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兒的家長,請教育孩子認清三個「真相」,別讓單純毀了她

2020-08-28 夢想視野

前陣子與一些家長聊天,總是談到教育子女的問題。一位母親說到,自己經常被別人教導該如何培養女兒,有人說女孩要富養,有人建議該吃的苦都讓她吃,不要被富養的思維洗腦。

我不僅在想,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別人說該怎樣養育子女,有些方法其實並不適合我們的家庭。每個孩子都有其特點,也會有對應的方法。


但如果你有女兒,這三個真相務必讓她知道,以免還未成年就吃虧。

真相一: 世界是無情殘酷的

小孩子都喜歡幻想,女孩更喜歡所謂的童話世界、童話故事。在童話的世界中,有溫暖的陽光,有和風細雨,雖然有好人也有壞人,但每一個人都很單純,好人與壞人的區分都寫在臉上。只要幫助好人,就會得到祝福與快樂,也能夠收穫友誼與幫助。

而現實世界其實並不如此,它充滿著風險,處處都可能是陷阱,你面前的那個人很可能狡詐不堪。對於社會而言,個體的感受輕於鴻毛,優勝劣汰的原則在社會上一直存在,每分每秒都在產生失敗者。


現實中的人,在他人面前都戴著面具,我們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實面目。有些人看起來很狡詐,其實很善良。有些人看起來很正直,只是內心充滿不堪。有些人滿口都是肺腑之言,實際上正在給你下套。

如果不告訴這個世界的殘酷,在這個人人都為了生活而想方設法的世界上,打拼摸索的她,很可能被現實所擊倒,她會迷茫無措,她會盲目信任,也會懷疑人生。過於單純,只會成為他人的工具,給自己造成極大傷害。


真相二: 看起來可憐的人,有些並不值得被善良以待

有個小女孩,她的家庭條件很好,而她的同桌是一個家庭條件很差的男孩,為了供他讀書,家裡算是傾盡所有。男孩經常忘帶文具,善良的她便總是幫助男孩,久而久之,他把女孩的東西都當做自己的,毫不客氣,拿走不還,用壞不賠,更沒有道歉,反而指責女孩為什麼不給她想要的其他東西。

單純的女孩並不知道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難道溫柔以待換來的不是善良嗎?很顯然,女孩遇到了不值得被善良對待的人,可這個結果讓女孩受到了傷害,可能她再也不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現實世界中有大量的人,利用他人的善意而達到自己骯髒的目的。

摔倒的老人躺在地上喊叫,單純善良的人過去攙扶,便被訛上,解釋不清;路旁假裝的孕婦,說自己肚子痛,好心人將孕婦送回家,卻受到無情的嘲諷;火車站中閒逛的騙子,以遇難老鄉的身份騙取路人的金錢,得手後不忘嘲諷你很傻。

善良對待惡人一文不值,善良必須有自我的底線與原則,自我安全應該是做善事的前提。


真相三: 成功憑奮鬥,不是靠攀附

很多家長,在女兒長大後,都希望女兒找個好人家出嫁。其實這種話說出來,在他們眼中,女孩能否生活得好,就看對男人的攀附。

實際上,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孩並不比男孩差,想要成功,都可以憑藉努力來獲得。

不要為了獲得財富而卑躬屈膝,丟了尊嚴。沒有誰的人生能夠一步登天,只有努力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才能獲得自豪感,與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總結:

有太多的誘惑想參與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很容易在欲望面前迷失自我。做家長的,就需要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做違背自尊的事,不要讓孩子忘卻初心,不要過於單純,過於信任。

在適當的年紀,請一定讓你的孩子知道這三個真相,不要讓孩子活在虛假的謊言或童話中,一直活在家長造的「鳥巢」中,總有一天會走入社會,會成為他人的獵物。

獲取更多教育信息,請關注夢想視野

相關焦點

  • 家有女兒,要牢記3個關鍵期,錯過再沒機會,別不知道毀了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領悟到養女兒太難了,每個階段都不可忽視,因為是不可逆的,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家有女兒,要牢記3個關鍵期,錯過再沒機會,別不知道毀了孩子!其實現實中有好多女孩都有類似的經歷,出現這種問題,那都是父母沒有把握好女孩子的3個重要階段導致的,還來得及的父母抓緊看看。家有女兒,要牢記3個關鍵期,錯過再沒機會,別不知道毀了孩子!
  • 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育兒過程中,請遵循"漏鬥法則"
    父母們別再讓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育兒過程中,請遵循"漏鬥法則"。01、孩子弄壞姑姑的鋼琴,奶奶表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今天是樂樂的姑姑的生日,樂樂的姑姑大擺宴席,邀請樂樂一家人去參加生日宴會。
  • 打孩子前,請你認清這些真相
    1.打孩子後果很嚴重!請家長慎重!請你在打孩子之前,請看一些案例。去年6月,韓國警方逮捕了一名40歲的婦女,指控她將男朋友的兒子鎖進了行李箱長達7小時,最終導致男童窒息身亡。該名女子最後坦白打孩子的原因僅僅是「孩子很調皮」。孩子調皮就可以挨打嗎?
  • 教育兒子有三個忌諱,教育女兒有六個,父母要注意
    其實在教育方法和思路上對待兒子和女兒應該採取不同的態度。教育專家認為,養兒子有三個注意點,養女兒則有六個。可是我擔心孩子不能好好照顧自己,所以我懇請老師答應我每天給孩子送飯,並且給我一個小時幫孩子收拾寢室。面對我的要求,老師說:&34;你是個女兒日後要嫁出去,學學做飯就可以"現在社會越來越強調男女平等,所以父母也沒必要,總是跟女兒強調性別差異。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等他有事外出的丈夫回到家裡,看到煤球爐子上的小兒子已經都被煮熟了,心裡的氣不打一處來,掂起菜刀在麻將館找到了那女人,二話不說把那女人的手給砍了下來,得知真相後那女人也是瘋了起來,男人不用說走進來監獄。一個好好的家庭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最終釀成大禍,走到了盡頭。一個孩子本該精彩的一生,最終毀在了父母手裡。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遺憾!
  • 如果你有個女兒,教給孩子這三點比留給她萬貫家產還重要
    她將來是否能夠過得幸福?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以後過得更加幸福快樂?有人說多賺錢,將來給女兒豐厚的嫁妝,看誰敢小瞧?但錢不是萬能的,如果你有個女兒,教給孩子這三點,那麼未來孩子不會過得太差!見過很多女性,生了寶寶以後完全就沒了自我,眼裡心裡全是老公和孩子,一家三口出門寶媽就像個保姆。
  • 《三叉戟》: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毀了三個孩子的未來,家長該反思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看《三叉戟》裡老夏跟女兒的相處方式,崔鐵軍夫婦和兒子的溝通方式以及董虎夫婦教育女兒的方式,我感到一陣窒息。太多父母犯這種自以為很了解孩子,用自己覺得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端父母的架子肆意吼罵孩子的錯誤了。
  • 為何家長看好的「超前教育」,專家卻極力反對?別讓無知毀了孩子
    別讓無知毀了孩子在生活中大家常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會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學習,還有就是本來孩子才三年級,就要給孩子報四年級的學習班,而且這樣的現象不是個別情況,現在的超前教育在社會中可以說很普遍,而且家長對此都很重視,可是,作為權威的教育專家對此卻是極力反對,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 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請遵循「漏鬥法則」
    「熊孩子」大多不被人喜歡,因為在一些家長看來,這樣的孩子缺乏管教,是沒有素質,沒有教養的表現。在許多地方因為熊孩子的存在,都變得不那麼舒適,甚至有些喧鬧,難以忍受。實際上,熊孩子沒有一些想的那麼嚴重,但是家長一定要重視,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
  • 給家長個忠告,養女兒有三點忌諱,父母儘早明白,孩子少走彎路
    剛出生的孩子對這個世界是陌生的,什麼事情都是需要家長細心的教導,但是男孩和女孩在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在教育上採用的方法也是不同,女孩在社會群體中是弱勢的,家長在教育女兒的時候總是會更加的上心。那么女兒該怎麼樣呢?給家長們個忠告,養女兒有三點忌諱,父母儘早明白,孩子長大後才會少走彎路。
  • 女大學生「肉償租房」:如果你有女兒,請告訴她這三條做人的底線
    女大學生「肉償租房」:如果你有女兒,請告訴她這3條做人的底線女大學生,一個很能夠引起關注的詞彙,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許多的資訊上,總是可以看到這個群體。社會險惡,女大學生們心思單純,難免會成為許多壞人的目標。
  • 「我女兒還小別教她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
    「我女兒還小別教她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網友吵翻了時間:2020-09-22 14:32   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女兒還小別教她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網友吵翻了 老師, 我女兒還小, 希望您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最近,
  • 三碗教育「毒雞湯」已經毀了不少孩子,家長別盲目學,害娃不自知
    菁媽經常聽到很多媽媽吐槽:當媽真的太不容易了,寵著又害怕毀了孩子,嚴肅一些又心痛孩子。很多媽媽都一直在困擾著到底」放養「孩子好,還是嚴厲管教好,時時刻刻圍著孩子,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為他以後在社會生存能有一些基礎,還是讓他平平淡淡好?
  • 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三個層次,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很明顯,真正決定孩子起跑線的,不是孩子上多少早教興趣班,或者認識多少單詞,或者學習幾個國家的語言,而是取決於父母教育方式。家長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教育者,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水平,將決定他們生命的高度。有三個層次的養育孩子的中國父母,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實踐,看看自己身處第幾層。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別拒絕,不然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父母忙忙碌碌,把孩子讓老人來帶,自己外出打工,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條件。然而有的父母卻忘記了這份初心,他們忙於工作而疏於孩子的陪伴、教育,這應該是本末倒置了的。時光匆匆,無法倒流,還是請父母珍惜和孩子相處的短暫時光。
  • 「我女兒不好惹!」把女兒養得不好惹,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
    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家女兒善良、溫順,殊不知教育出來的這些美好品質,卻可能變成讓孩子受到欺負的推手。保護女兒,要從把她養得&34;開始。&34;把女兒養得不好惹,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看過電視劇《二十不惑》的家長們或許都有所感悟:姜小果是個不好惹的女孩。
  • 家長被老師當孩子面批評後辦轉學:爸爸形象不能毀
    何先生的女兒曾在莞城一所小學讀書,有一次女兒忘記帶作業去學校,班主任在教室門口把孩子和他批評了一頓。「批評我可以,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批評我。」何先生說,沒過多久,他給女兒辦了轉學。「每個爸爸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非常偉大的,是孩子的榜樣,我不能讓人把孩子心中的爸爸形象毀了,這比什麼都重要。」何先生說,這是他一定要女兒轉學的原因。他的話,王先生也完全認同。
  • 家有孩子的進來看,批評孩子別選這四個時間,別親手「毀」了孩子
    ,有的時候家長批評孩子,自己心裡也不好受,但還是要這樣做,只為了孩子將來能更有出息一些。記得郭德綱談起教育郭麒麟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我的孩子我來教育,我在家讓他受罰受夠了,將來到外面就不會被別人教育了。家長都是這樣的,有的時候對孩子嚴厲,是希望他們長大成人後能夠照顧好自己,別因為不懂規矩被別人踩在腳下。但是教育孩子也要選對時間,不能完全憑藉自己的心情,有四個時間要學會避開,否則孩子會越來越糟糕,別親手毀了自己的孩子。
  • 讓女兒守住底線,別讓兒子突破底線,家長有空記得看看
    十多歲本應該是追求夢想、心思單純、對未來追求憧憬的年紀,但往往就是因為父母小時候的教育不到位,葬送了一個孩子的一生。當女兒工作的時候被用人單位以未婚不單身的藉口拒絕,你還讓她「忍」嗎?當女兒結婚了,丈夫出軌、公婆奚落、孩子不聽話,你還讓她「忍」嗎?
  • 別讓「贏在起跑線上」毀了孩子的一生!
    我是85年出生的人,生活在農村,那時候八歲入學上小學半年級,當時的幼兒園可能只有縣城才有,幼兒園對我們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小學半年級之後就是一年級,接著一直到五年級,不像現在有個六年級。整個小學的六年時間裡基本都是自己和村裡的同學一起步行去學校,一日三餐都是在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