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碰撞與交流書寫字體行業的乾坤

2020-12-13 騰訊網

11月2日,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辦,漢儀字庫、方正字庫、銳字家族支持的「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智慧財產權培訓中心圓滿落幕。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肖千慧老師,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字庫業務部總經理張建國,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漢儀科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營運長馬憶原,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代表、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所長胡丹等領導以及數十位中文字形信息領域的專業從業者、研究者、字體廠商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字體設計愛好者共同參加了會議。

會上,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建國致辭,號召專委會各位委員、所有專業從業者、研究者一起努力,透過字體,服務現代生活,弘揚漢字文化,推動中文字形信息事業的發展。

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建國致辭

大會舉行的前一天,中國第一代字體設計師、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傳承人徐學成老前輩因病去世,享年 91 歲。在會上,專委會主任張建國回顧了徐學成老師為我國中文字體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大家全體起立以默哀的方式深切緬懷徐學成老師。

所有參會人員向中國第一代字體設計師、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傳承人徐學成老師默哀致敬

此次會議專門邀請中文字體設計領域的從業者、研究者參加,展開了深度學術交流分享及研究成果展示。在演講環節上,銳字家族創意總監楊偉、方正字庫設計副總監汪文、漢儀字庫高級字體設計師張暄、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俞佳迪、左佐工作室主理人左佐、中國美術學院研究員孫善春、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SGDA) 副主席張昊、英國利茲大學設計系講師李典、創新型字體公司3type(三言)聯合創始人厲致謙、知名設計師劉兵克等10位專業嘉賓先後發表了精彩演講,分享了他們對於漢字、字體設計以及字庫行業發展的思考和見解,探討內容囊括了學術、應用等多個角度,向在場的聽眾朋友全方位展現了我國字體行業現狀與發展。

演講回顧

楊偉丨銳字家族

《最新中文字體設計交流與分享-甲賀奇怪體及平野甲賀新書100作》

《平野甲賀100作》簡體中文版收錄了日本設計大師平野甲賀先生自1972年至2018年間,7000餘幅設計作品中精選出來的100幅作品,著重於手繪字的表現。GEETYPE甲賀奇怪體是銳字家族與平野甲賀全面合作的簡體中文版字庫產品。設計風格上充分保留了平野甲賀手繪字的諧趣、天真;字型結構則是張弛有度,動感輕靈。此番將推出基於同一設計理念,但不同風格的兩款字庫。

本演講分享了《平野甲賀100作》書籍及GEETYPE 甲賀奇怪體,並以此向這個世界上所有擁有「匠心」,持之以恆、堅守創作的設計師們坦誠致敬。

汪文丨方正字庫

《定製時代的字體設計》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迎來了出版與字體設計的數字時代;三十年後,我們正在迎來定製時代。本演講闡述了定製字體作為彰顯品牌視覺傳達特性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並通過體壇周報韻動黑、微軟雅黑、銀聯品尚黑、vivo Type、絲芙蘭字體、京東朗正體、堅果手機Smartisan T 黑、海軍舷號字體等定製案例,分享了方正字庫在屏顯字體、品牌字體、功能字體等方面的定製設計探索與研究。通過從功能、品牌核心價值、字體氣質等研究入手,逐漸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字體設計新格局。

張暄丨漢儀字庫

《可讀性是什麼?能吃麼?》

字體設計都是為了閱讀而生麼?顯然是的,但在字體設計過程中,可讀性並不是一個絕對的考量工具。本演講通過分享復刻字體開發中的字體排印問題,以及Adobe Japan 在日文字體排印方面做的努力,引發大家思考如果字體設計不僅是為了閱讀,傳統美學應該如何走進字體設計,數字復興設計如何在傳統美學和現代標準形式之間取得平衡等命題。在此基礎上,分享了漢儀陳體甲骨文、漢儀阿爾茨海默病體這兩款字體在犧牲一定可讀性前提下做的設計嘗試。

俞佳迪丨中國美術學院

《中文字體設計教學的形態與邊界》

本演講將由對中國美術學院在中文字體設計教學的新思考展開。中文字體設計教育需要在「文、字、書、形、聲、義」全方位進行「大漢字」概念理解視角的推進。漢字的字與體,分別構成了中國世界觀的基本輪廓和路線。

中國美術學院對漢字藝術的視角是「整體俯瞰」的,由於漢字基因圖譜的特殊性,其設計形態研究跨越語言、文字、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故研究中文字體設計的其形態邊界、融合形勢和核心內涵是我們目前的教育研究關鍵,也是當代中文字體設計乃至與漢字美學相關學科共同面臨的問題。

左佐丨設計師

《漢字「字中字」的小探索》

漢字結構多樣,部件繁多,造形各異,這些部件可以變換為不同的圖形或其他文字,再按原結構組合成字,讓原字的含義更豐富。並且由於部件造形與其他語言形式結合,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傳統的造字思維產生的,所以更加獨特怪異,會出現很多意義豐富、造形詭譎的漢字造形,對傳統設計漢字的思維有極大的啟發性。左佐從「合字隱語」的角度分享了他對漢字字形探索的一些心得和發現。

孫善春丨中國美術學院

《經典書法字庫開發中的幾個問題:一一從「懷仁計劃」即「王羲之行書體」項目說起》

近年來,我國的字體字庫行業發展快,書法字體發展迅速,湧現了不少產品。筆者在中國美術學院的視覺中國研究院工作,也開始做一個相關的項目——「懷仁計劃」,即系統地研究並且整理王羲之的行書,並且做成一個高質量的字庫,希望能對中國的書法和字體行業做出一點的貢獻。

本演講通過回顧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細節,分享了演講者從書法書寫角度對漢字字體設計的理解,以及在書法史家與字體實踐者雙重身份下對中文字體的思考和感悟。

張昊丨深平協

《文字真有意思——文字設計靈感與傳統營養》

文字的發展歷時千年,既有書法和排印字體的區別,也有傳統文字和成熟文字的區別,現代文字設計要能從傳統中去取得營養。即使是原始社會的甲骨文、倉頡造字也能給予現代設計無限的啟發。演講者從文字的象數理入手,通過回溯文字的發展歷程,挖掘傳統漢字文化對現代文字設計的價值,以及如何從傳統營養中取得靈感。

演講者通過將文字設計進行分類,並從自己長期的實踐和思考出發,闡述在不同的文字設計領域中,傳統營養是怎麼樣帶來創意靈感的。

李典丨利茲大學

《超越直覺:選擇和匹配中英文字體的新範式》

字體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設計主題和情感信息的傳達。在雙語設計中,中英文字體不但要符合主題,還要在視覺感受上保持統一。常規上設計師會靠目測來選擇字體。這種做法非常耗時,而且由於設計師的主觀感受和審美水平差異,選中的字體與作品主題和觀眾體驗可能存在一定的距離,中英文字體也很難保持高度匹配。

針對上述現象,演講者分享了運用實證方法探索字體選擇的全新範式。在實驗中,她向母語分別為中、英文的觀眾展示字體樣本,收集了他們對這些樣本的情感反饋,通過科學的方式解讀數據,在此基礎上推敲出選擇、匹配中英文字體的全新方法。

厲致謙丨3Type

《漢字metrics》

Metrics,指的是度量的系統或者標準,可以是關於距離的、容積的、時空的,也可以是商業的分析或詩歌的節拍。不論是拉丁字母、天城文字母、阿拉伯字母,字母形式的文字大都具有比較明確的設計metrics,可是到了設計漢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漢字設計中有沒有 metrics 呢?

本演講比較式地回顧了中西文字設計的發展過程,枚舉現有中文字體設計知識結構中有哪些metrics 以及它們是怎麼來的,從第二中心線的反思開始,追溯豎向書寫與排版的漢字構造的歷史,以及金屬活字技術與橫排對近代漢字設計的重大影響。最後回到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字面大小的視覺範圍框」這一發明,提出在今天開始進行中文字體設計之前,所必須考慮的一系列初始設定條件。

劉兵克丨設計師

《每一個像素都是主角》

甲方在提供需求時,會給你列舉一些知名品牌的設計作為參考,然而,他們所提供的案例,並非那麼盡善盡美,甚至有明顯漏洞。品牌很知名,並不代表他們的設計很完美,很多知名品牌,他們的字體,是有明顯錯誤和缺陷的,並不值得學習。甚至這些知名品牌的錯誤示範,會給大家帶來誤導。

在演講現場,設計師劉兵克通過展示品牌字體設計修改的實例,分享了自己在字體設計方面的分析思路和經驗總結。

學術研討會結束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年度工作會議召開,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建國主持召開了工作會議。會議上,各位委員就字體智慧財產權保護、字庫技術開發與交流、字體設計教育、產學研的合作、漢字文化的傳播等備受行業關注的話題與方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時,各位委員也對專委會的發展壯大提出了寶貴建議,並對未來的工作做出了規劃與展望。

資訊時代,我們的漢字有了更豐富的表達方式與展示場景,中文字庫製作也越來越精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希望通過每年的學術研討,能夠讓更多的從業人員彼此交流,分享成果,從而更好的推動行業的發展,讓漢字以更加多樣的「身姿」展示在人們眼前,透過字體,傳承發揚中華文化,助力漢字走向世界。

關於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成立於1981年6月,是具有獨立社團法人資格的國家一級學會,是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接納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學會的學術研究內容是利用計算機對漢語的音、形、義等語言文字信息進行加工和操作,包括對字、詞、短語、句、篇章的輸入、輸出、識別、轉換、壓縮、存儲、檢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各方面的處理技術。

關於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學會下屬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團結漢字字形設計和出版印刷、字形信息處理方面的專業人員,研究漢字字形的理論,鼓勵和組織中文字體的創新,發展漢字字形信息處理技術,促進我國漢字字形信息產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聚焦字體行業發展趨勢 「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正式舉辦
    11月22日,由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電子」)主辦的「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在北京模範書局·詩空間正式拉開帷幕,大會上,第十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獲獎名單一一揭曉,字體設計新生代嶄露頭角;方正2020字體設計實踐系列成果精彩紛呈;同時,字體設計趨勢圓桌論壇火熱開講
  • 英文書寫分為3種字體,「衡水字體」最受推崇,看看你是哪一種?
    用衡水字體寫這個「字母」反而會減分所謂衡水字體就是印刷體,橫平豎直,就像列印出來的一樣,而英文字母是分大小寫的,一般大寫字母都是橫平豎直,孝子字母則是有一些弧度的,尤其是「K」的小寫字母,上部分和下部分都有小彎鉤,如果你直愣愣地用衡水字體去寫,反倒會被扣分。
  • 漢字演變及字體書寫變化
    古代的簡冊,以竹質為主,編簡的繩多用牛筋、絲線、麻繩。考古發現最早的簡帛墨跡,有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山西侯馬出土的戰國盟書(盟書即寫於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國帛書。中國書法由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因此殷商以來的文字,在諸侯各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書法的形態和技巧亦呈現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
  • 從漢簡書寫開始,逐步了解古往今來都是誰在設計字體
    漢字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的具象呈現就是我們常說的書體和字體。書體是與漢字書寫相對應的,你寫的是楷書、隸書還是行書?是柳體、顏體還是歐體?這些都是書體範疇。字體是與印刷輸出相對應的,文字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每一個字母,都是經過設計師設計,使字符具有統一的呈現風格,這才能成為一套字體。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漂亮字體,其實都是字體設計師幸苦創作的結晶,尤其是中文字體。中文字體設計最費時費力,標準字庫是要設計6763個字符才能完成,每一個字都需要仔細推敲。
  • 手帳 英文字體和書寫,都在這裡啦!
    ◦在介紹字體之前,首先給大家看一下英文書寫時用到的筆,以後姨媽的ID「PostPeriod」為例,用日常字體做一個對比:>▶ Brush字體    ▶ 哥特體為了排除用筆的影響,這裡全部用鉛筆,給每種字體寫了一個例子
  • 聚焦字體行業新趨勢,挖掘字體設計新力量,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在...
    據方正電子字庫業務部設計總監仇寅介紹,此次大賽中專業組的創作,「更加深入到了字體設計的本質層面,耐人尋味的作品、經得起推敲的作品、記錄時代痕跡的作品正在書寫字體設計發展的新歷史」。學生組的創作則保持著新知、新銳、新思維的特點,雖然嚴格來看,作品的完整性和成熟度略顯薄弱,但是突破的意識很強烈,「讓我們看到新生力量美好的可能性」。
  • 書法藝術對於字體及LOGO設計的重要性(視覺設計)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書法藝術的輝煌反映出的不只是感官上賦予人們的藝術美感,更多的還包括在藝術思維的邏輯運動中所產生的藝術哲學,也就是人們常言的書法美學,中國有句古話:「字裡有乾坤:「,其實就是說書法的線條,康德也說過:「線條的美比色彩更具有審美性質」可謂是最精闢的總結。在視覺設計中的重要性視覺設計是針對眼睛功能的主觀形式的表現手段和結果。
  • 手把手教你如何書寫pop海報字體
    雖然傳達給顧客的信息越詳細越好,但是如果將很多的內容用很小的字寫在POP上,如果顧客看不清,索性根本不去看。出於這樣的考慮,應該儘量將商品的特點總結成條目,並且至多三條。POP是吸引顧客注意商品的手段,將商品的特點總結成條目,便於顧客閱讀,也就便於顧客了解商品。     書寫POP用的筆,應該控制在三種顏色以內。如果字體的顏色太多,反而會令顧客眼花繚亂,不容易看清。
  • 論文題目標題格式的字體要求與書寫排版要求
    不同的標題部分,有不同的字體和排版要求,作者應在正式寫作前進行了解,本文匯總了最新的"論文題目標題格式的字體要求與書寫排版要求",以供參考。,也可以不加(三)各層級標題的字體格式各層級標題可分為四級,分別用1、1.1、1.1.1排序。
  • 13種字體書寫 200米唐詩長卷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用13種字體,創作200米長的書法長卷,即將完成這幅《唐詩三百首》長卷的,是來自平和的一位民間書法家——40多歲的李淵才。目前,他已經寫了260多首唐詩。  李淵才練習書法已有30多年,從小就酷愛書法的他,任何一種字體,只要看過就印在腦海中,回到家憑著印象模仿出來。「我就想讓自己有個突破!」李淵才說,這些年來,他也曾多次在各級書法比賽中獲獎,但他一直在尋找一種形式,來給自己留個紀念,於是決定創作《唐詩三百首》的書法長卷。  5月初,他專程來到漳州,買了一卷200米長的宣紙,做好準備工作後,立即著手創作。
  • 如何用好手寫字體?
    文字是平面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字體是文字不同風格下的表現形式。
  • 91歲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傳承人徐學成逝世
    11月3日上午從徐學成先生親友處證實,著名字體設計師、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傳承人徐學成於11月1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徐學成公開資料顯示,徐學成出生於1928年,於1960年進入上海印刷研究所字體研究室,參與規範了簡體字的筆形設計,參與了黑一、黑二體的設計,主導了宋黑體、宋七體等的設計,從零開始摸索出了中國最早的字體設計流程與方法論。
  • 乾貨回顧丨字體業者線上齊聚,共話文字設計新發展
    字體設計作為一項文化傳播性的工作,應該將其納入到美育的行列中,具有前瞻性和延展性的教學理念是推動行業發展振興的關鍵性因素,能全方位的培養人才,夯實行業基礎,在將文化與設計不斷相融合的過程中,也引導大眾建立起正確的字體文化屬性,了解字體以及字體設計背後的故事,提高字體設計專業領域的社會認知度,將我們的漢字文化代代相傳。
  • 秦始皇「書同文」,並不是只有一種字體,秦代使用的字體共有八種
    這是因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後,使用的文字有八種字體,小篆和隸書是其中的兩種。在夏商周三代,文字也是「書同文」的,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較一致。但是到了春秋戰國之後,各國的文字產生了區域差異。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
  • 在交流碰撞中傳播中國文化
    不知不覺,工作一年有餘,在教授孩子們學習漢語和體驗文化的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不同語言文化交流碰撞迸發的火花,並為各國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課堂與生活融合  在新布倫瑞克省孔院,我所教授的課程為中國語言和文化。這門課,在高中屬於學分課、語言課和綜合課;在中小學屬於興趣課和綜合課。
  • 職場書寫慎用這五種字體(雙語)
    在web2.0風靡的時代,Times New Roman這種字體已經不大適合用了。這種字體顯得有些粗陋,每個字母都有很銳利的扭曲,顯得怪怪的,很難看。選用一些漂亮的字體吧,比如Verdana or Calibri,讓Times回家吃飯吧!
  • 字象乾坤--字體排版該怎樣設計
    我們常常納悶,電腦裡這麼多的字體,要用哪一個?文字有這麼多,怎樣排版才能表達內心深處的思想?常常說,藝術是相通的。將文字排版與音樂結合起來,用視覺化的音樂和文字排版相結合,會讓我們的字體排版更容易組合,更能體現我們的設計情感。將普通的文字賦予音樂的藝術形式,將文字排版賦予聽覺的美感和視覺的美妙,更容易傳遞信息,表達其深層次的涵義。
  • 中文字體設計心法
    這個坐標工具我主要用做分析別人字體設計的工具和作為自己設計字體時候的指南。說了這麼多,你會用這個工具了麼?還不會?!!!! 沒關係 ~~我繼續講解!框架式字體設計 這個字體設計的概念很簡單:飛躍平凡的生活,飛躍-怎麼用字體來體現飛躍呢?
  • 寫什麼字體用什麼毛筆?太重要了!(精品毛筆)
    互動微信號:1158433604,還可以拉進書法微信群,與更多老師交流學習。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寫不同書體,自然要選擇最適合的毛筆,毛筆選的不對,就要多費不少勁;毛筆選對了,就省事多了。下面書思給思友們聊聊"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的毛筆選擇。
  • 方正信產、蒙納合作服務中國市場,西文字體「海外購」時代結束
    此次雙方戰略合作的達成,不僅使國內的設計師能更便捷地選用蒙納西文字體,後續還可提供更好、更專業的用字服務。蒙納公司副總裁Ben Semmes(左二)與方正手跡總經理張建國(左三)籤署合作協議  強強聯合 共同推動字體行業國際化  字體是平面設計的脊梁,它是創作者思想和個性的表達,更是民族文化最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