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增長研習社
籤到語再見了,信用卡違規代還!
近日,支付圈獲悉,銀聯發布了《關於開展收單機構信用卡違規代還專項規範工作的通知》,要求立即關停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
通知顯示,為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 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9〕85號)和 銀聯業務規則關於商戶真實性管理的相關要求,針對當前受理市場端出現的信用卡違規代還等問題,銀聯將開展信用卡違規代還專項規範工作,要求收單機構立即指定專人根據本通知要求開展全面自查和整改工作。
通知指出信用卡違規代還的特點:包括但不限於特定應用程式、移動支 付APP利用信用卡帳單日和還款日時間差,通過違規存儲持卡人 支付關鍵信息、系統自動化發起虛構交易,以較小的金額進行定 期或不定期循環還款。
此種違規業務極易引發持卡人支付信息洩 露、資金損失等重大風險,甚至引起惡性案件。通知要求收單機構自2019年11月18日至2019年11月29日全面開展自查整頓工作。收單機構應當高度重視,提高站位,深刻認識此類業務存在的巨大風險隱患。
整改自查具體要求:
1、收單機構應從外包服務機構合作、商戶管 理、交易監控等各環節全面排查是否存在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 對於發現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的,應立即關停。
2、對自查發現自身存在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的,收單機構應報送包括外包服務機構的名稱、地址、法人、營業執照和軟體APP 的名稱、交易規模等信息銀聯至相關部門。對於存在應報未報違規代還業務的收單機構,一經發現將採取嚴厲處置措施。
3、收單機構應加強業務合規學習,建立 效工作機制。在外包服務機構管理、商戶真實性管理等各方面從嚴開展業務,避免出現類似違規問題。
中國銀聯表示,目前已建立信用卡違規代還的偵測模型,並通過大數據搜索、舉報投訴等多種渠道開展監測。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整改期結束後仍違規開展代還業務的支付機構,將受到重罰。自2019年12月02日起,收單機構仍存在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的,一經發現,將根據銀聯業務規則對其從嚴從重處置,包括但不限於全行業通報、暫停銀聯網絡內業務等。
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風險巨大
面對支付亂象,監管方面一直在加大懲治力度。
央行2017年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17]217號),打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相關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以持證機構為重點檢查對象,從支付源頭遏制違規,全面檢查持證機構違規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解釋》共12條,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此前也有相關律師對這類違規業務提出警示。
今年8月,北京銀保監局曾印發《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要求北京市轄內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信用卡小額多筆循環套現還款、境外套現等新型套現風險特徵的分析,持續優化套現交易監控模型,採取有效措施防範信用風險延期暴露、共債風險向銀行集聚以及跨境洗錢等風險。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信用卡代還業務存在個人信息洩漏和銀行封卡、盜刷的巨大風險。
因此,大家在消費選擇信用卡支付時應該量力而行,切莫超額消費,免得一不小心淪為「卡奴」, 最終信用卡逾期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徵信「汙點」。 同時不要濫用信用卡代還產品,以免因個人信息洩露導致不必要的資金損失。
文章來源:支付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