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醫之窗:外傷傷口該怎樣處理才正確?

2020-12-22 東莞陽光網

  

  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不管大人小孩,碰傷、擦傷也是很常見和容易發生的事情。可是卻有很多人還是不知道該怎么正確處理外傷傷口。

  有些人可能會沾點口水塗一下,有些老人甚至可能會用香爐灰塗在小孩的傷口上等等,這些方法都是非常使不得的。那麼外傷傷口該怎樣正確處理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莞城醫院外科醫生楊臻給大家傳授的外傷傷口處理的正確方法。

  醫生簡介

  

  楊臻

  楊臻醫生,畢業於廣東醫科大學,任職於莞城醫院,對處理各種外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處理傷口需要哪些常用物品?

  ⒈清洗消毒劑:酒精、碘酊(或碘伏)、雙氧水、生理鹽水。

  ⒉敷料類:紗布塊、棉球、棉籤、繃帶、膠布、創可貼等。如自行製作的紗布塊、棉球、棉籤,可放置飯盒進行蒸鍋消毒。

  ⒊換藥用具:不鏽鋼飯盒1個,內盛短解剖有齒、無齒鑷各1把、醫用剪和棉球適量。

  家用藥箱可配備一些消炎藥和鎮痛藥。

  普通傷口該如何處理?

  如傷口不大,沒有明顯灰塵、出血不多,傷口邊緣整齊對合好,可自行消毒。用棉籤蘸雙氧水清洗傷口,傷口周圍使用碘酊、酒精消毒,用創口貼敷蓋傷口即可。

  如傷面表皮剝脫,經清洗消毒處理後,傷口撒少許消炎粉,蓋上消毒紗布膠布固定。

  傷口大、深或傷口邊緣剝開,應去醫院清創縫合。若為鐵鏽或汙染物所致傷口,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病。

  感染(或化膿性)傷口該如何處理?

  ⒈普通傷口的處理。用有齒鑷揭去傷面敷料,再用無齒鑷夾碘酊與酒精棉球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雙氧水或鹽水清洗傷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傷口皮膚以內,以免引起疼痛。

  根據需要可加蓋凡士林紗布或其他促進傷口癒合的紗布或紗條,再加蓋3至4層幹紗布,最後,用膠布或繃帶包紮固定。貼膠布方向應與肢體或身體垂直,以免脫落。傷口1-4天換藥1次。

  ⒉傷口感染重、膿多、組織發黑、有惡臭或敷料有綠色,這幾種傷口家中處理有困難,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處理傷口時,這些細節要注意!

  有些人在使用創可貼的時候常常會貼得很緊實,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更換,本身創口貼的透氣性也比較差,所以會出現皮膚組織壞死的情況。創可貼該怎么正確使用才恰當呢?

  楊醫生說,普通的摩擦擦傷是可以使用創可貼的,建議創可貼需每天更換一次。

  對於一些小的皮膚擦傷,大人們都喜歡在傷口上塗一層「紅藥水」,對於家庭中常見的紅藥水該怎么正確使用?

  「紅藥水」又名紅汞,是一直醫用消毒劑,主要的作用機理是汞離子解離後與蛋白質結合,從而起到殺菌作用,對皮膚的刺激較小,但切勿與含碘的消毒液同時使用,因為汞會與碘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沉澱。

  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對嬰幼兒使用紅汞,否則容易引起汞中毒。

  其實紅汞已經是被淘汰的產品,對於這類傷口,可以用流動水衝洗傷口,後用碘伏消毒液或者雙氧水塗抹,定時消毒傷口,可以口服消炎藥,必要時到醫院就診。(也不推薦使用碘酒消毒,因為對皮膚的刺激較大,而且必須要用酒精脫碘)

  對於一些較深的、流血不止的傷口,家裡的老人也習慣先撒上一層藥粉,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推薦的。那麼什麼時候才該使用藥粉?

  首先,外用藥粉不一定經過嚴格消毒,不能保證絕對無菌,貿然使用不但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同時也使醫生難以觀察傷口的情況,在清洗傷口時,也容易殘留在傷口內,造成深層感染。

  對於此類傷口,應立即用無菌敷料壓迫止血,一般的小傷口可以把血止住,當出血不止時,應急可臨時使用雲南白藥這個藥粉灑在傷口上止血,包紮好後迅速到醫院就診。楊卓霖

相關焦點

  • 兒童外傷處理指南|外傷|兒童|處理|傷口|縫合|疤痕|全麻|-健康界
    小朋友們難免遇到磕碰或者摔倒導致皮膚外傷,這時候該怎麼處理傷口?需不需要去醫院?用不用打破傷風?怎樣可以不留疤?相信家長們會有很多的問號。作為處理兒童外傷的「老江湖」,孫導給大家科普一二~1.怎樣的傷口需要來醫院處理?① 深或大的傷口,尤其是皮緣自然分開的傷口② 不清潔的傷口,例如生鏽的工具割傷③ 流血不止的傷口,持續按壓5分鐘無效。④ 異物殘留的傷口,玻璃渣、木屑、釘子、沙土……⑤ 被動物或人咬傷2. 來醫院前可以做什麼?
  • 兒科醫生告訴你:寶寶受外傷時該怎麼處理才正確?
    孩子精力充沛,愛玩,探索,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一旦出現外傷,皮膚十分嬌嫩,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如何幫助寶寶度過意外受傷,這就很重要了。今天我們來好好聊一聊寶寶的幾種常見外傷的正確護理方式。一、寶寶在外面玩的時候被地上的碎玻璃渣刺傷了怎麼辦?
  • 簡單的貓咪外傷處理方法,每個負責任的鏟屎官都應學會!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些貓咪外傷該如何處理,讓鏟屎的少跑幾次醫院。貓咪受了傷後,要先觀察傷口情況,判斷是否去醫院就醫。哪些情況要去醫院就醫?如果傷口又大又深,並且流血不止,鏟屎官要及時送到寵物醫院治療。雖然傷口不大,但是傷口較深,容易感染化膿,及時送去醫院處理。大腿跟,腋下,關節處這種鏟屎官不便處理,寵物不喜歡別人觸碰的地方受傷,最好也送去醫院治療。哪些外傷是可以自行處理?
  • 兒童常見外傷解決方略,一評估、二分類、三對症處理,家長請收藏
    ,正確評估傷口嚴重程度與種類 寶寶外傷一般分為擦傷、刺傷、切割傷、挫裂傷、擠壓傷、咬傷、骨折、脫臼、扭傷等等,不同種類的傷口導致的組織損傷也不一樣,處理原則也是有區別的。;傷口形狀:傷口邊緣是否整齊,傷口表淺還是較深,屬於哪類外傷,為正確處置做好準備。
  • 小孩發生皮外傷,如何處理才能不留疤?
    伴隨著盛夏來臨,衣服穿得越來越少,而戶外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則大大增加,於是乎皮外傷似乎變成了家常便飯。磕著碰著、擦傷摔傷、割傷燙傷……如此種種,兒童皮外傷會造成哪些危害?兒童常見皮外傷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孩子磕傷沒有破皮,需要處理嗎?
  • 寵物受了嚴重外傷怎麼處理!?正確方法在這兒!收藏備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養狗數量的增多,尤其是大型狗的增加,也增加了犬之間打架的機率,同時外傷處理相應的增多了,還有車禍,刮傷等外傷,外傷處理,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件事。
  • 狗狗外傷用什麼藥癒合傷口
    而這對於一些缺少經驗的主人來說,可能不知道如何處理及用藥。對此,根據個人養狗的經驗,下面就來分享一些處理狗狗傷口的常用方法:一、清洗消毒傷口在發現狗狗身上有外傷時,寵物首先要讓狗狗停下來,安撫好後,再將傷口周圍的毛髮剪短、剃掉,以免毛髮粘住傷口。
  • 傷口處理多數人沒做對!正確做法是……
    央視財經網曾報導,蘇州一名4歲女童送醫後發現左手中指末節發黑,已壞死多日,需要進行截肢手術。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造成該後果的原因竟只是因為受傷後貼了張小小的創可貼……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受傷,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或家人自行處理,但若處理不當就可能出現上述情況。小傷口尚能如此,那更為嚴重的燒燙傷、糖尿病足豈不更危險?
  • 傷口處理多數人沒做對,正確做法是…
    ⬆️點擊視頻查看詳情~央視財經網曾報導,蘇州一名4歲女童送醫後發現左手中指末節發黑,已壞死多日,需要進行截肢手術……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造成該後果的原因竟只是因為受傷後貼了張小小的創可貼……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受傷,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或家人自行處理,但若處理不當就可能出現上述情況
  • 一不小心外傷了,我到底該用什麼藥呢?
    這種情況下,常備一些外傷藥品就是必要的了。可是市面上的常見外傷藥品這麼多,我們該用什麼呢?什麼情況用什麼藥品更好呢? 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外傷藥品到底該怎麼用。 現在市面上常用外傷藥品基本有這幾種:醫用消毒酒精、碘伏、碘酒、雙氧水、創可貼、紅/紫藥水、紅花油、紅黴素軟膏、辣椒素軟膏、雲南白藥氣霧劑。
  • 寶寶這些常見外傷怎麼處理?
    當孩子遭遇突如其來的傷害時,父母們在第一時間該如何鎮定處理?平時家中的小藥箱裡又該常備哪些外用消毒藥品?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朱小春為家長支招。   跌落傷:需關注孩子精神狀態   意外跌落是城市兒童意外傷害的常見原因。
  • 日常處理小傷口的正確步驟 科學處理傷口的原則
    但專家提示,不管傷口多小,快速護理是關鍵,越快護理,越可防止傷口留疤。下面和360常識網一同來看看吧。處置步驟1、清潔傷口:活動的生理鹽水下衝洗傷口。用潔淨的布蘸著肥皂擦洗傷口四周的皮膚。留意別把肥皂弄到傷口裡,會刺痛皮膚。然後再運用紗布或是鑷子把傷口裡髒東西清潔潔淨。
  • 童爸匯總的關於外傷的科普文章
    最後可以塗抹薄薄一層抗生素軟膏(百多邦/夫西地酸軟膏)或凡士林,抗生素軟膏能幫助避免感染,溼潤且通透性的外傷環境可以幫助傷口的更好癒合,且不容易留疤。如果有必要還需要更換敷料和縫合傷口。兒童如果完整接種過破傷風疫苗,那麼乾淨的小傷口10年內(其他傷口5年內)則不需要因為外傷打破傷風針。群裡看到的一個小科普:外傷,什麼情況不能自己處理?
  • 傷口處理的幾大誤區!
    日常生活中,難免由於各種原因外傷導致皮膚出現傷口,我們若懂得如何正確地處理這類傷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微生物感染,加速傷口的癒合並減少留下疤痕的可能。
  • 孩子受傷後,這些傷口要及時到醫院處理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安全意識不強,無論居家還是戶外活動,小朋友們難免遇到磕碰或者摔倒導致皮膚外傷。孩子發生外傷後,首先考驗的是家長,面對破裂的傷口,多數家長都比較恐慌,不知道如何應對,比如需不需要去醫院?去醫院前該怎麼處理傷口?用不用打破傷風?怎樣可以不留疤?處理傷口時孩子不配合怎麼辦……相信家長們會有很多的問號。今天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寶寶磕到頭部如何處理才正確?
    希望家長們掌握以下原則:  1、有大的頭皮裂傷、出血需要去醫院檢查傷口,頭皮張力較大,傷口不容易自然對合,往往需要清創並縫合傷口。  2、嬰幼兒摔傷後如果出現持續不易安慰的哭鬧,需要去醫院檢查除外顱內出血、骨折等。  3、摔傷後出現反覆嘔吐,需要送醫院觀察,除外腦震蕩、顱內出血等。  4、摔傷後鼻孔或外耳道出現流血或流「水」(腦脊液?)
  • 孩子輕微小外傷如何處理?
    作為家長,必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護理常識,以便及時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頭上起包。小孩子「不會走」,抬腳就跑,又不管不顧,所以互相碰撞是避免不了的,特別是在託兒所、幼兒園等孩子集中的地方。而且,只要相撞,立馬起包。這樣的情況,只要孩子不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一般不需要做特別處理,慢慢自行就恢復了。可上上冷敷,改日熱敷,就沒事了。磕破膝蓋、手肘。
  • 怎樣護理傷口才不會留下疤痕快速見效的妙招告訴你
    我們的皮膚在受到比較深的傷害以後,會在癒合的時候因皮膚組織結構發生改變留下疤痕,會影響到個人的形象氣質的,那麼怎樣才能讓疤痕的治療效果更好叫,怎樣才能更好的護理好傷口避免留下難看的疤痕呢,下面就來看專家的講解。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輕微外傷?這5種意外情況!家長要理智處理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在跑跳時難免會受到輕微外傷,家長要學會急救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如何應對孩子輕微外傷?1、燙傷炎熱夏季穿的衣服少,易出現燙傷的情況。在冷水中小心去除覆蓋傷口表面上的衣服,必要時需用剪刀把衣服剪開,不能把水泡弄破。在冷水中持續泡半小時能緩解疼痛感,散發熱量。若孩子年齡小且燙傷面積大,需觀察孩子的體溫。經過以上處理後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然後送去醫院做治療。家長不能把燒好的熱菜和熱水杯子直接放在桌子邊緣。2、燒傷快速把火焰撲滅,把著火的衣服去除,不能著火時站立或奔跑。
  • 孩子不小心劃出小傷口,怎樣正確處理?這幾種情況不適合用創可貼
    文丨福林媽咪每個孩子都是在磕磕絆絆中長大的,走路摔跤,玩玩具劃破手,很容易帶來外傷。遇到傷口較大超過1釐米、較深,有異物的傷口,或者已經被汙染的傷口,比如摔倒的地面比較髒,甚至有小石子進入皮膚,包括狗狗咬傷等傷口,是要及時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