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中國正在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改革,醫療供應鏈作為其中的核心問題,涉及到從製造商、專業物流機構、醫院、藥店到消費者的所有環節,涉及到複雜的監管與制度設計,如何通過數位技術的應用來提升醫療供應鏈的效率?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聯合主辦,浙江大學MBA教育中心、浙江大學-麥吉爾大學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GMSCM)、浙江大學醫療管理MBA項目、浙江大學健康產業創新研究中心承辦的2019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論壇於2019年5月30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圓正啟真酒店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院校學者及相關領域專家,以醫療供應鏈治理與數位化應用為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2019製造論壇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謝小雲教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教授、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加方項目主任LI Shanling教授,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中方項目主任壽湧毅教授,浙江大學健康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醫療管理MBA項目學術主任邢以群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周慶利,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助理教授丁弋川,浙江大學藥學院研究員劉雪松,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採購經理趙聰,捷瑪計算機信息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開疆,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招生總監麻樹群先生等嘉賓出席了當天的論壇。
論壇由浙江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聯合主任壽湧毅教授,浙江大學健康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醫療管理MBA項目學術主任邢以群教授聯合主持。
論壇開始,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謝小雲教授代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致辭。謝小雲副院長首先代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謝小雲教授表示,今年時值浙大MBA項目創辦25周年。經歷了25年的櫛風沐雨、創新開拓的徵程,浙江大學MBA項目已經走在了全國MBA行業的前列。謝小雲認為,浙商是非常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群體,浙大MBA與浙商之間的緊密聯繫,倒逼浙大MBA教育必須改革創新,適應浙商的需求。近期,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獨創的「商學+」模式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本次論壇是浙江大學MBA兩個「商學+」項目的強強聯合,是學院兩個一級學科深度融合的佳作,也是學科建設與辦學項目的雙向嵌入。從2013年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項目創立以來,認可度在逐年提升。「中國的經濟走到今天,實體經濟的振興與製造業成為頂梁柱是密不可分的。」謝小雲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環境複雜的大環境下,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項目更應該成為一個可以提供全球化對話、交流的平臺。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謝小雲教授
浙江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聯合主任LI Shanling教授代表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致辭。LI Shanling教授對各方對論壇的支持表示感謝,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歡迎。她表示,中國的醫療體系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全覆蓋,但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例如準入標準、質量、成本、培訓,老齡人口增加等尚未解決的難題。她引用了幾個國際權威機構的研究數據來說明:例如中國醫生單日接診量,中國即將面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年輕人工作壓力及不良生活習慣行為等問題都將對中國未來的醫療體系產生深遠影響。Li Shanling教授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的舉辦,能夠提升大家對醫療的重視,同時也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
浙江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聯合主任LI Shanling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周慶利研究員一直從事耗材供應鏈管理和研究。當天他以醫用耗材供應鏈管理為例,為大家介紹了醫院供應鏈的信息化和數據化管理。他在演講中表示浙江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是一家年輕的醫院,管理、硬體標準都很高,這些也反應和體現在醫院內耗材供應鏈的管理上。醫院內的耗材整個流程在沒有信息化之前,採購靠電話溝通,檢查靠手工翻閱,在不容易發現耗材過期問題的同時,還不好追蹤植入性耗材。在醫院全面實行信息化後,從庫房採購需求提交,到供應商供貨以及最後出庫、病人使用,都可以使用條碼。採購數量、採購物品、驗收等全部實現了信息化。「一碼終生」的植入性耗材讓追溯也變得容易起來。然而周慶利表示,由於醫院耗材的特殊性,信息化是一個緩慢、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符合法律法規,流程完整、清晰,數據全面而準確以及溯源可靠等這一系列要素,是醫院耗材供應鏈的紅線和準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周慶利研究員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助理教授丁弋川為大家帶來題為「如何運用運籌學和大數據提升急診室的管理」的分享。他在介紹中表示,他合作過的很多醫院都會存在以下問題:沒有明確目的、缺乏關鍵數據、解決方案難以實施。大數據運用在急症室中,還需要大量的經驗做支持。丁弋川表示,運籌學在醫院急診室的管理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大數據分析加上運籌學以及有效的數據做支撐三點具備,才能夠真正提升急診室的效率。最後,丁弋川表示,雖然大數據在中國的醫院是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前景一片光明。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 助理教授丁弋川
浙江大學藥學院研究員劉雪松與大家一起分享了關於科技在中醫藥材全產業鏈中的價值。劉雪松認為,中國的中藥材正在走向世界,而品質的保障成為其最大的限制因素。劉雪松認為利用信息技術和智能製造,能夠控制中藥材的質量。「中國政策向中醫藥產業中的傾斜,帶動了關鍵技術的創新,浙江大學在這方面尤為突出,而且這種創新技術也已經規模化運用起來」劉雪松坦言。中醫藥智能化工廠,將物聯網、綠色節能、數位化、信息化等技術結合起來,同時也將過去的質量檢測等變得更為可控、可視化、模型化。中醫藥從種植到生產加工,到最後臨床應用,都離不開數據。而行業重視就成為了數據能夠在全產業鏈中流通起來的關鍵。劉雪松表示,中藥材的全產業鏈中質量溯源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技術手段是一方面,而更好的生態結構才是關鍵。
浙江大學藥學院 研究員劉雪松
在論壇的下半場,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採購經理趙聰分享了與製藥企業供應鏈的應用和管理相關的內容。趙聰表示,製藥企業雖然屬於製造業,但是它製造的產品是特殊的,是關乎生命健康的藥品。他認為,對上遊供應商積極合理的管理以達到穩定長期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他在分享中提到通過對供應鏈上遊的質量把控和智能化生產,以期達到將「製造」變成「質造」和「智造」,從而達到製藥企業的目標。而從源頭控制供應商,打造多元化合作模式是整個環節中最為關鍵的部分,這也是企業能夠進一步發展的根本原因。
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 供應鏈中心採購經理趙聰
接下來,捷瑪計算機信息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開疆博士與大家探討了藥品供應鏈創新。王開疆表示,新的藥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即將實施,將會對藥品的追溯提出新的要求。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藥品追溯系統、及時準確記錄、保存藥品追溯數據將成為新的目標。王開疆詳析了互聯互通的藥品追溯數據鏈中的多個參與方在其中承擔的不同角色。他表示要達到「藥品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防範非法藥品進入合法渠道」,「確保發生質量安全風險的藥品可找回、責任可追究」,需要通過供應鏈中的多方參與者通力合作才能實現。通過追溯碼,可以從藥品生產企業到流通環節最後到下遊發送藥品的整個流通過程得以被追蹤。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追溯碼,行使監督權利。王開疆認為,通過一物一碼,物碼同追以及藥品交接的信息化和標準化,可以達到藥品供應鏈的精準和快速管理。
捷瑪計算機信息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王開疆博士
在隨後的Q&A環節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壽湧毅教授與各位專家共同探討了關於醫療供應鏈的特殊性,以及醫療管理中出現的相關難點。並對現場學生的疑問給予了相關解答。
圓桌討論
LI Shanling教授 提問
現場聽眾 提問
此次論壇中探討了醫院、藥企、藥材生產以及藥品流通領域的供應鏈管理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激發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雖然論壇結束,但是研究還未停止……
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
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GMSCM)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與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聯合創辦的雙碩士學位項目。培養的目標人群為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及物流企業的核心經理人員與創業者。致力於培養既精通製造業特點、又具有深厚管理功底的製造業領袖,為國內外製造企業不斷輸出創新性、實踐性的精英人才。該項目的學員多來自製造、物流及供應鏈行業,平均工作年限達到10年以上。因此,同學們能更好的將理論學習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相結合,並通過世界知名的製造與供應鏈企業實習、參訪,將先進理念融會貫通,助力自己未來的行業提升與發展。
醫療管理MBA項目
浙大醫療管理MBA項目旨在通過傳播現代醫療與健康管理產業經營與機構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讓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領域的經營管理人士能夠拓寬視野,充分運用先進的經營管理思維和知識提高運營管理能力和經營創新能力,最終培養成為以下三類高級人才之一:
1. 具有全球視野、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醫療與健康產業的領軍人才
2. 具有創新能力和戰略思維的醫療健康經營管理機構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3. 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新創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