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寧波市較大高鐵站:寧波站、寧波東站、餘姚北站。
01寧波站
寧波站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是蕭甬鐵路、杭甬高速鐵路的終點站和甬溫鐵路的起點站。寧波站始建於清末,現址車站建於1959年9月,於2010年10月6日正式改擴建。2013年12月28日,寧波站南廣場經改擴建後開通。2015年9月26日,寧波站南北廣場合攏,全面建成運營。
寧波站的總建築面積為12萬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站場規模達8臺16線。
寧波站與北側的歷史文化建築「天一閣」遙相呼應,設計構思源於《易經》中「天一生水」的哲學思想,一滴晶瑩剔透的水滴擴散形成起伏的水紋,最終幻化為「寧波甬浪」的建築造型。建築的頂部、下部及兩側的雨棚所呈現出的弧線形態使整個建築仿佛隨波舞動的「海浪」。
寧波站採用「上進下出」的交通組織模式,功能空間分布於6層平面,其中,地上3層,地下3層。
地上1層是站臺層,分布有進站大廳、售票廳、鐵路生產生活用房、貴賓候車廳和站臺,進站廣廳的頂部設有採光中庭,共設置18個人工售票窗;地上2層是高架候車廳,候車大廳內設有普通候車、團體、母嬰、軟席候車及衛生等服務設施,還配有輔助售票廳;
地上3層是商業夾層。地下1層是出站層,有一條地下通廊,連接南北廣場;地下2層和地下3層都是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的站廳層和站臺層,可以在這裡進出站,換乘城市軌道交通。
02寧波東站
寧波東站位於東方商務中心南側,規劃福明路以西,規劃桑田路以東,興寧路以南,臨近中興路、環城南路等主幹線。車站規模4臺10線,其中預留1條到發線及基本站臺,預留進出站地道各1座,永久站房面積3950平方米,臨時站房約6000平方米。
寧波東站是寧波鐵路樞紐工程之一——鐵路寧波站改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鐵路寧波站是原地改擴建,需拆除既有站房,建設新站房,而且軌道交通4號線穿越站區,施工防護和地下開挖支護難度大、成本高,確保施工安全和建設工期的壓力很大。經鐵道部、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北侖鐵路貨運中間站——寧波東站新建永臨結合客運設施,在寧波站改建期間,在寧波東站實施過渡,過渡結束後保留部分客運設施作為寧波鐵路輔助客站。
寧波東站項目位於鄞州區區東方商務中心南側,福明路以西,規劃桑田路以東,興寧路以南,臨近中興路、環城南路等主幹道。車站方面,主要包括站房、信號樓等附屬設施,總建築面積0.35萬平方米,共設4個站臺,8股軌道。
03餘姚北站
餘姚北站是隸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的鐵路車站,也是杭甬高速鐵路的中間站。2010年7月9日,餘姚北站開工建設,時稱餘慈站 ;2013年7月1日,餘姚北站開通運營 ;2019年1月18日,餘姚北站北廣場送客通道投用。
餘姚北站設計創意採用了河姆渡文化圖騰——「雙鳥朝陽」的理念,天、地、人共存共生,預示著餘姚高鐵新城的光明未來,像神鳥一樣昂首挺立。站房兩側樞紐綜合體形態猶如雙鳥引吭啼鳴,中部站房與廣場如同熾烈蓬勃的太陽,通過獨創設計使交通與商業協力騰飛。廣場的景觀設計和人流疏導相結合,突出主要交通軸線和視覺軸線的引導,同時考慮休息交流的小環境營造,在周邊的開放空間內布置綠化、景觀,起到空間的分離和緩衝帶的作用,整體景觀設計體現出開闊、大氣、富有情趣的空間環境。
餘姚北站站房為高架站臺「線下式」車站,站房有五層高,分上下兩層。餘姚北站有南北廣場、地下停車場、通站道路,南廣場東西兩側是公交車站,北廣場西首是長途客運站和旅客集散中心、通站道路「兩縱兩橫」共四條,在站場區域呈「井」字狀,是溝通、連接城市主幹道城東路、餘慈公路和新建北路的主要道路。
溫州擁有3個大型火車站,是浙南中心城市、浙南交通中心
華南中心都市,廣州市擁有4座大型火車站,吸引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