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青年教師培養形態,造就學科知識紮實、專業能力突出、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加大優質資源輻射與帶動。2020年11月11日,大興區小學基礎教育整體質量提升項目啟動。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前沿的教育理念以及高端的培訓項目將會助力我區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基礎教育整體質量提升。11月12日,首都師大附中大興南校區依託首都師大附中本部強大的學科名師專家團隊,成立青年教師成長學院並舉行了「優質引領 乘勢發展」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大興南校區青年教師成長學院成立啟動儀式。
活動分為主會場的啟動儀式和分會場的聽課指導兩部分。
啟動儀式在紀錄片《讓每個生命都出彩》中拉開序幕。一幀幀畫面,一張張照片,回顧了大興南校區八年來的成長和發展歷程。
首師南張英校長以「原色守正 成德達才」為主題,從「理念傳承,文化凝心;隊伍成長,專業聚力;課程融整,立德樹人」三個方面匯報了基於「成達教育」背景下,原色教育思想實踐與探索。她指出:通過和附中本部理念深度融合、管理制度有效接洽、課程建設延展深化、教師發展高臺壘土、學生成長切實獲得,學校運行的每個環節都閃耀著教育的智慧,形成了全面發展、持續更新的學校新生態。
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的新生力量。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餘清臣教授首先對首師南創新青年教師培養形態所做的探索,表示祝賀和敬佩。他從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目標、教師專業「一體兩翼」的整體結構、青年教師成長學院三個核心任務來談對「青年教師成長」的理解。並提出了三點期待和建議:第一,壯大學院規模;第二,課題引領,深入研究;第三,期待南校區各位青年教師同仁們專業更加精進。
在激動人心的青年教師成長學院揭牌儀式中,首都師大附中沈傑校長和大興南校區張英校長上臺共同揭牌,大興區教委韓寶剛副主任宣布成長學院成立。
首都師大附中沈傑校長從「成達教育」的內涵出發,介紹了集團化辦學理念下,總校對各成員校的科學賦能。她高度肯定了南校區八年來的跨越式發展。她指出,南校區青年教師成長學院的成立,標誌著首師大附中教育集團在辦學智慧探索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她期待繼續攜手大興教育人,深度合作,共謀未來,共同為首都教育的美好未來做出我們教育人應有的貢獻。
青年教師代表向沈傑校長贈送學校張瑞宜老師繪製的《水鄉秋色》,寓意「成達教育」碩果纍纍,收穫滿滿;「原色教育」點染秋韻,再添一色!
大興區教委趙建國主任講話。趙主任高度讚揚了首師大附中對大興南、北校區的傾力扶持。他說,辦教育一定是開放性的,是一種大格局,既要「內培」,又要「外引」。青年教師成長學院的成立,標誌著大興區對教師培養的決心和信心。相信在專家的引領下,在本部的扶持下,首師南青年教師成長學院定能辦出特色、辦出成效。最後,他祝願老師們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成。
領導們、專家們和老師們分別到各分會場教室,聽取學校四位青年教師張靜雯、錢茂福、石增燕、張英歡的展示課。
石增燕老師的授課內容為《Where’s my schoolbag? Section B》張英歡老師的生物課《探索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專家評課
大興區教委韓寶剛副主任、中教科於萬永科長與北臧村教育協作區成員校校長,就北臧村教育協作區各校青年教師發展及專業培養,進行了座談。成員校每位校長對各學校的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已經形成的項目,及未來的規划進行了匯報。於萬永科長就學校青年教師的重要任務、重要使命和青年教師發展的前景進行了分析,為各校指明了青年教師發展的意義和方向。
韓主任從青年教師招聘、培養和成長,到出成果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並結合近幾年來教師招聘的背景,為各學校進行了分析和指導,明確了青年教師培養的任務、目標和要求。他期待各校在青年教師培養上,有所創新、有所改進、有所突破,在首師大附中大興南校區青年教師成長學院這一創新點的引領下,積極開創適合自己學校青年教師發展的方式方法。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守正創新,
礪煉著生命的出彩成長,
描繪出「原色教育」的願景。
站在大興教育發展的利好形勢藍圖中,
大興南校區這艘「夢想之船」,
翻滾著開拓創新的浪濤,
揚起原色教育之帆,
乘著附中教育集團發展之東風,
優質引領,御風起航,
出彩築夢,逐浪前行,
輻射帶動,築夢未來!
參會專家: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校長兼黨委書記 沈傑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
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餘清臣
參會領導:
大興區教委主任 趙建國
大興區教委副主任 韓寶剛
大興區教委中教科科長 於萬永
大興區教委辦公室主任 田奕
與會兄弟學校領導:
北臧村鎮教委辦主任 孫浩
首師大大興附中校長 勾洪彩
大興六中校長 尹俊恆
孫村中學校長 張富國
清華附中大興學校—新源學校 程惠雲
文字 | 首都師範大學南校區
編校|萬蒙蒙 巴宇萌
編審|王方華
終 審| 崔連娜
唱響興教主旋律 弘揚教育正能量
發布權威大數據 打造教育精品號
投稿郵箱|zuxuanke180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