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中國內地短視頻創作者,2015年開始拍攝短視頻,其視頻以美食製作與農村生活為主。與其他美食博主不同,李子柒的鏡頭裡,美食相襯美景,加以李子柒姣好的外形,映入觀眾眼帘的就是世外桃源般的閒適生活。
城市的喧囂與繁鬧使快餐節目充斥眼球,而李子柒的出現則像是在這湍湍急流中舀起的一瓢水,飲之,甘之如飴。
李子柒
2019年12月,獲得中國新聞周刊「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獎」;
2020年1月,入選中國婦女報「2019十大女性人物」;
202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消息,李子柒受聘擔任首批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越南博主抄襲事件
近日,有網友曝光越南博主抄襲李子柒的視頻創意,無論是拍攝內容、鏡頭語言、敘事節奏,還是髮型、穿著、廚房擺設等,幾乎都是「複製粘貼」,甚至視頻裡也有奶奶和小狗。
此越南博主在YouTube平臺介紹,自己住在越南北部的小村裡,視頻主要拍攝她自己種植的最健康的食物和蔬菜,絕對沒有肉。目前該博主單視頻播放量已高達百萬。
從視頻來看,確實可以看出該越南博主所拍的視頻與李子柒的視頻風格極為相似。但據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趙虎律師表示,儘管該越南博主的視頻與李子柒視頻的相似度極高,但因此從法律上認定抄襲並追責的難度仍然極大。
從畫面的相似程度以及場景運鏡來看,基於如此大面積的雷同現象,網友便認定該越南博主是在抄襲李子柒。
網友的觀點是基於畫面以及視頻內容,那麼抄襲從客觀上又是怎樣定義的呢?
抄襲的定義
抄襲是指侵犯對方著作權的行為,判斷一個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需要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可以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
構成抄襲,一般是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接觸原則,第二個是實質性相似。
而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以上意思,大概可以分成以下5點來判斷是否抄襲:
(1)看被告對原作品的更改程度;
(2)看原作品與被告作品的特點;
(3)看作品的性質;
(4)看作品中所體現的創作技巧和作品的價值;
(5)看被告的意圖。
而在所有涉嫌抄襲的事件中,較為經典且無爭議的,便是《老夫子》漫畫抄襲事件。
《老夫子》抄襲
1962年,王家禧開始「創作」漫畫《老夫子》,到了70年代,《老夫子》的受歡迎程度更是到了頂峰。在那時,沒有人懷疑《老夫子》原創的真實性,直到《老夫子》原作「朋弟」的《老夫子》被發掘,才引起讀者的驚呼。
上圖為「朋弟」的《老夫子》,下圖為王家禧的《老夫子》
從兩幅漫畫對比中可以看出,王家禧版《老夫子》幾乎是原樣照搬「朋弟」的《老夫子》,無論是故事劇情、人物裝扮還是繪畫風格都幾乎完全一樣,抄襲事實無可辯駁。
《老夫子》事件就是典型的抄襲案例,從大體上來說,李子柒事件與此事件具有一定相似度,從故事表達方面來說,雙方視頻雷同範圍大,構成侵犯著作權。
但從思想傳遞方面來說,越南博主就算是以抄襲李子柒傳遞田園生活的思想來解釋,也無法認定其侵權。
所以,此案的關鍵就在於,越南博主對於李子柒是否在法律意義上構成侵權,就在於如何界定視頻風格的相同屬於表達的相同還是思想的相同。
當然了,不是所有的相似都是抄襲,模仿同樣也會產生相似的效果。
那模仿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模仿的定義
模仿與抄襲具有本質上的不同,抄襲是指不勞而獲地剽竊他人的成果,不加自身創新。而模仿則是學習的必經之路,雖然也是以他人的經驗為踏板,但模仿的目的是學習與創新。
有沒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創新就是一般意義下模仿與抄襲的區別。
鄭板橋的模仿
鄭板橋年輕時曾潛心臨摹歷代書法名家的作品,其臨摹作品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但這並沒有使他得到世人的關注。
據說有一天,他夢醒後在自己大腿上寫字,寫著寫著就不小心寫到他妻子身上了。妻子從夢中驚醒,問他「你為什麼不在你自己身上練字呢?」鄭板橋聽到此話受到啟發,從此,他另闢蹊徑,融會貫通,在吸取各大書法所長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六分半書,也就是「鄭板體」。
鄭板橋從早期臨摹各大書法家的作品到後來總結經驗,創造出獨樹一幟的「鄭板體」,完美地詮釋了模仿的定義。
結合以上事例來看,模仿與抄襲的本質區別較為明顯:鄭板橋從各大書法家的作品中獨創出新的字體,這是模仿;王家禧將「朋弟」的《老夫子》無腦照搬,這是抄襲。
《老夫子》的抄襲在幾十年後才被世人發現,而在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任何兩份相似的作品都會被翻出來反覆檢驗它是抄襲還是模仿。
小編希望在經過本文的介紹過後,大家能夠在面對網上紛繁複雜的信息時增加一絲自我判斷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你對李子柒事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在留言板給我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