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的美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按理來說,能當上這國總統的人,更是沒人敢去招惹的。但是在1963年,一位被譽為能讓美國人開始去夢想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卻死於一場神秘的刺殺中。
約翰.甘迺迪是一位怎樣的美國總統?
約翰.甘迺迪,是美國相當有影響力的甘迺迪家族的成員之一,從小便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長大後更畢業於哈佛大學,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服役於美國海軍的情報部門。直到40年代後期,約翰.甘迺迪正式踏上從政之路。從政13年後成功當選美國總統。
在成為美國總統後的約翰、甘迺迪開始了以「新邊疆」為政綱的一系列舉措,包括增加社會福利、推進教育改革、反經濟衰退、推進登陸月球計劃及創建和平隊等多方面的政策。
由於這諸多方面政策的實施,在美國得到很好的社會反響。約翰.甘迺迪當時在美國可以說得上是深得民心,甚至乎在一些民意調查中,約翰.甘迺迪被評為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地位僅次於阿伯拉罕.林肯。
約翰.甘迺迪遇上,「逃不掉」的刺殺!
在總統位置上近3年後的約翰.甘迺迪,為了爭取下屆總統的連任,到德克薩斯州參加一場與民眾有著最大限度接觸的巡遊活動。當總統車隊以15km/h走在埃爾姆街道上,震驚全美的一幕發生了,遠處打來的一顆步槍子彈擊中了約翰.甘迺迪的頭部,現場瞬間進入一片慌亂。
隨後美聯社及美國的廣播公司告知全美,總統遇刺身亡。就在當天下午,最大嫌疑的兇手奧斯瓦爾德被逮捕。這位奧斯瓦爾德對開槍射殺美國總統供認不諱,射殺總統的原因是因為個人發展不順及對約翰.甘迺迪所施的政策不滿。
刺殺約翰.甘迺迪的兇手疑被滅口?
按程序,刺殺總統的兇手,需由警察局押至監獄進行羈押。此時正在押送兇手走出警局門口時,一位名叫傑克.魯比的酒店老闆,持槍擊殺奧斯瓦爾德。剎那間總統遇刺案,開始變得越發地撲朔迷離。
約翰.甘迺迪遇刺的背後迷霧重重,美國社會大眾更因此掀起連串的陰謀論。
傑克.魯比說擊殺兇手是因為:「這位總統的死對我來說,比我父親的死更讓我沮喪,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我扣響了扳機」。這位酒店老闆說出的行兇理由,確實讓人很無語。但在槍聲過後,隨之而來的是背後各種各樣的猜測。
繼任者林登.詹森謀殺說:因詹森與甘迺迪,在誰能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時,已經結下梁子。另在甘迺迪當選總統後,實施的財稅改革,觸動了地方財團的根本利益,繼而逐漸牽扯出詹森的貪腐問題,最終導致詹森不惜鋌而走險策劃震驚全美的總統刺殺案。
古巴領袖菲德爾.卡斯楚謀殺說:美國退休中情局探員在相關書籍透露,是因為甘迺迪在古巴問題上一直態度是十分的強硬,還產生出一連串的地區重大危機,像是「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等。在這種強烈對立的情況下,該探員猜測卡斯楚策劃出刺殺計劃是有可能的。(但卡斯楚否認涉及此案)
軍火商謀殺說:在甘迺迪發表了關於世界和平演說後,便做出將深陷越南的部分美軍,撤出越南的決定,由於此決定觸及軍火商的利益,隨即引起部分軍火的極度不滿,繼而策劃了刺殺計劃。(美國的軍火商在美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還有很多陰謀論說法,像是CIA和美軍強硬派共同策劃的政變陰謀、受到政策打壓的黑手黨暗殺行動,甚至還攪和上了瑪麗蓮夢露的自殺,反正各種說法層出不窮。至於哪個更有說服力,那就見仁見智,諸君明辨。
約翰.甘迺迪遇刺案相關人員皆離奇身故。
更為蹊蹺的是,根據一位美國編輯記者揭露的文章稱,在約翰.甘迺迪被刺殺的三年裡,關鍵的18名人證相繼身故,當中3人卒於車禍,6人被槍殺,自殺2人,被割頸1人,被扭斷脖子1人,5人「自然」身故。另外在1963年至1993年的30年間,與刺殺案稍有牽連的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情況下也相繼身故。
最後為給公眾一個交代,當時由繼任總統詹森,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對整件刺殺案進行深入調查,之後整理成了一份《沃倫報告》。根據報告公布的結果:此次總統遇刺純屬兇手個人行為,背後並無他人參與。但報告的詳細內容旋即便被封存,需在2038年(即相關人員全部離世後)才能對外公開。所以導致這位第35任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一直在美國社會都是人們從未放下的談論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