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8日,由上海市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導委員會、上海市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承辦的第七屆滬臺公共管理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新時代公共服務與公共治理」為主題,來自臺灣孫文南院、臺灣世新大學、臺灣實踐大學、臺灣中山大學、臺灣東海大學、臺灣淡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等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六十餘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公共服務與公共治理的前沿理論和實踐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周承代表學校致開幕辭。周承首先對前來參會的專家學者表示了誠摯歡迎。他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公共服務和治理如何推動建設一個更宜居的社區,促進高質量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公共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他殷切希望與會學者能夠在不斷往來中開拓創新,形成交流機制、構建合作平臺,為進一步促進滬臺兩地公共管理學術界交流,提高公共管理研究水平,共同增進兩岸民眾健康福祉貢獻一份力量!
臺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會長特別代表魯俊孟在致辭中表示,增進兩岸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學術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能夠凸顯時代特色,具有現實意義。他衷心期望滬臺公共管理論壇能夠建立機制、搭建平臺,為兩岸公共管理專家學者的學術互動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
上海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顧麗梅代表上海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向承辦方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她表示,滬臺公共管理論壇在兩岸公共管理的實務界和學術界都發揮著重要推動作用,祝願與會專家學者在這場思想盛宴取得更多啟發。
在特邀嘉賓演講環節,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沙海林以「上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城市治理實踐探索」為題發表演講。沙海林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1月考察上海的講話中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論述,通過上海市政府「還江岸於民」、「設立基層立法聯繫點」和「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智慧城市建設」的三個具體案例,詳細闡述了上海在城市治理實踐中所具備的「速度」、「高度」、「精度」和「溫度」。他希望,今後上海市政府能夠在「讓市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方面做出更多實質性的突破和改變。
論壇開幕式及特邀嘉賓演講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黨委書記、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姜文寧主持。
在大會主旨演講環節,首先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張明軍以「制度優勢轉化治理效能的思考」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中國的制度優勢主要體現在領導制度、協商制度、決策制度和執行制度四個方面,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的轉化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制度優勢的可持續性、執行主體的規則意識培育以及制度運作環境的優化。
隨後,臺灣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以「城市治理跨域分析」為題做主旨演講,提出城市管理複雜系統可以解構為現象、本質和條件三個層面,強調要從個體認知和群體互動雙重維度出發,進而構建涵蓋政策應用和基礎實驗的基層治理框架。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有來自滬臺兩地的六位專家學者分別進行精彩演講。
臺灣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徐仁輝以「公部門反貪腐機制的探討」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介紹了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預防性反貪政策與做法,並表示廉政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公務員不願貪、不必貪、不敢貪和不能貪。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彭勃以「上海城市治理精細化問題思考」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指出,面對新時期公共治理和服務的高要求,需要重新認識治理摺疊在當前的合理性與功效,尋求它在新環境中最為合適的生存樣態。
臺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前會長黃一峰以「社區協力治理:淡水老人共餐案例分析」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認為,在淡水老人共餐案例中,要通過高齡老人參與、社區力量支持和政府加強介入的方式,推動老人共餐項目的進一步優化。
同濟大學MPA中心主任周向紅以「新興技術、數字轉型,及民生場景構建」為題做了主旨演講。她表示,要結合公共管理領域出現的新問題和新變化,充分發揮新興技術的作用,切實做好數字轉型,構建起更符合人民實際需要的民生場景。
臺灣實踐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處長郭壽旺以「臺灣地方創生與產業發展」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指出,臺灣通過跨領域協同合作,實現了服務創新、人口成長、青年返鄉及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形成了幸福城鄉的均衡發展面貌。
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高恩新以「行為公共政策的『助推』概念、政策工具與理論反思」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指出,「助推」作為行為公共政策的兩大幹預工具之一,在不同公共政策領域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對於理解和解釋公共管理問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主旨演講環節分別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MPA教育中心主任劉幫成和上海交通大學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公共行政系黨支部書記呂曉俊主持。
在平行分論壇環節,與會學者圍繞「公共服務/治理實踐與創新」、「新技術與公共服務/治理」、「公共服務的效能與評估」、「公共參與和社區治理」、「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人力資源管理」等六個議題進行熱烈討論。
上海市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會會長、上海市行政管理學院副會長竺乾威致閉幕詞。竺乾威祝賀本屆論壇順利閉幕,並對承辦方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謝,並期望未來滬臺公共管理論壇在兩岸間持續開展。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錄法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以及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在閉幕致辭中對前來參與本屆論壇的新老朋友表示誠摯感謝,希望今後兩岸專家學者繼續協同合作,為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竺乾威、汪明生、徐仁輝、顧麗梅、劉幫成、張錄法、魯俊孟、黃一峰、郭壽旺和呂曉俊等幾位頒獎嘉賓為獲得第七屆滬臺公共管理論壇「優秀論文獎」的與會學者頒發獲獎證書。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助理魏英傑主持了閉幕式。
研討結束後,部分與會代表赴上海浦東新區新場鎮對公共服務和公共治理進行現場考察,並與鎮政府公務人員進行了交流。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在鼓勵兩岸推動公共服務和公共治理研究創新、推動公共管理新知識的實踐應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都具有深遠意義。面對當今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兩岸公共管理的專家學者更應攜起手來,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共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