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突分子被IS當炮灰遭重創 想脫逃被抓回斬首
編者按:回首2014年,「伊斯蘭國(IS)」這一極端組織曝光率最高,但也最神秘。很長一段時間,國際媒體甚至連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其安全情報部門都沒有搞明白該組織的名字,時而ISIS,時而ISIL,直到該組織頭目巴格達迪6月29日自稱「哈裡發」、「政權」更名「伊斯蘭國」才算基本統一。「伊斯蘭國」擴張迅速、手段殘忍、組織較為嚴密,不僅在中東地區,在西方國家和其他國家也招募了大批的恐怖分子,這其中也包括「東突」分子。中國是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受害者,因此,中國竭盡全力幫助中東國家打擊恐怖主義,同樣符合中國利益。今天的年終特別報導,由《環球時報》記者獨家講述伊敘邊境地區的「『伊斯蘭國』東突營」如何遭受重創。
國際社會聯手打擊「伊斯蘭國」已成大勢所趨。自11月底開始,《環球時報》記者陸續進入土耳其南部、伊拉克庫德區和敘利亞北部,通過採訪庫德武裝領導層、敘利亞安全機構、黎巴嫩國防軍和國際反恐怖專家獨家獲知,2012年底投身該恐怖組織的「東突營」近來連遭重創,在伊拉克基爾庫克、蘇萊曼和敘利亞的邊境重鎮科巴尼已損失80%以上的武裝人員。有「意志崩潰」的「東突」分子在試圖逃離戰場時被「伊斯蘭國」督戰人員斬首或槍斃。國際反恐專家建議,中國可以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積極合作,攔截和防範恐怖分子回流。
與「伊斯蘭國」扯在一起的「東突營」
12月3日,土耳其東南部尚勒烏爾法與敘利亞拉卡省接壤的哈伯爾口岸,《環球時報》記者剛下車就遭到眾人「圍觀」。在確認記者不是韓國人或日本人而是中國人後,從閒逛的小孩到擺茶鋪的大叔都不約而同地做出令記者十分驚訝的肢體語言:嘴裡嘟囔著「Chin(中國人)」,然後拉開上衣,雙手做出「轟、轟」爆炸的樣子。開茶鋪的大叔指著千米開外的敘利亞口岸飄著的「伊斯蘭國」黑旗,問記者:「想過去嗎?」迅速趕來的土耳其安全官員一邊驅散圍觀的當地人,一邊尷尬地告訴記者:「他們是說著玩的,別當真啊。」
然而,伊拉克庫德區的一名高級安全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跟其他國家的恐怖分子一樣,哈伯爾口岸鄰近地區是『東突』分子入境敘利亞的最主要路徑,因為那裡正對面就是『伊斯蘭國』所謂的首都拉卡。」
至於「東突」武裝分子在「伊斯蘭國」充當自殺炸彈一事,這名官員很快就向記者出示了一段視頻。在這段拍攝日期標示為「2014年10月17日」、拍攝者自稱是「伊斯蘭國」成員的視頻中,一個頭髮凌亂、穿毛線短外套和花格子襯衣的十八九歲小夥子坐在駕駛員的座位上,眼神空洞地看著攝像者。拍攝者給視頻加注稱:「伊斯蘭國」的中國兄弟在蘇萊曼執行「烈士」行動,也就是自殺式爆炸襲擊。
今年7月底,英國路透社曾在文章中提到,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表示,有來自中國的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在中東接受訓練,其中一些人可能已進入伊拉克境內,參與當地暴力衝突,從外國媒體報導中推測,這一群體約為100人,多為「東突」分子。
從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安全機構、敘利亞空軍情報局和黎巴嫩國防軍的高級軍官向《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勾勒的「伊斯蘭國」所謂「東突營」的基本情況來看,這一人數很可能已增加。這些官員表示:原本在敘利亞境內獨立作戰的「東突」武裝人員去年底在自身組織名稱中加上了與「伊斯蘭國」有關的後綴,這標誌著他們正式向這一新做大的恐怖組織臣服,成為其旗下的「東突營」。伊敘黎三方官員稱,「東突營」的作戰人員約有300人,外加人數遠超於此的家屬。
「東突」分子先是投身敘利亞反對派,後又臣服於「伊斯蘭國」組織。「縱觀『東突』捲入敘利亞和伊拉克戰事的歷程,完全與『伊斯蘭國』這一恐怖組織的做大相吻合。」一直跟蹤「東突」勢力在全球動向的美國學者阿倫·澤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1年3月,『東突』在其所辦雜誌《伊斯蘭『突厥斯坦』》第11期中首度表現出對捲入敘利亞亂局的興趣。在2013年第12期雜誌上,『東突』以發文的形式公然表示:正式介入敘利亞政治危機。2014年3月,『東突』第一次公開視頻承認,其『武裝人員』在敘利亞境內作戰。同月,『東突』頭目阿卜杜拉·曼蘇爾通過電話向路透社記者承認,『東突』武裝加入『伊斯蘭國』組織,並放言『與中國政府戰鬥是伊斯蘭職責所在』!隨後,網上開始出現一群蒙面黑衣男子在沙漠環境中進行武裝訓練的場景。」
「他們甚至很狂妄地將發布的視頻稱為『快信』。」澤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認為,「東突」分子想通過這種方式擴大影響,但也暴露了他們的恐怖伎倆與暴恐特質,比如如何訓練和自製炸彈。
在今年6月「東突」分子發布的一段長達52分鐘的視頻中,詳細記錄了他們如何對敘利亞政府軍一處哨所發動襲擊。澤林說:「令人震驚的是,這段視頻中居然還有女性和兒童接受『東突』軍訓的場面!」他認為,這些視頻是想教唆更多的恐怖人員到敘利亞等地參加所謂的「聖戰」。
「東突」分子試圖脫離「伊斯蘭國」時被抓回斬首
從今年8月到現在,『東突營』的人員損失已超過80%。據我所知,他們已3次遭受重創。」伊拉克庫德區的一名安全官員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庫德女子突擊隊在科巴尼城東地區全殲一支「東突」武裝小分隊的全過程:「事發10月13日凌晨,我們的女戰士們乘夜摸進城東一處『伊斯蘭國』武裝的陣地,在摸掉他們的夜哨後,一舉擊斃12名沉睡中的恐怖分子。後來的情報證實,這支13人的小隊正是『東突營』作戰人員。」這名庫德安全官員還透露:「『東突營』有近1/3的人在科巴尼作戰,除這個小隊被全殲外,還有許多人死於美國和其他國家戰機的轟炸,這個情況是我們通過監聽『伊斯蘭國』步話通訊網絡知道的。」
《環球時報》記者還從伊拉克基爾庫克省安全部門的一個消息渠道了解到,「東突營」伊拉克分隊10月28日在基爾庫克西南部地區作戰時損失慘重:「他們基本是在基爾庫克的胡瓦賈、利雅德和拉什迪之間流竄,與『伊斯蘭國』來自其他12個國家的恐怖分子混編,其中3名中國籍恐怖分子死於與伊拉克安全部隊的交火中,另外近20人死於美軍的一次轟炸。」卡內基中心的分析員馬裡奧·阿布·扎伊德也證實,此前在「聖戰」網絡社交平臺上很活躍的進入伊拉克境內的「東突」分子,10月末後幾乎沒有更新內容。在伊拉克境內,「東突營」曾一次被打掉數十名武裝分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資深研究員詹姆斯·M·杜塞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伊斯蘭國』組織很懂得合理利用來自不同國家的武裝分子。比如,全是女性的英國恐怖團夥在拉卡當秘密警察或去伊拉克安巴爾省招募女性恐怖分子;一些德語好並且是網絡高手的黎巴嫩人負責鼓動和招募新同夥;比利時的恐怖團夥適合看管西方人質;德國籍的恐怖團夥負責招德國、丹麥人入夥;印尼恐怖團夥專門負責招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新人』;至於『伊斯蘭國』在過去5個月搞的67次自殺式爆炸,施暴者中有15人來自沙特,6人是突尼西亞人,5人是摩洛哥人,此外就是敘利亞、利比亞、烏茲別克斯坦、德國、土耳其、黎巴嫩、印尼、澳大利亞和中國人。」
阿布·扎伊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伊斯蘭國』中的外國恐怖分子有兩類:一種人願意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賣命;另一種是將那裡當成訓練基地。『東突』其實屬於後者,但在『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死傷慘重的情況下,他們被警告說,如果不上前線,就得不到各國恐怖組織的支持,如果他們上前線,就可以獲得敘利亞北部和土耳其南部邊界地區的居住地和『領土』。壓力與引誘之下,『東突營』被拖進激烈的戰事,從而死傷慘重。」據科巴尼庫德武裝不久前從拉卡獲得的情報,至少一名「東突」成員和一名歐洲成員在試圖脫離「伊斯蘭國」組織時被抓回斬首。
中國可積極與他國合作防範恐怖分子回流
另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東突營」主要駐地在阿勒頗以北土敘邊境的數個村落,但作戰人員被分成「敘利亞分隊」和「伊拉克分隊」,輪流在敘伊兩國作戰。「東突營」的頭目是自封為「宗教導師和發言人」的阿卜·阿爾-利德。綽號「土耳其人」的利德是敘利亞籍,他鼓吹「東突」分子到敘利亞作戰,以在「東突厥斯坦和敘利亞建立真正的伊斯蘭國家」。「東突營」還與來自中亞或高加索地區的恐怖分子進行「交流培訓或資金輸送」。
針對一年多來「東突」分子在「伊斯蘭國」的種種行徑,美國學者阿倫·澤林表示,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各國政府都應該重視外流恐怖分子返國的威脅。美國已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對付那些曾溜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參加恐怖活動,正在或已回國的本國公民,甚至與中東國家合作,逮捕、引渡這些人。中國有關方面可以跟美、英、法等國交流應對回流恐怖分子的經驗。
美國反恐怖專家凱文·彼得斯近日也撰文稱,中方可以「更積極地」與其他國家分享打擊恐怖分子的情報,與周邊國家合作攔截、防範恐怖分子回流,阻止受暴恐思想影響的人員偷渡出境。他認為,中美兩國可以攜手與中東國家斬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共同打擊網絡上的恐怖和極端思想,「至於美國方面,應該拋棄對中國的一些成見,拿出誠意與中國合作,分享情報。」▲【環球時報赴伊拉克特派記者邱永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