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溫差大寶寶易著涼,掌握秋季穿衣法則,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

2020-10-24 十分父母

秋季時節的降溫需要一個過程,寶寶的穿衣也是如此,需要循序漸進。

編 輯:柔山

很多家長只要發現天氣降溫了,就不管不顧的給寶寶套上各種衣服,原則就是越保暖越好,於是大街上多了很多被包裹的像「粽子」一樣的小寶寶。

其實小孩子和大人是有差異的,怕孩子著涼沒錯,但也不能不講原則的亂添衣服,反而會因捂汗而導致著涼,得不償失。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寶寶穿太多反而易生病,秋季不要亂穿衣

網上聽過的一個段子: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網友們形容的也是非常的形象,很多時候,寶寶的衣服厚度不是天氣決定的,而是家長決定的。

秋季給寶寶穿衣這件事上,穿的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兒科醫生也多次提醒家長們,因穿衣過多而導致生病的孩子不在少數。

很多家長還不太理解,認為秋天降溫了,給寶寶穿的暖暖的,怎麼反倒成了傷害寶寶了?秋季真不知道該如何給寶寶添衣服了。

醫生表示:很多因發燒來看病的孩子,額頭上和後背上的汗量非常多,主要還是給寶寶穿衣不當而導致的。

而且捂汗嚴重的話,寶寶易出現缺氧、脫水的情況。

兒科醫生建議:在1歲之內的嬰兒,大量出汗且面部發紫時,就該及時的去到醫院檢查是不是捂汗過多的原因了。

早晚溫差大寶寶易著涼,掌握秋季穿衣法則,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

✔ 判斷寶寶冷不冷的小方法

只要天氣稍有降溫,就能看到小區樓下被包裹的裡外三層的寶寶了,畫面還是很壯觀的,但實際上寶寶會因捂汗過度而感冒生病。

如果家長們實在是摸不清寶寶的冷暖,可以摸摸寶寶的後頸部、背部,看看寶寶的出汗量和溫度情況。

如果溫度溫熱正好,則表示寶寶穿衣的厚度是正合適的,如果帶寶寶外出,建議家長們多預備一些隔汗巾,在臨出門前給寶寶後背墊好。

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防止寶寶被汗水浸透,而導致的吹風著涼。

✔ 秋季穿衣法則

說起秋季的穿衣法則,首先要對寶寶衣服的材質、保暖性、以及厚度等進行全面的掌握,以便更合理的為寶寶添衣。

一般來說,比較厚的羽絨服可增溫9℃,比較厚一些的棉衣溫度在5℃,羊毛衫的溫度在4℃,薄一點抓絨衣服是3℃,單衣是1℃這樣。

而處在嬰幼兒階段的寶貝,比較適宜的溫度在26℃,也就意味著寶寶的穿衣公式可以簡化成:衣物溫度+環境溫=26℃。

還有個穿衣小建議分享給大家:可以嘗試洋蔥式穿衣法裡面多穿幾層薄一點的衣服,然後根據天氣溫度來進行適量的增減變換。

3處保暖工作要做好

◆ 腹部

作為家長應該都值得一點,就是寶寶的腹部千萬不能受涼,一旦受涼了就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腸胃功能出現問題,如腹痛、腹瀉等。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原本食慾很好的寶貝,在看到喜歡吃的菜也會沒胃口,就證明家長們該從寶寶的穿衣保暖上找找原因了。

◆ 背部

由於嬰幼兒的身體發育還並不完善,體質較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寶寶的體溫調節中心的發育還不成熟,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所以很多時候用手來判斷寶寶是否發熱,還是並不準確的,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頸部後背部是否多汗和溫熱,最好還是用溫度計測量一下更放心。

◆ 腳部

腳部匯集著人體的多個重要穴位,腳部受涼,易使全身受涼,所以像現在溫度比較冷的天氣,平時睡覺記得蓋好寶寶的腳部。

這幾類衣服,別再給寶寶穿了

★ 帶抽繩的衣服

天氣變化,家長們會給寶寶在保暖的基礎上選擇些更美觀的衣服,但是像帶有抽繩的衣服,對於小寶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衣服上有抽繩易勾住滑梯、車門等,進而使寶寶的面部被遮擋,存在窒息的風險。

★ 裝飾物過多的衣服

小孩子的天性大多是活潑好動的,而且好奇心也是非常的重,當看到自己衣服上有些奇特的裝飾,很容易想要摳下,甚至還會放進嘴巴裡。

如果寶寶不小心將其吞咽,很容易出現卡在咽喉處,出現窒息的情況,這都是家長們最不願看到的事情。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們,對於寶寶的秋冬穿衣都有哪些心得呢?

相關焦點

  • 早晚溫差大,怎麼給寶寶穿衣合適?謹記「三暖一涼」少生病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每到秋季,都是寶寶最脆弱的時候,早晚溫差大,讓家長們操碎了心,這樣的情況下怎麼給寶寶穿衣服才合適啊?有的家長剛入秋,就給孩子套上了厚厚的毛衣,也有的家長認為秋天凍一凍,才能增強抵抗力。但無論哪一種,如果做得不適度,都是不科學的做法。
  • 寶寶不生病,穿衣法則,收藏
    不知你們發現沒,晝夜溫差已經很大了,早上、晚上竟然還有點涼颼颼的~~趕緊把衣櫃裡的外套一股腦翻出來。又怕寶寶冷著,又怕寶寶熱著。操心到這個份兒上,和傳說中的奶奶有的一拼了。問題來了:天氣漸涼,怎樣給寶寶穿衣,才能又舒服又不生病,還鍛鍊免疫力呢?01別亂加衣服,小心生病著涼!
  • 掌握寶寶秋季穿衣「黃金法則」,寶寶少生病
    秋季晝夜溫差大,衣服穿不對,沒有辦法給寶寶給寶寶做到正確的防護,寶寶是很容易生病的。接下來小芽來告訴你寶寶秋季穿衣的「黃金法則」,讓寶寶少生病!首先,給寶寶添減衣服的時候要看寶寶當時的體溫,這個體溫要從寶寶的後頸背部來判斷哦。
  • 早晚溫差大,怎麼給寶寶穿衣服才不生病?
    秋冬已經來臨,早晚溫差比較大,家裡有寶寶的爸爸媽媽,就開始擔心寶寶的身體健康了。這樣的季節,穿的少了,害怕寶寶冷,穿的多了,害怕寶寶熱,冷熱交替又容易引起寶寶發燒感冒。爸爸媽媽就苦惱了,這樣的天氣怎麼樣給寶寶穿衣服,寶寶才不會生病。其實給寶寶穿衣服是有據可循的,下面給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寶寶穿衣服指南,趕緊收藏吧!
  • 秋季早晚溫差大我們怎麼做才能儘可能保護孩子,讓孩子少生病呢?
    秋季是一個由熱到冷的過渡季節,往往頭一天還是豔陽高照,熱得你大汗淋漓,第二天就涼風習習,吹得你直打噴嚏。尤其是北方的天氣,更是早晚溫差巨大。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儘可能保護孩子,讓孩子少生病呢?。一、穿衣①這時候寶寶穿衣不應太厚。
  • 早晚溫差大!娃易感冒咳嗽?記住1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
    入秋後早晚溫差大,每天早晨出門都是涼颼颼的,到了中午太陽一曬又熱得不行!爸媽們千萬不能為了鍛鍊寶寶耐寒,在瑟瑟秋風中也不給寶寶加衣。當然,親媽基本都不會這樣做,更常見的是怕娃穿少了著涼,使勁加衣。 來源:北京晚報由於秋季的早晚溫差大
  • 寶寶秋季3大「穿衣法則」,這麼穿寶寶舒服不著涼!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穿得多暖和,就不會著涼,尤其是家中老人,有時候寶寶著涼了也會覺得是衣服穿少的原因,雖然出於關心孩子,但實際上寶寶並不需要穿那麼多。許多家長摸著寶寶手腳涼,就趕緊添衣加被,但實際上,寶寶的血液循環到手腳的部分並不集中,所以摸起來會比其他部位涼,但並不代表寶寶穿少了,判斷寶寶是否穿蓋合適,最最重要的是摸寶寶的後頸,媽媽們根據寶寶後頸的溫度就能合理調整寶寶的衣物,被子的厚度,如果後頸溫度高,粘膩就說明寶寶穿多了,如果溫度適中不粘膩說明剛剛好,而如果後頸冰涼就說明要適當添加衣物
  • 秋季早晚溫差大,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
    導讀:秋季早晚溫差大,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秋季早晚溫差大,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秋天是從熱到冷的過渡季節。
  • 早晚溫差大,聰明媽媽這麼給娃穿~不發燒也不感冒
    秋季來的猝不及防,每天早晚出門都涼颼颼的,一到中午又熱的不行。氣溫起伏不定,家長很崩潰抓狂:到底怎麼給娃穿,才能確保娃不生病?今兒熊貓君教各位秋季如何給娃穿衣蓋被,全體寶爸媽,快收好!寶寶穿衣法則:洋蔥穿衣法還有不知道「
  • 秋天到了寶寶易感冒咳嗽,記住一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
    早晚溫差大!寶寶易感冒咳嗽,記住1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入秋後早晚溫差大,每天早晨出門都是涼颼颼的,到了中午太陽一曬又熱得不行!一、秋季穿蓋,守好3暖1涼大原則!俗話說的「秋凍」≠「挨凍」!爸媽們千萬不能為了鍛鍊寶寶耐寒,在瑟瑟秋風中也不給寶寶加衣。當然,親媽基本都不會這樣做,更常見的是怕娃穿少了著涼,使勁加衣。快停下吧!看看這些小朋友的遭遇,你還覺得多穿點沒錯嗎?
  • 入秋後幼兒園寶寶穿衣指南,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必看
    寶寶舒適的外在溫度是26℃,我們把衣服的類型和保暖溫度做個大致歸類,根據「穿衣溫度=26℃-室溫」的公式,媽媽就可以隨時掌握寶寶的穿衣法則了。3、「三暖一涼」穿秋衣秋季寶寶穿衣法則平時脾胃不好的寶寶,當冷空氣直接刺激到腹部,就容易出肚子痛,甚至是拉肚子,從而操作了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進一步影響生長發育。給寶寶養成穿肚兜的習慣,護好小肚子,這樣無論穿多穿少,肚子都不會露出來而著涼。另外,還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按長形對摺幾層,蓋在寶寶的腹部,把他的手腳露在外面,當寶寶睡著或者翻身時,不容易把浴巾或者薄被踢掉。
  • 入秋換季晝夜溫差大、易生病,寶媽牢記三點,寶寶身體好少生病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每到換季都是到了考驗寶媽們的時刻,尤其是入秋,氣溫慢慢下降,白天熱晚上冷,晝夜溫差比較大,很多寶寶都容易在這個時候生病,常見的有感冒發燒流鼻涕、腸胃不適等等。但如果寶媽如果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更加細心,想必寶寶也可以健健康康入秋。那麼入秋之後我們應該如何照顧寶寶呢?
  • 冬季寶寶穿衣法則「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文丨福林媽咪一到冬天,寶媽們就習慣性的給寶寶裹的裡三層外三層,生怕寶寶覺得冷。但事實上,裹得太嚴實並不利於寶寶健康過冬,因為寶寶本身心火比較旺盛,很容易出汗,如果穿的太暖和,容易導致寶寶的筋骨變得柔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 寶寶秋季穿衣「三暖」法則,用了少生病!
    殊不知,孩子其實比所謂的年輕人們更不怕冷和熱。再者,又是活潑好動的年紀,玩瘋了就容易出汗,衣服穿得多了,熱氣散發不出來,反而更容易生病。有一種說法是「春捂秋凍」。因為在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可以提高寶寶皮膚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不過寶寶溫度調節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較弱,所以「秋凍」得講究循序漸進,該保暖的部位還是要注意的。
  • 「一陣秋雨一陣涼」牢記秋季穿衣三原則一公式,寶寶少生病
    這個季節是最容易感冒發熱,咳嗽的,那麼該如何增減寶寶衣物成為一個大問題,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講一下,寶寶的三大穿衣原則:1.背上無汗,脖頸處溫熱原則春捂秋凍,一到秋季,早晚溫差開始變大。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生病,立馬給穿了長袖加背心,更甚者再加個外套。但是大家都忘了,孩子是最活潑的,一出門,撒丫子就跑了,玩幾圈下來,頭上、背上一身汗。所以建議秋季少穿,別裹得跟粽子一樣,以背上無汗,脖頸處溫度為佳,只需早晚加衣即可。出門玩記得帶上幾片隔汗巾,及時更換,避免出汗後受涼。
  • 寶寶不同季節的穿衣法則。爸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看你做對了沒
    這保暖防寒是沒有錯,但因為寶寶本身心火比較旺盛,很容易出汗,冬天寶寶穿衣過多,反而易感冒;如果「捂」過了,反而對孩子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沒有好處,尤其是現在處於正在快速成長發育的孩子。寶寶對溫差變化適應度弱,家長可以根據不同季節和溫度給寶寶適時添減衣服,而不是給寶寶穿得太多,或者過少,具體怎樣給寶寶穿才合適,媽媽們可以參考不同季節的穿衣法則。
  • 秋天早晚溫差大,如何給寶寶做好秋季保暖?
    秋天的早晨和晚上之間存在很大的溫差,每天早晨晚上都很寒冷,中午出太陽時又太熱。溫度的波動太大導致很多人感冒,特別是寶寶更容易受風寒。有人說:秋天寶寶不能穿太多衣服;季節變化時,嬰兒會感冒,必須多穿;一,寶寶秋季如何保暖①捂熱綜合症:體溫升高,脫水現象,大量出汗,蒼白無血色,身體或四肢帶有紅色小斑點,拒絕喝奶,反應遲鈍,昏迷,甚至抽搐。這時先降溫,然後馬上就醫。
  • 秋季晝夜溫差大 孩子們穿衣有秘訣
    欄目主持人:周明明第十五期秋季晝夜溫差大孩子們穿衣有秘訣秋季晝夜溫差大,想必大家都已經體會到了,這個時候,最容易著涼感冒,當然,孩子們嬌弱的體質更容易受風寒。本期欄目,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晝夜溫差大的秋季如何才能解決孩子們的穿衣難題,這些小妙招請各位家長收下。判斷寶寶冷暖家長想要給孩子合理添衣,首先就要學會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關鍵有2點:一看、二摸。
  • 寶寶這些部位最易受涼,這樣穿衣少感冒
    為了保暖,很多寶媽恨不得天天給寶寶全副武裝,包成小粽子,但這樣不僅寶寶不舒服還易焐1保暖又不厚重的「洋蔥式穿法」秋季早晚溫差大,為了保證孩子不著涼,好多家長給孩子採取了「洋蔥式穿衣法」,就是像洋蔥一樣一層層的穿衣服。
  • 秋風起寒意來,穿衣不對娃遭罪,孩子穿衣法則媽媽要明白
    最近幾天,北方的溫度呈現斷崖式下降,許多寶寶由於護理不當紛紛中招,感冒、咳嗽以及各種消化問題接踵而來。做醫生的朋友特別提醒:這個階段孩子生病,除了溫差、飲食,大多是穿衣不對導致的。如果孩子脖子後方和後背的溫度與你手的溫度相近,說明孩子穿衣服合適,不能不熱;如果感到潮溼,說明孩子穿衣服太多,有些熱;如果孩子背部發涼,說明給孩子穿衣過少。穿衣過多,孩子容易出汗,冷風一吹,很容易生病;穿衣過少,孩子著涼,也容易生病,家長應該根據感知的溫度給孩子適當的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