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進來的小夥伴們可能會有疑惑吧?
一直以來,提到南海島礁,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不沉的航母」,畢竟在不少小夥伴心目中,南沙島礁基地那是種花家的驕傲!
距離祖國大陸上千公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硬生生的將一個個彈丸小島的面積擴大了數百倍,數千倍!
曾經只能建一座樓的島礁,如今3000長的機場跑道都安排上了。
再加上機場的附屬設施、港口、醫院、兵營、倉庫……
當時的美國媒體看到了炒作「中國威脅論」新契機,於是紛紛開始炒作這些島礁的威脅,將其稱之為「不沉的航母」,來煽動南海周邊國家的緊張和不安情緒。
對手越是氣急,我們越是高興,畢竟我們有了可以威脅到他們的東西。
01
但是,高興之餘,我們還要面對一個事實,「不沉的航母」畢竟不是航母!
再加上這些人工島是建立在礁盤基礎上的,限制了他們的潛力,遠不如真正的航母!
(1)距離大陸遠,支援不便。
(2)面積小,只能建單跑道;機場容量也小,易遭破壞。
(3)無法建地下掩體,設施集中且難以隱蔽,防禦能力弱。
(4)如被佔領,將被反利用,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一下子提出了南沙島礁的多個弱點,估計不少小夥伴會很意外,但南沙島礁的弱點被擺上檯面,說起來也與美國人有關。
今年上半年,美國人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掩蓋自身抗疫不力的無能,在南海瘋狂挑釁。
還是今年上半年,美國就派出近3000架次軍機、60餘艘次軍艦,包括多批次轟炸機和雙航母編隊,在南海炫耀武力!
而美軍派來的艦機不僅頻率高,次數多,而是型號眾多,作戰能力強悍!
比如今年上半年在美軍航母因為疫情趴窩期間,充當航母在南海炫耀武力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它搭載的就是最新的F-35B戰鬥機。
而同一時間在波斯灣對伊朗進行武力炫耀的「巴丹」號兩棲攻擊艦,搭載的就依舊是AV-8B「海鷂」戰鬥機。
▲今年4月,搭載著F-35B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今年4月,搭載著AV-8B的「巴丹」號兩棲攻擊艦
還有這段時間正在南海炫耀武力的「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搭載的也是F-35B戰鬥機和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
不僅如此,這次由「馬金島」號為核心的兩棲戒備群,配屬的兩個助手也都是最新的「新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
這樣配置的「兩棲戒備群」,屬於目前美國海軍的最強陣容!
▲F-35B戰鬥機在「馬金島」號上起降
▲LPD-22聖地牙哥號和LPD-25薩默賽特號
這還只是兩棲攻擊艦的情況,今年6月,美國海軍更是將「裡根」號、「尼米茲」和「羅斯福」號三艘航母全部派到了南海!
今年美軍在南海活動的軍機,也是頻繁異常,尤其是轟炸機,出動頻率極高。
B-1B和B-52H兩種戰略轟炸機,輪番在南海活動,還多進行南北包夾南海的戰術演練,將挑起南海戰端的野心展露得淋漓盡致!
面對著美軍這種級別的武裝幹預,南海島礁在防禦上的缺點就凸顯出來了。
比如,美軍今年年初來到南海活動的「華盛頓」號航母打擊群,足足帶了六艘護航艦艇,包括1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和5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
且不說航母上的四五十架艦載戰鬥機,單是這六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它們就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擁有122個垂髮裝置,「伯克」級驅逐艦擁有90-96個垂髮裝置(1/2型為90個,2A型為96個),按照每艘攜帶32枚戰斧巡航飛彈計算,六艘護航戰艦一次可以攜帶192枚「戰斧」巡航飛彈!
若是再加上艦載機發射的AGM-158B戰術巡航飛彈,一艘擁有六艘護航艦艇的航母打擊群,單次火力密度可以達到300枚!
如此高的火力密度,孤懸南海南端的島礁想要硬抗下來,難度可想而知了!
這還只是艦隊的攻擊能力,美軍的轟炸機也具備攜帶巡航飛彈的能力。尤其是美國人最新的AGM-158B戰術巡航飛彈,B-1B轟炸機一次可以攜帶24枚,四架轟炸機就能同時投射近百枚飛彈!
南沙的三座島礁機場,都是標準的單跑道機場,機庫也是極為醒目的(根本無法隱蔽),一旦有飛彈突破了防空攔截網,就能對機場造成極大的破壞!
02
相比之下,航母的生存能力就明顯強多了。
雖然航母甲板挨上一枚飛彈,整艘航母也就基本失去戰鬥力了,但航母編隊的防空火力不是島礁基地能夠比擬的。
就算南沙三座擁有機場的島礁,各自部署一個紅旗-9防空飛彈營,三個營處於待發狀態的飛彈總共也就72-96枚。
對於海軍來說,這個數量的防空飛彈,也就兩艘052C防空驅逐艦的火力……
共8座六聯裝垂髮裝置
配備48枚海紅旗-9防空飛彈
更重要的是,島礁是固定的,航母是可以機動的!
對於大型裝備來說,機動也是防護力!
現代航母的航速基本上能夠達到30節,一個小時之內,航母的活動範圍可以達到2200平方公裡!
也就是說,攻擊航母若是一擊未中,再想組織下一輪攻擊,可能連目標都找不到……
而島礁卻會一直在那裡,除非攻擊者的彈藥耗盡……
至於島礁機場和航母的攻擊能力,則是各有千秋。
航母最大的優勢還是機動性強,攻擊更加靈活!
島礁機場則可以發揮跑道長的優勢,出動轟炸機、反潛巡邏機之內的大型飛機。
不過想要進攻作戰的話,明顯還是航母好一些,舉個最直觀的例子,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中,美軍也在中途島布置了大量的岸基飛機,但在這場戰役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美軍的航空母艦!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美軍所有飛機都部署在中途島,又怎會有一戰擊沉四艘日軍航母的輝煌戰果!
還有如今的美軍。
關島上的B-1B和B-52H戰略轟炸機已經可以直接威脅到大陸了,但他們的航母還是整天在南海轉悠。
只因為,航母到目前為止還是不可替代的!
還有個反襯的例子,主角仍是美軍。
近年,美國開始調整其在亞太地區的兵力部署,開始改變習慣的集中部署,改為分散式部署,比如將關島基地的部分兵力撤到遙遠的澳大利亞去。
為何?
因為美軍知道,在解放軍如今的打擊火力面前,關島上的基地已經變得很不安全了,為了避免被解放軍一鍋端,只能分散部署,通過減少損失來維持持續戰力!
此舉雖然可以保護有生力量,但是以削弱攻擊能力為代價的,而可以高速大範圍機動的航母就沒有這個困擾了。
當然了,島礁機場不如真正的航母,並不是否定它的價值。
島礁就像一個個堡壘,需要放到整個防禦體系中才能凸顯它的節點作用。
面對美國的火力打擊強度,南沙島礁的生存能力不足,但面對企圖染指南海的其他國家,即便單挑一群,也是毫無壓力的。
哪怕是叫囂著要來南海炫耀武力的英國皇家海軍,利用三座島礁機場讓他們重溫一下Z艦隊覆滅記,也不是什麼有難度的事情!
當然,至今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沒落現實的英國人,只是一群蒼蠅,真正的豺狼是美國。
「不沉的航母」存在弱點,那就強化它,將南沙島礁打造成更難下口的「刺蝟」。
同時,多造航母!
用真正的航母去和這些「不沉的航母」聯合行動,這樣能攻能守,徹底將企圖攪亂南海的傢伙們驅逐出去!
當然了,美國那些個媒體,是看不見自家艦機整天在中國家門口耀武揚威,卻隔三差五地炒作中國「軍事化」南海,對解放軍在自家領土上的防禦指手畫腳,到底誰在「軍事化」南海?
「雙標」罷了,今年見得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