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次次寒潮的到來,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早晚溫差也非常大,怎麼給寶寶穿衣成為很多爸爸媽媽的難題,很多寶寶一下子被包成了小肉球,這樣其實是不對的,那麼冬天該怎麼給寶寶添衣服穿衣服呢?寶寶穿太多捂出來哪幾種病?寶寶冷不冷,摸摸這裡就知道啦~
很多家庭都是奶奶輩帶孩子,而有一種冷叫做奶奶覺得你冷!奶奶們好像總會覺得孩子吃不飽穿不暖。
家裡的老人家總是根據自己的身體反饋來考慮孩子,但一般中老年成人的體質寒涼,畏寒怕冷,因此總是覺得孩子也冷。其實孩子的體質和老人完全不一樣。
關於寶寶冷不冷,該穿多少件衣服這個問題,也就成了誘發很多婆媳問題的導火索。要解決這個問題,咱們今天就從科學的角度來談談。
寶寶穿太多會導致捂熱綜合症
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較差,捂熱過久,會影響機體散熱,體溫就會急劇上升,患兒處於高熱狀態,尤其是新生兒千萬不能穿太多,百害而無一利。
現在還沒冷的那麼徹底,穿的太多,會不利於寶寶散熱,很容易導致捂熱綜合症。
寶寶穿太多會降低抵抗力
過度保暖,剝奪了孩子接受耐寒訓練的機會,反倒會使機體調節能力變差,抵抗力下降。俗話說「想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寶寶穿太多會限制其生長發育
孩子穿得過多,束縛了行動自由,活動起來不方便,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經常有爸爸媽媽會問:給寶寶穿那麼多衣服怎麼手還是冰的,是穿得不夠多麼?
判斷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加衣物,許多家長的習慣是摸手。其實,這是錯誤的,如果你摸寶寶的手覺得熱,這時候已經說明寶寶穿多了哦~
這是為什麼呢?
崔玉濤:孩子的心臟力量相對較弱,每次泵血後到達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我們就會感覺孩子的手腳比較冷。
張思萊醫師:孩子冷不冷不以手腳涼為標準,因為小兒心臟博出的力量較弱,未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發涼,其實中心溫度並不低,家長盲目給孩子多穿衣服反而不利於孩子自身調節體溫反而容易生病。
那怎樣才能判斷寶寶是冷是熱呢?
爸爸媽媽只要把手指從寶寶後衣領處伸入頸背部,左右橫掃一下。
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孩子衣服夠了;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溼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新生寶寶(出生28天內)在室內要比大人多穿一件;
2~3個月大時,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
更大一些的孩子,愛活動出汗多,甚至可以在室內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樣,注意別受風即可。
穿多穿少最好清晨定
可以在早晨起來時,先看一下天氣,和前一天做個比較。如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要輕易給寶寶添加衣服。如果早上穿太多,等到熱的時候再脫下,寶寶很容易感冒哦~
穿衣要有層次感
多穿幾層稍薄的衣服,保暖效果更好。層數多,層間的空氣流通相對較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幹,也能保證衣服裡面空氣的保溫效果。還能方便隨時增減衣物~
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人體對冷暖的判斷有個體區別,所以還要結合「摸頸背部」來判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