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鴻鵠論壇」於航空航天學院A114報告廳舉辦。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昊,校學生處處長侯士兵,學生處副處長張新安,學指委留學生服務中心主任張巍,研究生院培養辦副主任侯宗勝,學指委研工辦賽福鼎·阿力木參與了本次論壇。2012屆博士畢業生谷國迎,2008屆本科畢業生黃茶茜,2017屆碩士畢業生畢瀟偉,2018級博士生鄭石松作為嘉賓分享了他們在學習、科研、工作中的故事,詮釋了他們的「選擇」和「成長」。
胡昊鼓舞人心的致辭拉開了本屆論壇帷幕,他表示:第一屆鴻鵠論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引起了廣泛共鳴。而舉辦鴻鵠論壇的目的就是鼓勵和引導在校生潛心學術、樹立遠大的科學志向,從優秀同學、校友身上汲取鴻鵠高飛的動力。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他提到:希望每一位交大學子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勤奮努力,傳承交大的優良基因,敢於響應時代號召,承擔時代責任,完成時代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致辭後,胡昊與侯士兵為本次分享嘉賓頒發紀念證書。
隨後,四位嘉賓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一個個有關「選擇和成長」的故事。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2012屆博士畢業生谷國迎從學生時代和科研經歷兩方面切入,分享了自己求學之路及如何找到合適的研究方向的故事。他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他在學生時代取得好成績的秘訣。而在科研中,要尋找創新點,認準一件事就堅持下去,才能在該領域有所收穫。「沒有選擇是最好的選擇,有了選擇更要加強學習、閱讀和請教,尋找科研方向」。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軟體領域總工工程師、2008屆本科畢業生黃茶茜以「選擇」為主題,分享了她在工作中是如何直面挑戰、突破自我的經歷。學生時代爬山途中偶遇「黑洞」的一次經歷,給了黃茶茜許多啟發。面對「留在原地還是往前一步迎接挑戰,安於現狀還是繼續冒險」這個問題,她說「作為交大青年,不要為了安全感而禁錮自己,要學會勇敢的選擇,去拼搏,在成就自己的同時,為行業的發展、技術的領先、國家的進步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江西省定向選調生、2017屆碩士畢業生畢瀟偉以「踏實的選擇」為題,分享了他成為選調生,走入基層、服務人民的經歷。畢瀟偉說,他來自江西的一個小縣城,在交大以及日本的求學經歷讓他受益匪淺。在面對留在上海工作還是反哺家鄉這一兩難抉擇時,是「家鄉的情懷、父母的責任、基層的信念」,讓他最終選擇了成為一名基層選調生。畢瀟偉說,基層工作不僅給他歷練,更讓他收穫感動,「只要選擇了,那就踏實努力地走下去」。
韓國留學生、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2018級博士生鄭石松做了「時間是人能消費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的主題分享。本科時,他也曾遊戲人生,但讀了碩士後,潛心科研讓他收穫了多篇SCI和各項榮譽,也讓他認識到了時間的可貴。鄭石松說:「時間是讓我們成長和發展的最重要資源。你們可以消費時間,但不能擁有時間。時間不會停下來,只會一直走下去。」
四位嘉賓分享之後,在場的同學結合自身情況踴躍提問,嘉賓們詳細解答。大家表示,從各位優秀的榜樣身上收穫良多,只有不斷奮鬥,才能讓選擇不留遺憾。
「鴻鵠論壇」的目的是鼓勵交大青年立鴻鵠志、做奮鬥者,以身邊的校友及優秀同學為榜樣,堅定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勵志成才,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培養學術志趣,勇擔責任,在感知國家與社會新動向中紮根行業,與時代同心同向,與祖國同夢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