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公共管理峨眉論壇以雲端會議方式與全國學者共同研討交流面向2035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相關議題。12月12日,由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主辦的第二屆公共管理峨眉論壇「面向2035的國家治理現代化」(雲端會議)成功舉辦,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各大高校的四百餘名公共管理專家學者、青年碩博群體參與論壇。會議得到了學界人士的積極關注和踴躍參與,當天上午主報告騰訊會議室在線人數長時間保持在450餘人,同期政治學人B站直播平臺同時在線人數一度接近1500餘人;下午4個分論壇,每個分論壇人均參與人數超過100人。
論壇主要圍繞「面向2035的國家治理現代化」展開交流討論,會議邀請了來自公共管理學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和青年才俊等就國家治理現代化領域諸前沿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該校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院長王永傑對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以百年交大的歷史為出發點,簡要介紹了近年來學院在公共管理學科建設上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成績,並就公共管理學科下一步發展表達了殷切希望與堅定信心,對論壇的圓滿成功表達美好祝願。
特邀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分別進行主旨發言。南京大學童星教授從政府管理的三種形態及其法律基礎進行闡述。中國行政管理學會高小平教授以「面向2035的國家治理:統籌發展和安全」為題,對我國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發表見解。上海交通大學韓志明教授發表題為「何種定型?何種成熟?——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願景」的主題演講,深度思考了「中國之治」的理論問題。廈門大學於文軒教授以「面向2035的中國公共管理研究本體論和方法論的新思路」為題,探討了中國公共管理研究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一系列元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劉鵬教授就我國政府監管體系建設從「獨立集權」走向「綜合分權」過程中的機制問題進行探討。南開大學吳曉林教授以「誰說皇權不下縣——談古代的社區治理」為題,從歷史維度探討古代社區治理相關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龐明禮教授以「反漏鬥效應何以產生:對公共治理任務科層傳遞機制的解釋」為題,對我國黨政科層制任務分解機制進行深度剖析。暨南大學顏昌武教授以「科層組織如何處理非常規任務?」為切入口,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觀點。南開大學鎖利銘教授以「中國城市群跨域治理的經驗、前景與路徑」為題,就城市群跨域治理相關前沿熱點問題展開深入分析。
當天下午,4個平行論壇同時進行。與會人員分別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城鄉發展與基層治理、地方政府與區域治理、技術型治理與反思四個主題進行研討。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副院長雷敘川就論壇所涉及到的各議題觀點進行精彩綜述。王永傑就論壇做出簡要總結,同時也著重對學院人才引進政策等進行了全面介紹,並誠邀學界專家學者多來學院指導工作,誠邀青年才俊加盟。(通訊員:西南交通大學朱俊 王向陽 溫雪梅 莫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