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宋向樂)「40多年了,我終於有戶口了,這心裡的石頭落了地。」7月5日上午,在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嵩山路戶籍服務站,閆鐵牛從民警手中接過戶口簿,當了40年「黑戶」的他說,「有了戶口,我要活到100歲。」
閆鐵牛人生軌跡的轉變跟1977年的一場打鬥有關,1977年閆鐵牛因在鄭州市東方紅電影院與人打架被判刑,後被送到新鄭陘山勞教所服刑進行勞動改造,1979年刑滿釋放後按當時政策被安置到勞教所工作(試用期),後新鄭陘山勞教撤消,閆鐵牛被分配到新鄉市監獄工作(試用期未轉正)。
也就是那一年,因奶奶突然去世,閆鐵牛未經新鄉監獄領導批准擅自回家奔喪,辦完喪事後因照顧家庭也未再回新鄉監獄工作,也未辦理任何手續,就一直在家裡以種菜為生。
「多年來我和老伴一起生活在鄭州的家裡,沒有出過遠門,沒有醫保卡,看病吃藥也不能保險。沒有戶口真是什麼事都辦不成。」
戶籍民警劉慧雲聽完閆新忠的講述後,感到戶口是關乎老人的大事,沒有戶口,將會給這個家庭帶來諸多不便。按照市局就跑一次的工作理念要求,劉慧雲決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不讓群眾再多跑路,解決困擾這個家庭的老人戶口問題。
時過境遷,想解決一個40年沒有解決的問題談何容易?
劉慧雲和同事利用下班時間在檔案室遍查資料,想找到閆鐵牛當時被勞教時的註銷戶口檔案。但因時間較長,在派出所檔案室並沒有查到閆鐵牛的註銷戶口檔案和一代身份證編碼情況。
劉慧雲同時向新鄉監獄調查閆鐵牛的情況,因時間相距40餘年,現在監獄工作的人員都是年輕人,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不了解閆鐵牛的事情,也查找不到閆鐵牛從新鄭陘山勞教所到監獄的檔案,監獄無法開出相關證明。
劉慧雲一籌莫展的回到家中,在鄭州監獄系統工作的愛人見此情況,關切的詢問情況後,出了一個好主意,與新鄉監獄辦公室領導取得聯繫,讓他們幫忙走訪調查已退休的老民警和與閆鐵牛一起從陘山勞教所轉過來已退休的工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新鄉監獄的協助,終於為閆鐵牛出具了一份證明閆鐵牛已刑滿釋放,在新鄉監獄已不屬於在押人員的證明。
當拿到這份為閆鐵牛辦理戶口重要依據證明,劉慧雲整理好了所有的證明、情況說明,開始逐級上報閆鐵牛的補錄戶口申請,在第一時間審核完材料後上報市局,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將閆鐵牛的補錄戶口審批了下來。
解決了閆鐵牛40餘年來無戶口的問題,民警又迅速為其辦理了戶口本、身份證。閆鐵牛撫摸著小小戶口本,激動地老淚縱橫喃喃道:「我終於有戶口了,終於能出門了,可以享受國家的福利了……」(線索提供:李東亞汪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