來清秀端莊、素雅高潔,風骨傲然,有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感染力,字裡行間傳達出先生特有的沉靜和智慧,與一種遺世獨立的品格追求,同時也散發著時代缺乏的極濃極重的文人氣、書卷味,實在是彌足珍貴,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李傳波老師的紅竹畫更可謂是別具一格,畫面清新唯美,加上李傳波老師採用「啟功體」書寫名家詠竹詩句,使其紅竹畫作品在當代竹子畫題材中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幅書法作品傳承的不僅是書寫技藝方面的內容,在歷經時代的滄桑後,它作為體現中華民族性格的文化符號發展至今,其魅力不僅在於外化的章法、結體與筆法的審美趣味,更多的是對於千年來中國文化傳統的吸納與凝聚,更為人們所記住的是它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客戶定製書法展示:

相關焦點

  • 當代名家於國光書法精品展示 原來老師擅長寫這樣的字體
    中國的書法在享譽世界的國粹裡獨領風騷,較之於中國武術、中國醫學相比,中國書法更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內涵。縱觀書法書體之變,由篆而隸,由隸而楷,由楷而行、而草,毋庸置疑地詮釋了由漢字的線條、結體之美到漢字書法的氣勢以及謀篇布局之美。
  • 辦公室書法四字名句 字美詞更美
    書法是文化的瑰寶,書法藝術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們在欣賞時,可以得到審美的享受、哲思的啟迪、心靈的美化。海納百川書法裝飾辦公室,正是告訴領導者,要心胸寬廣,有容人之量,把目光放得長遠。
  • 泰山金剛經書體藝術傳承人——張範義先生書法作品賞析
    是泰山金剛經書體藝術傳承人。自幼承蒙家學,經受嚴格訓練;幾十年的臨池、研摹,造就了其堅實的筆墨功底。書風灑脫浪漫而不失厚重,凸顯高雅、大氣之特質;既有帖學之流美,又具碑學之壯大!作品中透出濃鬱的文人氣息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坦坦心無忌,落墨便是仙」的心境,成就了他的書法造詣。
  • 中國明清書法名家作品在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新華網紐約4月29日電(記者劉莉王凡)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29日起舉辦中國明清書法名家作品展,從廳堂展示的大掛軸到文人在書齋獨自賞玩的小品,展品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此次展覽的所有作品均為雅虎公司創始人楊致遠的私人收藏。展覽名為「法跡:觀遠山莊珍藏書法選」,展出40餘件作品,展覽地點為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書畫展廳。
  • 什麼是書法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顧名思義,就是中正和諧的美感,它應該是屬於書法鑑賞範疇的概念。很多人覺得寫書法就應該體現中和之美,但是往往在論證的時候要麼只看到中和之美這一種風格,偏於狹隘,要麼是只著眼於楷書書法的中和之美,而沒有看到楷書之外各種書體的美感所在。因此,我將從書法的鑑賞講起,詳細論述「中和」之美。
  • 董衛星書法臨帖格專利成果受到名家好評 郝小學
    一批書法名家出席會議,對董先生已獲專利的「書法臨貼格(水寫布)的創新推出給予好評,並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時隔一年,全國新媒體聯盟主席郝小學第二次對董先生填補精準學練書法空白的專利成果予以報導。書法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國粹。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
  • 人們為什麼都要去魏晉書法,並且認為它才是書法的皈依?
    魏晉書法繼承了漢代書法的遺韻。兩漢以前的書法,可以說是以篆隸書法為主,在書法的意韻上顯得更加高古和天真,是一種天然之趣。而魏晉書法沿用了兩漢時期的書法遺韻,表現出了自然天真的藝術美,尤其是魏晉時期的許多碑碣、摩崖作品,更富於藝術美,一直成為人們學習師法的對象。書體的變革是從魏晉開始的。
  • 王冬齡個展呈現書法對攝影再創造 美文美圖美書韻
    浙江日報訊 黑白兩色,是色譜的兩個極端,兩相交融卻可以創造出至上的藝術——今天,著名書法藝術家王冬齡作品展「黑白至上」在杭州三尚當代藝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到5月23日。不大的空間裡僅有40餘幅作品,然而,其藝術表現的多樣性卻無限延伸。宣紙黑墨的書法跳躍在牆壁上,除了王冬齡招牌式的大字題壁外,還有以人體攝影為素材所創作的《書體》系列。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發展史,及漢字書體的演變階段
    發展期一發展期的書法 包括先秦時期的書法、秦代書法、西漢書法;成熟期一成熟期的書法包括東漢書法、魏晉書法、南北朝書法;繁榮期一繁榮期的書法包括隋、唐、五代時期書法,宋、元時期書法,明、清時期書法和近現代書法。漢字書體在演變過程中出現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書體。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漢字書體的演變是交織在一起共同進行的。
  • 「無聲之音」與「無形之象」,淺談書法藝術之美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從「無聲之音」與「無形之象」聊聊書法藝術之美。書法藝術,在我國文明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中國書法是具有引人魅力的神奇藝術,縱觀歷代書法碑帖,那些雄奇、險勁、秀媚的字在疏密、黑白的布局中,仿佛使人看到了「雲鶴遊天,虎臥鳳閣」的意境。常常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如能身臨其境,領略書法家揮亳潑墨,更是一種美的享受。
  • 當代書法名家作品展一祁小春
    書法之盛,莫盛於今,大展廳大製作、拼貼染色、視覺衝擊力、大眾傳媒,書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書法之衰,亦莫衰於今,若把歷史的縱軸拉長,當今名家又可有幾紙傳世?繁榮的背後可能也意味著既有價值崩塌後的眾聲嘈雜。傳統中有「書如其人」之說,書法向來與其背後的人格、修養密不可分。書法不表現客體,卻是精神世界的外化,乃至蘊涵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精神。「鐘王之跡,蕭散簡遠」,不待施朱抹黛,即躍然紙上。
  • 書法藝術的中和之美——吳松巖
    書法作品入展:海峽兩岸書法家交流上海展「書香杯」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千年宋詞」全國書畫第二屆專題藝術展全國第五屆、第八屆重陽書畫展法國「羅浮宮」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全國書法小品名家精品展等展項,一帶一路2016中國書畫名家赴杜拜藝術展入編《中國書畫名家大辭典》(2008年版)榮獲2015年中國書畫500強百家人物作品:毛澤東詞《西江月·井岡山》
  • 楷書的靈動之美是一種高端的美,我們應該怎樣寫出靈動的楷書?
    要想寫出靈動的楷書並不簡單,一方面要有較深厚的書法功底,另一方面要在眾多的書法經典中吸收營養,窺探那些經典佳作中瀟灑靈動藝術氣質的來源,並加以領悟和實踐,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楷書具有靈動的藝術美感。具體來說,要想寫出靈動的楷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選好帖.楷書作為中國書法五種書體的一種,有嚴謹工整,易識易辨的總體特點。
  • 龘藏書畫·名家墨緣:品讀詩意中的無窮韻味
    此件作品不同於吳湖帆擬「瘦金」之作,是其典型的書法風格,寫的潤朗健舉,不同俗流,得薛稷之雅逸、取徽宗之俊朗,用筆厚重圓渾,氣韻通暢,胸中逸氣躍然紙上。 鈐印:布衣馮氏、大中印章、一窗晴雪 說明:原藏家直接得自藝術家本人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十二、中國書法的種類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十二、中國書法的種類中國書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由實用性的文字演變而來。後經幾千年的演變,為了使用方便和適應欣賞的要求,產生了不同的字體種類以及書寫風格流派。對於如何區分書法的種類,歷史上曾有幾種說法,有按四種分類的,有按六種分類的,還有按十種分類的,等等。從目前看,在書界大家普遍認可的是「五分法」。真書:真書也稱楷書或正書,這種字形的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真書是最晚形成的字體,始於漢末,是漢代書家鍾繇(音搖)所創,鍾繇的真跡早已失傳,現在能見到的是他的《宣示表》,這個也不是真跡,是晉唐人臨摹的。
  • 她是書法名家,既能寫草書,又善寫楷書。網友:這才是真的書法家
    古人遺留下來的書論中經常會這樣描述一位書法家:「善詩,工書法,諸體皆能」,意思是說某位書法家能寫詩,擅長書法,且對篆、隸、草、楷、行各種書體都有較高的成就。例如元代的趙子昂就能書善畫,對五體書法都有所長,以楷書和行草書聞名於世。這些都是古人在書法方面的基本狀態吧。
  • ...全國書法大展開幕式暨《中國書法當代發展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
    由北蘭亭藝術中心、廊坊市書法家協會、恆都美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永清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於2020年11月28日上午十點半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恆美國際花都美術館開幕!
  • 中國當代書法名家趙連生
    一九七〇年起從事書法創作,作品在全國及國際書畫大賽中多次榮獲金、銀獎。被有關書畫界權威部門評定為「中國當代頂級書畫名家」、「中國當代百名華夏書畫藝術名家」,被授予「中國書畫領域傑出貢獻獎」榮譽稱號。作品入編《中國書畫藝術》、《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墨跡大觀》、《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經典》、《當代中國名人名家書畫集》、《中華成功人士書畫經典》及香港《收藏天地》雜誌。
  • 學習書法從哪個書體開始?
    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在中國古代,書法主要的功能還是實用功能——記錄,其次才是審美功能——藝術;而在當代,書法的實用功能已經完全消失,變成一種純藝術。實用功能的喪失並沒有讓書法衰弱,反而更加激發人們對於作為純藝術的書法的孜孜追求。現在,書法藝術有很龐大的人群基礎,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學童。但是中國書法包羅萬象,風格五花八門。基本的書體包括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細分各家書體就太多了,二王、漢碑、魏碑、唐楷(顏柳歐褚虞)、趙孟、蘇黃米蔡、清代諸家,等等,太多了。
  • 五種書體中為何將楷書列為第一
    現代人說書法,常講到真,草、隸、篆、行,不了解的人,還以為楷書是最早形成的一種書體,其實不然。它之前早就有了比較規範的書體——大篆,小篆和隸書。來自圖片庫,感謝原作者從此來往公文,有了統一的辨識,大大增加了文字效率,但是這種書體也有其天生的缺陷,寫起來速度不夠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