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適值上海市管理科學學會成立40周年之際,「2019上海管理科學論壇:面向未來的管理 」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上海管理科學學會 主辦,上海地區21家商學院聯合主辦,CPMC協進教育 和《上海管理科學》雜誌聯合承辦。
參加本次論壇的嘉賓有:世界著名的管理思想家、量子管理奠基人丹娜·左哈爾教授、上海寶山區區委書記、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原校長汪泓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方若教授、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垣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教授,以及承辦方代表協進教育蔣悅煒博士、上海地區各個商學院院長(教授)和同學、協進教育集團學員、GDA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會員,共有海內外千餘人出席,成為年末滬上最盛大的管理學界盛會。
上海管理科學論壇開幕
上午主論壇由上海市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原院長王方華教授主持 ,首先由王方華教授發表致辭,宣告2019上海管理科學論壇正式開幕。王方華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主論壇演講嘉賓,感謝了各位嘉賓的到來和協進教育集團 作為承辦方對本次論壇的大力支持。
王方華教授發表致辭
協進教育集團董事長蔣悅煒與王方華教授及法國教授交流
王方華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上海市管理科學學會在1979年的11月20日成立,至今正好40年。在這40年裡面我們團結了上海地區各個高校管理理論和實踐研究、教學和管理服務各個領域的專家,共同為上海地區的管理科學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今天在這裡舉辦2019上海管理科學論壇,也是對上海管理科學學會成立40周年的一個紀念。」
主論壇回顧
接下來,五位主論壇演講嘉賓圍繞「面向未來的管理」進行了主題分享,共同探索管理與管理學之未來!以下為演講嘉賓概述:
《未來管理的變與不變》
演講嘉賓:徐飛 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
今天的主題是未來管理,我想說未來已來,並不遙遠,就在當下。去年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的40年比歐美發達國家兩三百年發生的變化還要劇烈,哈佛大學前校長曾經說過一句話,人類最近一千年以來有三件事情特別值得一提,一文藝復興、二工業革命、三中印崛起,尤其是中國的崛起。這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遺憾的是中國產生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嗎?中國人有在世界上成為偉大的管理學家嗎?我們只能說處於將出未出的狀態,所以我寫了一段話,兼收並蓄,頂天立地,構建管理新理論新思想,創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意義的管理學新方法、新範式,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未來已來,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管理裡面說變不稀奇,稀奇的是說不變,能不能找到那些定海神針那才是本事。首先不變的是商業邏輯不變,要尊重常識;第二個是管理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另外管理學的三大任務,分析要素和主要內容都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對管理的根和本的追求也沒有發生變化,愛因斯坦、牛頓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用形而上的哲學品質去追逐根、追逐本。最後不變的就是創新。下面說一下什麼是管理的變,商業範式變了;管理世界主客體變了;另外管理研究的範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腦科學、行為科學和認知科學等等大行其道。
《回歸本源,振興商學》
演講嘉賓:陳方若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
大家應該有一個共識,商學院應該是管理學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場所,這樣的一個場所需要做怎麼樣的改變?目前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是不是有一些明確的方向來改變商學院的土壤?使得在這樣的土壤裡面能夠產生真正有意義的管理學理論,這是我今天演講的視角。其實商學院的邏輯很簡單,我們講商學院一般是講兩個事情,科研和教學,或者是叫學術和教學,這是我們的本。
我們研究的問題來自於實踐,我們的理論應該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這就是為什麼實踐和學術之間是雙向的。但目前我們很多的學術論文是從學術中來到學術中去,跟實踐幾乎沒有什麼關係,象牙塔自娛自樂的現象非常嚴重。這是真問題也是大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我覺得未來有真正創新意義的管理學理論還是不可能在商學院當中產生。我們安泰學院現在的發展戰略有八個字,「縱橫交錯,知行合一」,去年年底我們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我們希望能夠搭建一個平臺來幫助老師推動行業研究,通過這樣的組織行為來推動、打造一個更加健康的商學生態。
《企業(家)制度突破能力的分析框架》
演講嘉賓:李垣 同濟大學經管學院院長
影響企業家制度突破能力的因素,我們現在是從六個方面來考慮的,一個是組織特徵;第二就是個人特質。剩下的四個是共性的問題,第一個是制度的因素,比如說混合經濟的問題,混合經濟很大的問題在中國就是誰混誰的問題。另外是基本市場的因素,我上個月到了一個上市公司,他們的老總跟我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有意思,他說你們學者成天講快變環境,他說我這個上市公司十好幾年也沒變過,到底是變了還是沒變,所以迅速變化的市場怎麼影響企業家制度突破的能力,另外就是產業生態的競爭。
還有基於文化的,我今天第一次聽到魂商,魂商從道理上聽上去是可以的,但是我們從文化研究的時候其實也是很困惑的。另外,基於社會生態的因素,包括社會規範、發展的不平衡、利益相關者衝突和生態要求,特別是我們現在在做利益相關者衝突。
最後一部分是我們的研究框架,從研究的角度來講我們把驅動因素還有環境因素看怎麼樣影響制度突破的能力,同時這個制度突破的能力是向外突破的,怎麼樣跟企業內部的能力能夠結合起來,產生互補。
《量子領導力》
演講嘉賓:丹娜·左哈爾 量子管理學奠基人
過去牛頓把宇宙本身描述為一臺機器,工程師泰勒受牛頓物理學啟發,設計了現代管理理論。他把公司看作機器,教人創建、管理公司,大體上是在製造和使用機器。在工業時代,這種思維和管理範式曾經是好的。
但在21世紀的今天,你在商業上面臨著挑戰;在政治上,面對失序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確定性的世界裡。西方受牛頓單向、線性、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影響,認為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大國,他們希望它是美國。所以你是敵人,你是威脅。當談到一個命運共同體時,談到和全球多極的夥伴關係時,他們認為你只是在騙他們,想愚弄他們。因為牛頓的那種思維不懂多元領導、合作共贏。牛頓範式告訴你的公司必須競爭,必須去對抗其他公司,你必須戰勝他們。牛頓範式還告訴你,你的工人,你的僱員都只是你公司機器的一部分,你們之間是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
但幾千年前的中國人,就開始在談判中尋求雙贏的解決辦法。量子物理學引入一種新的範式,就像3000年前中國的道家哲人說的那樣,量子物理學相信世界是一個整體,一切都是有關係的。一切都處於量子糾纏的狀態,我和你糾纏不清,你和我糾纏不清。你們公司跟其他公司糾纏不清,你們公司跟社區糾纏不清。我在中國的學生告訴我,在中國的商學院,系統思維還沒有被教出來。今天,我督促你們這些商學院的院長,教你的學生系統思維,而不是部分思考,去教你的學生如何合作。
《面向未來的管理學院》
演講嘉賓:陸雄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管理學院除了頭部商學院申請率在上升之外,其他都在下降,幾乎要關掉了。管理學院在這個時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我就做了一個思考,今天跟大家匯報一下。
全球經濟體將面臨重構,這不是傳統經濟學家或傳統政治學家能從單一學科來回應的問題,這裡面大量的商業、企業我們該做何選擇,我們該任人擺布還是為洞見未來做準備。我們得把各學科的知識拿來在商學院做研究,成為知識的熔爐,如果管理學教授不去打破自身邊界的話,我們可能生存的空間就會比別人緊張。我們要主導商業理論創新與迭代,別的學科教授可以跟我們合作,但不應該成為主導者,否則的話我們就沒有價值。我們的研究成果來自於實踐,我們的理論創新永遠追隨實踐、引領實踐,我們的實驗是在商業實踐當中完成,所以我們的學科有很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管理學院未來的使命是什麼?管理學院要整合各學科的知識,培養能夠參與到國際經濟當中的企業家、商業領袖和高級管理人。我最近在想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覆旦管理學院的學生能夠在全球找到工作,當他在全球有生存能力的時候,就參與了全球經濟的重塑。所以管理學院要根據這個定位去實踐使命,開放辦學、跨學科、跨領域、跨學校邊界、跨國界,要跟商業結合,跟各個商業和非商業的組織都要去研究、結合。
伴隨著全場近千位來賓的熱烈掌聲,2019上海管理科學論壇主論壇圓滿結束。
分論壇回顧
下午15個分論壇由上海地區各高校及GDA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舉辦,進行專門性的主題分享,展現各個機構的研究成果和特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 《研究中國案例,講好中國故事》
主辦方: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中心
2 《面向未來的郵輪產業發展戰略》
主辦方: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分享嘉賓:汪泓
3 《面向東方的未來管理》
主辦方: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聯辦
分享嘉賓:範徵
4 《敏捷共創與行動學習》
主辦方: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主持人、分享嘉賓:高松
5 《神經科學與管理》
主辦方: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6 《面向未來的文化產業發展與管理》
主辦方: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
7 《新時代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主辦方: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8 《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與管理》
主辦方: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9 《行業發展與管理》
主辦方: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
10 《智能時代創新創業管理》
主辦方:上海大學管理學院
11 《人工智慧與管理》
主辦方: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12 《新時代背景下的工程管理創新和行業變革》
主辦方: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EDP高層管理培訓中心
13 《時尚運營管理》
主辦方: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14 《區塊鏈理論與技術》
主辦方: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15 GDA Talk:對話丹娜·左哈爾
主辦方: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聯合會(GDA)
分享嘉賓:丹娜·左哈爾
2019上海管理科學論壇匯聚了海內外管理學界專家,東西方思想在此交匯碰撞,可謂是滬上管理學界一次裡程碑式的盛會!從今天開始,上海管理科學學派開始駛向世界,迎接世界的洗禮!
讓我們一起擁抱混沌,擁抱未來,
將中國管理學實踐與西方管理學理論相融合,
向世界傳達中國智慧,
賦能中國企業全球化可持續發展!
2020年6月17號,布魯塞爾
我們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