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和漢字書體的演變過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大致經歷了發展期、成熟期、繁榮期三個歷史階段。發展期一發展期的書法 包括先秦時期的書法、秦代書法、西漢書法;成熟期一成熟期的書法包括東漢書法、魏晉書法、南北朝書法;繁榮期一繁榮期的書法包括隋、唐、五代時期書法,宋、元時期書法,明、清時期書法和近現代書法。漢字書體在演變過程中出現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書體。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漢字書體的演變是交織在一起共同進行的。
一般而言,唐代以前,中國書法藝術的演進是以新書體的出現為主要特徵的,如大篆、小篆、隸書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楷、行、篆、隸、草書五種書體體式完全固定下來。唐代以後,再沒有新的書體出現。在這個歷史條件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就以個性風格的變化為主要特徵。在書體演變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漢字書體由甲骨文發展為西周金文,進而發展為小篆、隸書。在隸書出現的同時,楷、行、草書也在萌芽、發展,只不過其成熟的時間有先後而已。我們千萬不要誤以為隸書產生楷書、楷書再產生行書、行書再而草書。
了解每個歷史時期書體特點、書法家藝術風格、書法作品的審美要求。書法欣賞離不開書體、書家和作品。我們只有對書體、書家和作品的藝術特點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才能進一步欣賞書法藝術。掌握不同風格書法藝術作品的審美方法。進行書法欣賞,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書法作品上。首先,每個歷史時期的書法藝術特點、書法名家的藝術風格都要通過具體的書法作品來體現,書法藝術的魅力和審美特點也不可分割地融匯在書法作品之中。其次,我們對書法藝術的認知、理解和把握也通過具體的藝術品來實現。只有關照具體的書法作品,書法藝術的特點、審美風格才會被我們感知、了解,進而提高我們對書法藝術的欣賞能力。
書法欣賞課程將以書法藝術的發展歷程為主線,通過對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進行梳理、分析和比較,使同學們初步了解中國歷代書法藝術的美學特點和美學價值,以提高同學們的書法欣賞能力,喚起廣大青年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熱情,進而更加努力地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書法藝術。
漢字以象形為基礎,由圖畫符號演進而來。以象形為基礎的特點,為漢字的書寫成為書法藝術提供了可能性。中國書法的形成與發展,是與漢字的誕生和發展緊密聯繫在-起的。漢字的產生與中國書法濫觴是同步的。
甲骨文又稱卜辭,是商、西周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用於記錄佔卜內容的文字,其中以商代甲骨文最具代表性。股商的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不僅是成熟的文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筆法、字法、章法。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股商的先賢們已有了將漢字書寫得整齊美觀的意識,且在筆法、字法、章法方面已基本上確立了後世漢字書寫及書法藝術的格局。
西周書法以金文為代表,這些文字是鑄造或刻鑿於鐘鼎彝器上的銘文,後世稱之為「鐘鼎文」或「金文「。西周是一個秩序不斷建立和完善的時代。在這裡,各種典章制度陸續出現,禮樂成為西周文化的基礎,這種井然有序的制度、觀念也影響著西周書法的審美觀。相對於甲骨文而言,西周金文在筆畫、字形和章法上都趨向規整,禮樂文化的滲透和秩序感的增強在西周金文書法中體現得十分明顯。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思想文化巨大變革的時代,單一的岐山西周文化中心被打破,出現了多元文化中心。
思想上百家爭鳴,文化空前昌盛,這一時期是思想文化史上極富活力的時代。表現在書法上,則是打破了西周金文大一統的秩序格局,出現了因時間、地城的不同而形式多種多樣的局面。按照地域劃分,有秦系書法、楚系書法、齊系書法、晉系書法、燕系書法。其中秦國因地處西周本土,所以秦系文字沿著周代金文的軌跡發展,一脈相傳直到後來的秦小篆。其他諸侯國文字在不同文化中心的影響下,朝著各自的審美取向發展,形成了風格鮮明的地城書風。春秋戰國書法,在材料、表現手法上也較以往豐富多樣。
春秋戰國時期的書法,除了金文書法,還出現了帛、竹木簡、石片上的墨跡及刻土、刻石書法。墨跡的出現,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件大事,其用毛筆作為書寫工具,用筆提按、頓挫、回收、轉折、快慢等筆法形式及書寫筆順的確定為漢代以後的書法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筆法在這裡已初見端倪。
總之,股商、西周的書法藝術以甲骨文、金文為正宗,在書寫方式上以刻鑿和鑄造為主要手段。甲骨文書法作品欣賞提示在甲骨文作品中,就其刻制方法而言,有單刀和復刀兩種刻法,屬大篆書體。欣賞甲骨文作品,-般要關注的是其字形的圖畫性意味、錯落的章法和特質材料上的自然刻寫。除此之外,還要透過作品的背後去欣賞我們祖先的創造精神和智慧,主要代表作品有《塗朱牛胛骨刻辭》等。
甲骨文的整體章法隨物賦形,因勢成章。由於甲骨載體的特殊性,甲骨文書法往往會根據刻寫甲骨片的不同大小和形狀安排文字,這就形成了甲骨文特殊的章法,後世的手札、對聯、中堂等書法式樣都可以從甲骨文章法找到源頭。甲骨文特殊的外形所造就的特殊章法形成了一種古樸自然的有機統一風格, 從這種樣式中我們可以領略自然美與人文美的和諧統一。甲骨文的章法形式給當代書法藝術樣式和裝潢與設計藝術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發。
甲骨文的結字特點大自然的多樣統-性和甲骨文的象形性決定了甲骨文字法的多樣統一。象形文字體系文字有如下特點:字形隨體佶屈;結字方法注重和諧對稱。此外,甲骨文中單刀刻寫者遇圓多方,復刀刻寫者形態圓轉。
甲骨文的筆法特徵甲骨文刻寫的主要有單刀與復刀兩種方法。不用先寫字直接用刀刻寫的多為單刀刻寫。一般說來,單刀刻寫,筆畫兩頭尖銳,中間略粗;先書後刻者多為復刀刻寫,復刀刻寫筆畫起止圓渾,整體粗細勻整,具有明顯的書寫筆法特徵。這已經提示:商代已經有原始的筆和墨等書寫工具和書寫方法。從這個意義來講,只有用筆先書後用刀刻而且有筆法存在的甲骨刻寫文字才能稱為書法一具有完備的筆法、字法、章法等藝術要素。另外,從單刀和復刀這兩種刻寫方式來看,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篆刻的刀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的刻寫中。
參考資料《中國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