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設計第一課】什麼是中文字體的重心?

2021-02-06 GrayDesign

當我們使用中文字型時,橫排是最大宗的排版方式(想想你打報告、刷手機,或看網頁的此時此刻,也正閱讀著橫排的中文字串)。但你可能不知道,正在閱讀的這些中文字之所以橫排時閱讀順暢,沒有特別的違和感,都是費盡千辛萬苦調整後的成果。

反過來說,如果設計中文字型不注意,忽略一些設計原則,排起來讀的時候,就會讓讀者有遇到亂流的感覺。直接看範例比較快:

金梅歪體美工國際碼(字如其名啊)

以金梅歪體美工國際碼為範(ㄈㄢˇ)例,可以挑出來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這次先著重在文字重心的部分。大家可以實際閱讀看看,第二行出現的「不太平衡」這四個字應該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到亂流吧?

大概像這樣:不↑ 太↓ 平↑ 衡↓

如果有好好調教過文字重心的話,閱讀起來就會平順許多:

信黑體W2

為什麼會閱讀起來觀感會如此不一樣呢?我們這篇來好好談一下文字重心

究竟文字重心是指「什麼」的重心?如何判定每個文字的重心呢?

字體設計第一課:訓練觀察幾何圖形(大小、距離)的眼力

我在日本讀研究所時,旁聽了鳥海修老師幫設計系大一上的 Typography 必修課,還記得第一堂課的課題就是幾何圖形的調整練習。什麼?幾何圖形的調整跟字體設計有關?也許說了你才會驚覺,△◯▽ □可以分別對應到拉丁字母的「AOVH」字母的外輪廓,也可以對應到中文字的「上永下國」的外輪廓。

中文字雖沒拉丁字母的外輪廓那樣幾何及明顯,但是稍加觀察後約能對應到15 種甚至更多的幾何圖形,像是:方形、長方(站立)、長方(橫躺)、圓形、正三角形、梯形、倒三角形、倒梯形、菱形、五邊形⋯⋯等。

字體設計第一課課題:幾何圖形調整練習

當我們在設計中文字,必須懂得判斷出每個中文字大致對應到的幾何圖形,個別調整到適切的大小後,就要來面對重心、處理重心了。

重心的意思是:幾何重心(嗎?)

還記得國中教過圖形的重心嗎?正圓形與正方形的重心當然是在中心點的位置,而三角形的重心是這樣找的:

三角形的幾何重心

假使今天我們要做的四個字是「上永下國」那他們所對應到的圖形如下:

※這四個圖形的高度與寬度都設定為一樣

首先方形無論是面積或是視覺大小都太大了,需要稍微縮小一點:

接著我們用紅點標出這些圖形的重心,我們會發現三角形不調整幾何重心不行,重心擺蕩太激烈了:

所以該如何調整呢,我們要改變三角形的底線擺位:

如此一來幾何重心就會趨近一致後,文字的閱讀效果就會順暢許多(無須調整至一致,否則字會太小):

大家可以用電腦輸入一些外輪廓明顯不同的字,可觀察出筆畫的擺位有考量到幾何重心,其實「上」「下」「國」三字是展開一套新字體設計時蠻重要的基準字,無論是幾個字的標準字設計,或想延伸造出一套幾千字的字型都建議優先製作這三個字,這樣一來就能定義出一些很重要的參考線與框架。

光是外輪廓的筆畫擺位恰當就足夠了嗎?何謂視覺重心呢?

其實,影響我們閱讀文字時的高度觀感不單是上面所提到的文字外輪廓與幾何重心而已,就算是框架一樣但透過文字筆畫的擺位不同,也可以做到改變文字的重心。

一樣的框架設定下,藉由筆畫的長短變化營造出不同的文字重心:

(臨時手邊沒白紙所以拿衛生紙示範ww)

結論

所以說影響我們對於一個文字重心高低的觀感不單只有外輪郭及幾何重心,還包括所有筆畫的擺位(文字結體)的影響,綜合之後會產生一個文字的「視覺重心」,視覺重心的一致才是我們調整文字重心時的目標。

視覺重心的確有點抽象,是一種感受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點,需仰賴設計師造字經驗累積後所磨練出的眼力,以及多將自己所造出的字,進行各種尺寸與不同排列組合的排版測試,才能察覺到重心的偏移異狀並加以調整。

讓我們一起加油吧,設計師朋友們~這是一條漫長的練字之路。

題外話之一:為什麼我看了那麼多字,也寫了那麼多字,卻沒留意過中文字有重心這回事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所使用的內建字型,都已經是花費人力經年累月的經驗與調校下的成果了。只要是字型公司出產的字型,都已針對橫排與豎排的排版需求細心調整過不同文字的重心,讓讀者橫排閱讀時不會忽高忽低,直排閱讀時不會忽左忽右。

此外「書寫」跟「設計」中文字兩者在構築骨架時與最後取得平衡的方式不太一樣。對書法與文字造型有長期鑽研的藝術家徐冰這樣說過:

「書寫一個中文字時,所下的每一筆都被前一筆所影響,必須靈活的改變筆的角度與調整位置,而最後一筆最終平衡了整個字。」

我蠻認同這個說法的,其實我們在進行書寫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微妙的視覺調整呢。

題外話之二:重心不同也是一種風格的表現方式

字型要能夠閱讀,重心穩定是很基本的要求。但如果對字的要求不是易於閱讀文章,而是強調風格表現,我們也依樣可以從重心下手營造特殊的美感。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著名設計師 Rennie Mackintosh 所設計的字體,就是利用特意拉高文字重心,營造出獨特的張力與風格:

著名的美劇《美國恐怖故事》就是以 Mackintosh 字體作為標準字

設計師廖小子透過高重心的文字設計,營造緊張與恐怖的氣氛

本文載自Medium 僅供交流學習

轉載請註明出處


「Gray Design」致力於品牌形象 ∕ APP ∕ 字體設計

相關焦點

  • 中文字體設計心法
    也就是說凡事都有兩面,做設計也一樣,在同一個命題下,一個設計方向的背後肯定還有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設計方向。推薦閱讀:中文字! 標題字體結構分析這個字體的特點:「方正」,很正統的框架式字體設計,字體重心全部上移,左方右圓,落腳呈尖刀狀。
  • TypeSchool 中文字體設計課,早春第一彈!
    總有朋友在問,下一次課是什麼時候?今年我們對 TypeSchool 作出調整,除了增加次數之外,還準備把專業的中西文、甚至是少數民族字體設計課程,帶去更多的城市。趕緊的,本月下旬,我們就要去杭州舉辦今年第一彈的中文字體設計課啦!在幽靜的鳳凰山腳下設計字體,最愜意不過啦!
  • 中文字體設計新手指南
    試想一下這些歷史對於字體研發工作室意味著什麼:為了發布一個專業的字體,他們不僅需要創建一個包含超過20000個字符的字符集,他們還需要重複兩次工作,一次是簡體的,一次是繁體的。而且這還沒有考慮到多種文字粗細程度!什麼?我剛才說了20000?是不是已經嚇尿了?
  • 字體進階篇!如何用襯線加強法做字體設計?
    所以我們在做不同主題的字體的時候可以根據字體特徵一般在筆畫的開始位置(A)、拐角(B)或是末端(C)添加裝飾性元素和設計(如上圖),讓字體顯得更加個性,更有設計感。2、個例分析我們先看個設計的完整稿「魔法的誘惑」。該字體是DNF女魔法師的一個轉職。1.
  • 字體設計,究竟在設計什麼?
    可變字體為字體設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通過改變每一筆的粗細長短,可以為字體設計工作減掉極大的負擔。早在20世紀90年代,Adobe和蘋果公司就分別對智能可變字體進行了研發,只是受限於開發工具和硬體設施,先後停止了研發。漢儀字庫高級字體設計師陶一泓告訴我們:「如今可變字體的噱頭很多,其發展需要找到一個好的落腳點,如何將龐大的中文與可變字體技術結合,帶來真正的革命性應用,這條道路需要不斷探索。
  • 《中文字體應用手冊Ⅰ》出版:糟糕的字體設計會阻礙知識傳播
    2017年底,理想國出版了設計師楊林青的《中文字體應用手冊Ⅰ》,該書收錄了1986年到2017年3月,方正字庫設計的字體中的235種(包括家族字體共422款),主要分為排版字體、創意字體和書寫字體三個部分進行闡述和展示。
  • 中文字體推薦(二)
    本文共226字14圖,預計閱讀時間: 4分鐘中文字體不同等英文,不管是做UI還是banner設計,英文的看起來總是比中文逼格高一些
  • 字體LOGO設計詳解
    logofree君分享過設計Logo的常規思路與流程,其實理論聯繫實際才可以理解得更加透徹,今天logofree君就以實木家具定製品牌字體LOGO設計作為例子來解析,讓朋友們更加深入理解。圖形已經非常厚重,文字就要形成對比,經過斟酌選擇了這款中宮緊縮重心較高的字體。
  • 打好中文字體設計基礎,保證不歪樓.
    而一步步深入、分成三期的課程,也可以應對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學員。第一屆 TypeSchool Basic 系列課程即將在十二月份進入尾聲,學員們從最最最基礎的字體知識開始學習,就字體的結構和設計展開創新實驗。
  • 字體設計指南:字體性格的識別與選擇|歐賽斯品牌設計
    它可以說是設計的傳話筒,設計師通過文字傳達信息,同時又將文字作設計的素材,進一步賦予文字更深刻、更豐富的內涵,而字體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了解字體, 學會怎麼使用字體,是一個設計師最基本的功底。對於非設計行業的人來說,了解字體的特性,在PPT或者 WORD文檔中用對字體,也是審美能力的體現。
  • MIUI:小米蘭亭Pro重新設計了西文字體
    IT之家10月30日消息 MIUI官方剛剛發文稱,除了中文字體外,小米蘭亭Pro還重新設計了西文字體。MIUI表示將西文字型幾何化處理,讓字母更飽滿、更現代。採用了開放形切口、直切形字谷、出腳平切,提高了文字的辨識度。小寫l的記憶點處理,相信大家都知道目的是什麼。
  • 聚焦字體行業新趨勢,挖掘字體設計新力量,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在...
    記者也注意到,本屆大賽注重字體設計實用性、規範性與藝術性的平衡,強調「字體為用而設計」,在競賽類別上,延續了第九屆大賽的設置規則,分中文專業組、中文學生組、拉丁文組三個競賽單元,確保大賽在鼓勵學生參賽的同時,能更好地引導字體設計的專業性,同時,又以開放、包容的國際視野,充分挖掘優秀的西文字體設計創意。
  • 給自己的字體課(一)——英文字體基礎
    (本文出自Tencent CDC Blog,轉載時請註明出處)這是一個給自己準備的字體學習課。開始的初衷是想解決工作中一些關於字體的疑問(如排版、LOGO設計等),同時也想通過回顧設計的基礎知識來提升自己。所以給了自己這個課題,作為初學者只接觸到一點皮毛,整理分享出來,如有不足之處煩請指正,所有參考文章標註在文末。
  • 中文ps手寫字體設計教程案例講解
  • 中文字體設計技巧分享
    再優美、再有設計感的文字,如果識別性不強,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設計。 正負 文字的正負形設計主要是字體本身的形態和字體筆畫結構線所包圍的外空間形的設計,也可以理解為字體和圖形之間的虛實轉換設計
  • 在字體課上的字體修改案例
    我也大致寫了一些與之相關的文字解釋在此做簡單分享希望對大家有一點提醒和幫助寫的比較快文字沒做過多檢查如有失誤,請見諒▲第一例-1,原字體本身的筆畫是蠻可愛的形式,但略顯拘謹,表現力度還不夠,所以在下面的修改中,我刻意提升了筆畫的靈活度,
  • 寫字重心找不到,必然東倒西歪,這些識別字體重心的常識很重要
    很多人寫書法,筆畫基本功不錯,但是寫出來的整個字體看起來卻有點「頭重腳輕」或「左右失衡」的感覺。其實,這是書法結體沒有把握好,具體一點來說,是沒有找到字體的「重心」在哪裡,所以寫起字來結體不穩重。書法字體的"重心",就是指整個字的軸心,這個軸心有時候兼顧左右,有時候兼顧上下各部分的平衡。
  • 淺談傳統書法與中文字體設計的融合與創新
    在字體設計方面更是如此,我國的設計起步較晚,字體設計更是從建國後才有了專門從事字體設計的設計師。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字體設計應用也發生了很大的媒介上的轉變,從早年的宋體,用於紙質印刷,到常用的黑體用於屏顯設備,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屏幕上像素點的增加,襯線字體也慢慢回歸到屏顯設備,例如方正字庫的悠宋系列字體。
  • 字體課(一)——英文字體基礎
    人文無襯線體(Humanist):代表字體是Myriad。人文無襯線體具有更好的韻律感,氣質開放、親和,與Helvetica的相比更儒雅,不匠氣。下圖通過對比可以直觀感受到什麼是「人文」特徵。在字體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不僅要設計字母的筆劃結構,更重要的要考慮負空間的設計,使之平衡和協調。引用字體大師馬西莫的一句話:「我們通常認為,字體排印就是黑色與白色。而排印實際上是白的,而不是黑的。因為字體是由形體之間的空間來定義的。這有點像音樂,音樂不是由音符,而是由音符之間的停頓來定義的」。據說英文字體設計師對負空間關係的斟酌時間可能佔整體字體設計內容的1/3左右。
  • 個性化的字體設計!中文/英文/數字
    文/陳丹 字體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之基礎。文字,是人類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產物,是記載歷史、交流信息、表達情感的視覺符號。文字不僅在乎形 , 也在乎給人視覺上的優美感覺,這種追求美感的文字被稱為字體設計。在字體設計中 , 想富有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就需要對字體進行加工變形,形成符合設計構想的新字體。這樣的設計作品才能具有新意,才能在同類或相近的作品中突顯出來,從而達到設計創意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