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11月21日,首屆「華南公共治理高峰論壇暨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研討會在華南師範大學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由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主辦,華南師範大學國家審計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以及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與社會融合研究中心聯合協辦,邀請到來自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25家單位的公共管理學界知名專家學者參加,吸引了來自校內外共300多名師生到場觀看。
論壇開幕式由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胡中鋒教授主持,首先播放了新鮮出爐的學院宣傳片,隨後華南師範大學蔣達勇副校長代表學校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
他指出:「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治國理政的理論與實踐均取得了歷史性進展。尤其是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這充分彰顯出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剛結束不久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目標,擎畫了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藍圖。
在此背景下,我們召開公共治理高峰論壇與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研討會,聚焦面向2035年國家治理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之治、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特色公共管理的創新、中國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經驗與展望等重大而前沿主題,探討現代國家建構的中國實踐與中國經驗,具有重要的理論魅力和實踐意義。」
上午的高峰論壇採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分設了四個議題。議題一聚焦「面向2035的國家治理機遇與挑戰」,由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蔡立輝教授主持,來自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竺乾威教授、蘭州大學管理學院的名譽院長包國憲教授、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的原執行副會長高小平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法學院的徐曉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的朱正威教授,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議題二聚焦「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之治」,由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陳潭教授主持,來自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趙成根教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的肖濱教授、南京審計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金太軍教授、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黨委書記黃新華教授、《新華文摘》雜誌社高級編審胡元梓研究員圍繞此議題,分享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議題三聚焦「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創新」,由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愛平教授主持,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胡象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副院長彭勃教授、深圳大學管理學院的副院長馬衛紅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的院長彭未名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院長史傳林教授就此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議題四聚焦「中國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經驗與展望」,由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首席專家倪星教授主持,來自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姜曉萍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黨委書記彭宗超教授、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的張賢明教授、東北大學文法學院的院長張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院長章文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的郅庭瑾教授,在線就該議題提出了諸多富有啟發性的前沿性觀點。
最後,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負責人、首席專家倪星教授代表主辦單位對本次大會進行了總結,認為本次研討會大家雲集,精英薈萃,成果豐碩,聚焦研討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國家治理的諸多重大前沿性問題,分享了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寶貴經驗,為華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科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下午的「公共管理學科建設」閉門會議由胡中鋒院長主持,參會人員為省外專家和學院學科點負責人。專家們就學科的平衡發展、主流與特色的關係、學術團隊建設、主流研究的顯示度、國際化視野、資源有效整合、為老師營造績效導向的組織文化等問題,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毫無保留的分享,這對華南師範大學推進新時代新文科新發展,尤其是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學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供稿:楊愛平 溫明月 葉紫琪 徐夢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