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目前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我國對智慧財產權的認知維權意識越來越重視。在字體設計方面更是如此,我國的設計起步較晚,字體設計更是從建國後才有了專門從事字體設計的設計師。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字體設計應用也發生了很大的媒介上的轉變,從早年的宋體,用於紙質印刷,到常用的黑體用於屏顯設備,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屏幕上像素點的增加,襯線字體也慢慢回歸到屏顯設備,例如方正字庫的悠宋系列字體。
字體設計應用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把字體的設計也多樣化發展,比如我們常見的海報設計、品牌設計、包裝設計,通過設計的方式來表達產品的特徵和個性。需要設計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去進行字體設計。
入古求新,是藝術和設計都要經歷的一個必然過程。從漢字的源頭去尋求我們想要的東西,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思路。我國的文字歷史悠久,書法字體更是數不勝數,金文是,商、西周時期的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稱「鐘鼎文」。從金文時期,文字的美風格各異,大放異彩。
(一)從字的間架結構入手進行設計
早期的金文,例如「散氏盤」特點古拙,散氏盤銘文的最大審美特徵在於一個「拙」字,拙樸、拙實、拙厚、拙勁,線條的厚實與短鋒形態,表現出一種斑駁陸離、渾然天成的美。散氏盤銘文的字形構架並非是固定不變、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氣躍然紙上,但卻自然渾成。特別是在經過鑄冶、捶拓之後,許多長短線條之間,不再呈現對稱、均勻、排比的規則,卻展現出種種不規則的趣味來。
例如圖1:散氏盤中,「田」字 中間「十」橫豎的搭接,都是一種靈動的姿態,反而外部的「口」寫的很結實,整體的田就是一個外部靜態,內部動態的字。如圖2通過散氏盤的結構分析運用到字體設計中,我們將現在漢子進行重心,空間、筆畫、粗細的調整,可以設計出一款靈動,樸實的兒童卡通體。此字體與方正字庫已籤約,暫定名稱為《曉暉卡通體》。
金文發展到中後期的時候,實用性增強,此時的文字更容易閱讀和使用,線條的強化區域均淨統一,藝術特點少了些許。
秦朝統一文字之後,小篆為官方字體,民間的秦竹簡古隸書開始流通。日至今日,小篆字體仍然在重要的場合出現,是古代華夏古國的文明和智慧、政治與權威的重要體現。例如:在品牌標識中,古文字有著特殊的信息傳達功能。小篆又有著獨特的書法藝術特點。在標識設計中對品牌就賦予了文化的內涵。
從漢朝開始,文字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如果說之前小篆是象形文字的終結,那麼漢隸就是文字筆畫化的開始。從隸書開始,漢字字體的演變大致經歷,隸、行、草,楷,這些書體階段。漢隸時期的文字發展可以說是達到書法藝術的一個空前高度。高度文明的大漢時期,在經濟繁榮的當下社會文化變得多民族化具有特色的快速發展,曹全碑,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為歷代書家推崇備至。
(二)從筆畫入手進行的融合和創新
書法具有很強烈的承載性,包容性,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演變,書體演變,把不容的內容加以融合與創新。這也是我們目前漢字設計的主要設計思路和方法。從筆畫上進行設計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思路。隨著現在計算機技術的升級和人民的審美接受能受能力提升,例如: 曹全碑代表著飄逸靈動的字體個性特點,在字體設計中,將筆畫的特點蠶頭雁尾,字體扁平的特點,運用到字體設計當中。空間的留白恰當運用運用。創新元素可以將筆畫的粗細,蠶頭雁尾顛倒運用。字體結構更加誇張。來進行字體的重新設計和組合。但是字體設計與書法不同的是,字體設計注重視覺傳達的有效性,可識別性,跟書法字體對於現在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一些書法上的用字,現代人已經不認識,或者沒有見過,對於簡體,繁體的使用我們要以依據適當的場合,品牌性格加以區別對待。
現在的字體設計很多情況已經擺脫了原有書法字體的間架結構,而創作出來的字體形式必須要滿足最基礎的一點就是信息的完整傳達,不能忽略字作為信息的傳達的載體而盲目的進行設計。字體設計的本身是作為視覺傳達出有效的符合品牌特點的個性特點。因此,在漢字信息的基礎和傳統書法藝術中尋求創新融合的字體設計是我們努力追求得平衡。(翟曉暉 字體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