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級教師、浙江省信息學奧賽優秀輔導教師、衢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衢州市信息化工作先進個人。
多年來,他輔導的學生共有54名獲得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省一等獎,其中7人獲提高組一等獎,5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這些數據在柯城無人可以望其項背。
他曾被溫州一所中學以百萬年薪挖走,但時隔一年後,他卻毅然辭掉了這份工作,回到興華教育集團興華中學繼續任教。
他創造了柯城信息學奧林匹克賽的歷史,被譽為柯城信息學奧賽的「中流砥柱」。
他還擁有柯城教育系統首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工作室。
他就是興華中學信息學奧賽教師——張雙。
01
結緣柯城,紮根柯城
張雙是黑龍江人,今年42歲,來柯城已經17年。2004年,牡丹江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張雙在浙師大招聘會上向興華中學投出了自己的簡歷。當時,興華中學原本想招聘一名數學老師。
如何從一批數學專業的同學中脫穎而出?
張雙使盡渾身解數,解釋了自己所學的計算機專業和數學專業的相通之處。時任興華中學校長的何建紅決定給他一次機會,讓他上了一堂關於數學向量的課。用高中課程考核一位初中老師,這道「超綱」的題目卻沒有難住張雙。他用精彩的45分鐘徵服了學生和評委,正式成為了興華中學的一名老師。
2012年,經過何建紅的推薦,張雙有機會到紹興一中進修信息奧林匹克課程。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他覺得自己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這也是興華中學信息學競賽的起點,一切從零開始。
沒有基礎,沒有經驗,張雙就下狠功夫去學去練。為了上好一節課,他去鑽研信息奧林匹克課程,去翻閱大量的參考書和雜誌;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連續幾天幾夜不睡覺,不停地學習、思考、演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為了自我提高,更為了學生進步,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信息學奧賽輔導這項工作中。
在他的帶領下,柯城區在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大賽中連續獲得優異成績,最好的一次有26人獲得全國普及組一等獎,浙江省普及組前十名有8位同學來自張雙團隊,佔浙江省普及組一等獎總人數的13.8%。其中團隊中的方湯騏同學更是以滿分600分的優異成績獲得浙江賽區提高組第一名,刷新了全市信息學奧賽成績的歷史。隨著張雙這張金名片越擦越亮,2018年9月,溫州一家中學出百萬年薪向張雙伸出橄欖枝。在溫州任教期間,張雙每天的工作都非常輕鬆,但張雙卻越來越覺得沒有意思。直到有一天他回到衢州,何建紅叫他到家裡吃飯,吃飯時,何建紅對他說:「回來吧,踏踏實實再培養幾個孩子。」 「柯城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有熱心的同事、年輕的團隊,我想在這裡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然後深入思考、不斷蛻變。」 時隔一年,張雙再次回到柯城。如今,柯城成立興華教育集團,正如張雙所說,他對未來充滿期望。
02
學生是夥伴,「想法」很重要
張雙一直稱呼自己的學生為「小夥伴」,他認為做一名教師就要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平常有好吃的、好玩的,我也會帶給他們。」張雙笑著說,這樣和學生建立起的不僅僅是師生關係,俯下身來,就能成為孩子最好的大朋友。
如今在清華大學姚班就讀的毛嘉怡曾跟張雙學習信奧。高中考入杭州學軍中學後,高一信奧省選她卻未能入選省隊。這件事對她打擊非常大,回到衢州,她找張雙傾訴。「我也沒有安慰她,就是陪她跑跑步,聽她談談自己的想法,幫她分析分析。」在張雙的開導下,毛嘉怡很快調整了心態,放下包袱,第二年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成功入選省隊。
對於信息學奧賽,張雙有全新的觀點和做法。信息學奧賽考查的是學生的研究能力、綜合素質,沒有考試大綱,比賽範圍也沒有劃定,每年的題目都是新的,不可能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去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必須具備過硬的基本功和很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夯實學生基礎知識,著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是信息學奧賽取得成功的關鍵。張雙一直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怕想法錯誤,只怕沒有想法」。在他的課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學生熱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靜靜地聆聽,然後一起討論,一起實踐。 不僅如此,張雙漸漸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學生實際、突出學科特點、富有個性特長的教學方式。「孩子平時課業重,時間寶貴,為了不增加他們的負擔,我採用精考精評的方式,舉一反三,把評講試卷同複習課本知識、探究解題規律、提高答題能力結合起來。」為了給學生出一道「高質量」題,他自己可能要做十題、二十題,以達到評講一題,複習一片,掌握一類題型的效果。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他還會給出不同的練習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03
成立工作室,一個人帶出一批人
走進位於興華中學科技樓五樓的張雙辦公室,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證書、獎章和錦旗。這些獎狀清晰地記錄著張雙工作室的成長軌跡,也見證著學生們刻苦的探索之路。
優異的成績,使張雙成為了柯城教育系統信息學競賽輔導領域的「領頭雁」。2017年2月,柯城教育系統首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工作室———「張雙工作室」在興華中學揭牌成立。 「張雙工作室」的成立也帶動了整個柯城區信息學競賽的氛圍,各初中有志於輔導青少年信息技術競賽的教師時常舉行線下交流等活動,不少學校取得了零的突破,例如新星初中,就有學生因信奧競賽成績而被衢州二中創新班錄取。
不僅如此,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的專業引領能力,加強柯城區初中信息學競賽輔導隊伍的建設管理及專業指導,讓有志於走上信息學競賽輔導道路的老師在這個「磁場」中發揮潛能,讓工作室成為信息學競賽輔導老師成長的搖籃、教研的基地、交流的平臺,工作室也從一名教師拓展到多名信息學專業教師骨幹。 「新學年要重新組建工作室團隊,加強工作室成員自身專業學習,聚焦課堂,提升水平……開設小學公益信息奧賽課。」在2020年柯城教育發展大會上,「張雙信息奧賽工作室」授牌啟動儀式完成,張雙也早已為工作室做好了滿滿的計劃。
來源:柯城發布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