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以來,天氣漸冷,寶寶的冷暖問題成了寶媽們每日關心的重點。為了保暖,很多寶媽恨不得天天給寶寶全副武裝,包成小粽子,但這樣不僅寶寶不舒服還易焐熱起反效果。其實,害怕寶寶冷,只要護住以下這5個部位都夠了。
"
01
別讓孩子這5個部位受寒
01
頭部
02
背部
03
頸肩
04
腰腹
05
腳
02
怎麼判斷寶寶體溫正常?
判斷寶寶冷暖,很多家長的習慣是摸手腳,但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觸摸寶寶的後脖頸和背部。因為小寶寶的手腳末梢血液循環發育還不完善,所以有時候就算身體很熱,手腳都是冰涼的。
如果用手觸摸寶寶的後頸和背部的皮膚是溫熱的,則說明寶寶不冷。如果發燙或發涼,則表示寶寶蓋多或該加被子了。
還有些家長問寶寶出汗多是不是缺點啥,出汗多和寶寶自主神經功能發育不完善的生理特點有關,隨月齡增加會逐漸改善,家長無需擔心哦。
03
秋季幼兒穿衣實用技巧
1
保暖又不厚重的「洋蔥式穿法」
秋季早晚溫差大,為了保證孩子不著涼,好多家長給孩子採取了「洋蔥式穿衣法」,就是像洋蔥一樣一層層的穿衣服。
裡面的衣服選擇柔軟、透氣的棉料,外套選擇防風或防水的夾克,以應對天氣變化。晚上氣溫較涼的時候再搭配帽子、襪子等。這樣的穿衣策略相比一件厚外套更靈活舒適,可以達到保暖又不厚重的目的。
2
三暖二涼穿衣法
適當的「秋凍」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但孩子秋天到底穿多少才合適呢?這時候就要用到我們熟悉的「三暖二涼」穿衣法則啦。
所謂的「三暖二涼」分別指的是:暖背、暖肚、暖足、寒頭、涼心胸
三暖:孩子背部保暖可以抵禦涼風,預防感冒發生;腹部保暖可以保護脾胃,減少幼兒秋季消化不良、腹瀉等的發生機率;此外腳部神經和穴位集中,腳部是否保暖也是穿衣恰當的標準之一。
二涼:指的是頭涼、心胸涼,身體熱量的 1/3 是由頭部發散,孩子頭部太熱容易頭暈上火,所以家長給孩子穿衣時一定要檢查孩子頭部是否發熱出汗。此外孩子穿著臃腫容易擠壓心胸部位,造成內熱。所以要保證孩子心胸部位涼爽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