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老人「黑戶」40年 鄭州民警幫其上戶口

2020-12-20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宋向樂)「40多年了,我終於有戶口了,這心裡的石頭落了地。」7月5日上午,在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嵩山路戶籍服務站,閆鐵牛從民警手中接過戶口簿,當了40年「黑戶」的他說,「有了戶口,我要活到100歲。」

閆鐵牛人生軌跡的轉變跟1977年的一場打鬥有關,1977年閆鐵牛因在鄭州市東方紅電影院與人打架被判刑,後被送到新鄭陘山勞教所服刑進行勞動改造,1979年刑滿釋放後按當時政策被安置到勞教所工作(試用期),後新鄭陘山勞教撤消,閆鐵牛被分配到新鄉市監獄工作(試用期未轉正)。

也就是那一年,因奶奶突然去世,閆鐵牛未經新鄉監獄領導批准擅自回家奔喪,辦完喪事後因照顧家庭也未再回新鄉監獄工作,也未辦理任何手續,就一直在家裡以種菜為生。

「多年來我和老伴一起生活在鄭州的家裡,沒有出過遠門,沒有醫保卡,看病吃藥也不能保險。沒有戶口真是什麼事都辦不成。」

戶籍民警劉慧雲聽完閆新忠的講述後,感到戶口是關乎老人的大事,沒有戶口,將會給這個家庭帶來諸多不便。按照市局就跑一次的工作理念要求,劉慧雲決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不讓群眾再多跑路,解決困擾這個家庭的老人戶口問題。

時過境遷,想解決一個40年沒有解決的問題談何容易?

劉慧雲和同事利用下班時間在檔案室遍查資料,想找到閆鐵牛當時被勞教時的註銷戶口檔案。但因時間較長,在派出所檔案室並沒有查到閆鐵牛的註銷戶口檔案和一代身份證編碼情況。

劉慧雲同時向新鄉監獄調查閆鐵牛的情況,因時間相距40餘年,現在監獄工作的人員都是年輕人,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不了解閆鐵牛的事情,也查找不到閆鐵牛從新鄭陘山勞教所到監獄的檔案,監獄無法開出相關證明。

劉慧雲一籌莫展的回到家中,在鄭州監獄系統工作的愛人見此情況,關切的詢問情況後,出了一個好主意,與新鄉監獄辦公室領導取得聯繫,讓他們幫忙走訪調查已退休的老民警和與閆鐵牛一起從陘山勞教所轉過來已退休的工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新鄉監獄的協助,終於為閆鐵牛出具了一份證明閆鐵牛已刑滿釋放,在新鄉監獄已不屬於在押人員的證明。

當拿到這份為閆鐵牛辦理戶口重要依據證明,劉慧雲整理好了所有的證明、情況說明,開始逐級上報閆鐵牛的補錄戶口申請,在第一時間審核完材料後上報市局,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將閆鐵牛的補錄戶口審批了下來。

解決了閆鐵牛40餘年來無戶口的問題,民警又迅速為其辦理了戶口本、身份證。閆鐵牛撫摸著小小戶口本,激動地老淚縱橫喃喃道:「我終於有戶口了,終於能出門了,可以享受國家的福利了……」(線索提供:李東亞汪開玉)

相關焦點

  • 老夫婦遠走他鄉22年成「黑戶」 鄖西民警多方調查幫其補辦戶口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趙博)湖北鄖西一對六旬老夫婦隨侄子遷居他鄉22年成「黑戶」,無法享受國家老齡補貼,只得遠行千裡趕回老家,所幸鄖西警方多方調查取證,為兩位老人解決戶口難題。8月16日,民警將成功補辦戶口的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了兩位老人。
  • 35載"黑戶" 82歲老人和智障養子"重見光明"
    人民網十堰9月2日電 「警察同志真是好心,費心幫我解決了心病,現在還親自把戶口本送到我家裡來,感謝你們!」8月30日,面色黝黑、滿頭銀髮的老嫗趙清芳在接過民警送上門的嶄新的戶口本和身份證時,顫抖著說了好幾遍才把這句話說完。   至此,82歲的趙清芳終於告別35年的「黑戶」身份,圓了落戶的夢。
  • 盤錦:跨省千裡取證 民警找回「丟失」40年的戶口
    央廣網盤錦12月3日消息(記者郭威)近日,盤錦市公安局興隆臺分局興海派出所民警來到興海街道東躍村,為77歲的李景彩老人送上了剛剛辦理完畢的戶口簿和身份證。當她看到戶口簿上,屬於自己的戶籍信息,頓時眼眶通紅,因為她終於找回自己,「丟失」40年的身份。
  • 人口普查清理「黑戶」 重慶巴南警方幫他們上了戶口
    近日,巴南區公安分局開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工作,對工作中發現的部門「黑戶」進行了身份信息核查。為了讓這些「黑戶」能夠重新融入社會,巴南警方克服了各種困難,為三名「黑戶」人員上了新戶口。▲民警為流浪人員服務流浪漢落戶姜家鎮巴南區公安分局姜家派出所在對轄區進行戶口整頓工作時,齊警官發現有兩名流浪人員經常在姜家鎮及周邊各街鎮乞討
  • 興國江背:老人「黑戶「兩鬢白民警熱心幫補錄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
    民警立即上門走訪林某發,初步了解得知:林某發自幼便被過繼至其大伯林某遠,之後便一直隨林某遠在吉安市青原區東固村生活,因未履行抱養手續,所以戶籍信息就沒有登記,更沒有輸入電腦戶籍系統,造成林某發自此後沒有戶口,成為了「黑戶」。
  • 流浪他鄉24年,民警遞上戶口簿時他激動落淚……
    日前,家住忠縣塗井鄉龍灘村的王鴻春(化名)在收到忠縣公安局塗井派出所民警送來的戶口薄的那一刻,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流下淚來。現年55歲的王鴻春,於1996年只身前往湖南省嶽陽市務工,一直沒有回忠縣老家。2003年,王鴻春因身體原因無法幹活,就在嶽陽市以撿廢品變賣維生,未曾娶妻生子。
  • 「黑戶」卡脖子問題解決了:江蘇6萬無戶口人員成功上戶口
    「黑戶」卡脖子問題解決了:江蘇6萬無戶口人員成功上戶口 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通訊員 蘇宮新 2017-12-26 08:13
  • 離鄉26年戶籍被註銷 65歲「黑戶」老漢有了身份證 辦了結婚證
    離鄉26年,陝西銅川65歲的潘學兆老人想和已經共同生活26年的老伴領取結婚證,卻發現自己戶口早在10年前被四川警方註銷。只因他是「黑戶」老兩口26年未領結婚證「我這麼大歲數了還有啥好折騰的?」1993年至今,潘學兆整整26年從沒有回去過800公裡外的家鄉:四川綿陽三臺縣。
  • 民警抓到女慣偷 花兩天找回其黑戶孩子出生記錄
    原標題:昆明民警抓到女慣偷,幫其「黑戶」孩子找回十多年前出生記錄    下月29日,小娟
  • 40年未能相見的一家人終於團聚
    親情隔不斷 一場團聚盼了40年泉州網12月18日訊 (記者 吳水保 通訊員 蔡志謀 郭英英 文/圖)親情隔不斷,團聚終有時。女兒蔡某離家出走,一晃40年過去了,耄耋之年的老蔡夫婦仍對她念念不忘,希望一家人還能再見面。
  • 30多年「黑戶」終於有了戶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工作部署,黃圃公安分局戶政窗口全面開展戶口整頓工作,竭力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近日,黃圃公安分局戶籍民警多方走訪,為該鎮30多年持證未落戶且無身份證號碼的「黑戶」譚女士成功解決了戶口問題。
  • 晉江:40年未能相見的一家人終於團聚
    親情隔不斷 一場團聚盼了40年  親情隔不斷,團聚終有時。女兒蔡某離家出走,一晃40年過去了,耄耋之年的老蔡夫婦仍對她念念不忘,希望一家人還能再見面。近日,在晉江金井,經過民警多方查找聯繫,40年未能相見的一家人終於團聚,蔡某也結束了自己的「黑戶」歷史。
  • 高州:17歲女孩小鶯一直沒有戶口,民警助其圓夢高考!
    因家庭原因,17歲女孩小鶯一直沒有戶口,這讓成績優異的她在求學路上諸多不便。2020年高考即將到來,由於小鶯情況特殊,學校為其進行了高考預報名,但如果小鶯在高考前未能成功辦理戶口,她將無法參加高考。日前,在高州市公安局曹江派出所民警的熱心幫助下,小鶯終於擺脫了「黑戶」身份,成功辦理了戶口。5月中旬,曹江鎮村民鄧某英到派出所求助:其女兒今年即將參加高考,但由於孩子沒有戶口,屆時將無法參考。
  • 非婚生子,男孩「黑戶」12年,父親不願做親子鑑定為其落戶……
    晉江磁灶鎮的61歲王老伯拿著嶄新的戶口本,對磁灶派出所民警感激地說。他的12歲孫子小兵因非婚生的尷尬身份,一直未能辦理入戶手續,一家人都在發愁。昨日記者了解到,民警多方奔走協調做親子鑑定,終於幫他們解決了難題。
  • 上戶口親子鑑定幫助黑戶上戶口
    戶口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身份信息證明,通常情況下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可以通過相關程序來辦理入戶手續。不過往往現實狀況中,有很多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無法順利上戶,便有了「黑戶」人口的存在。親子鑑定作為一項技術被運用到很多方面,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可以作為上戶口的證明。
  • 萊蕪倆萌娃沒有戶口難入學, 民警奔走助其告別「黑戶」
    「太感謝你們了,民警同志,孩子終於可以落戶口了,我們之前還一直擔心耽誤孩子上學,這下你們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了,非常感謝……」在濟南市萊蕪區白龍店村有這樣兩名小孩——目前一個已經4歲,一個2歲,卻仍然還是個
  • 28歲姑娘沒戶口沒身份證難結婚 民警鄰居施援手
    28歲姑娘沒戶口沒身份證難結婚 民警鄰居施援手 28歲的楊敏(化名)前段時間通過微博向蓮湖警方求助。經過多方查證、聯繫,如今,公安蓮湖分局已正式受理了她的戶口申請資料,幫她開啟新的生活。
  • 山西榆次民警千裡奔波為98歲老人辦戶口
    今年8月份,一位名叫劉志峰的社會服務志願者來到使趙派出所諮詢上戶事宜,他反映,有一位90多歲的老人自稱來自山東菏澤,但是一直沒有身份證,因70年前就流浪在外,其親屬已基本去世並且一直處於失聯狀態。目前,老人身體越來越差,希望能補錄身份證在救助站養老。
  • 北京「黑戶」8歲小傑的話讓人震驚
    「計生委和公安局的人真壞,我長大了想參加黑社會,報復他們」  南京餓死女童案背後的悲劇:22歲母親也是黑戶,沒受過教育,沒得到過關愛  日前,由於孩子的戶口問題無法解決,單身媽媽劉菲(化名)將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告上法庭。  他們是一群無辜的孩子,但世俗的眼光和制度的條款,為他們打上了不道德產物的烙印。
  • 中國黑戶群體生存狀態調查:沒有戶口難求學求職
    去年他按照村幹部要求繳納了3000元罰款,才把女兒的戶口辦了下來。  在半月談記者調查走訪的「黑戶」群體中,大部分屬於計劃外生育子女,也有部分屬於棄嬰、收養或領養子女等。因此,「黑戶」中的兒童無疑佔主要部分。安徽省靈璧縣的小女孩妮妮(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  「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直都沒有戶口,經常愁得夜裡睡不著覺。只要能幫俺閨女上戶口,咋說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