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用好自己最靈敏、最有優勢的「耳朵」----用磨耳朵的方式學英語,是性價比最高的!
最近因為疫情,哥倆在家的時間多了一大塊,為了避免神獸上房揭瓦,他們一直窩家裡聽Duggee, 看Duggee。
聽得多了,整天哼哼唧唧,時不時蹦個句子,連做夢都在說英語?!現在,哥哥時不時還即興講個英文小故事。
看來,磨耳朵都走火入魔了!
那麼,磨耳朵需要注意什麼?
1、內容要可理解的
2、親子要交流互動
磨耳朵,磨什麼,怎麼操作?
01 兒歌童謠
兒歌童謠,是低領寶寶英語啟蒙最好的聽力材料,也是爸媽和孩子交流互動最好的素材。
我推薦SSS兒歌(Super Simples Songs),語速慢,句型簡單,歌詞重複,加上可理解情景,確保孩子能明白每個單詞含義。
SSS使用技巧:
1)聽音頻看視頻。
一起聽或一起看,再和孩子一起做動作,把「耳朵聽到的」和「圖片」對應上。
2)利用碎片時間循環聽,例如起床、睡前、吃飯、玩玩具、出門路上。
3) 生活中活學活用。
SSS貼近兒童生活場景,家長要留心在生活中「情景再現」,只有在類似情境下重複率越高才越有效。
使用範例:
比如,「The bath song」,一個呆萌的卷發布偶男孩,坐在浴缸裡洗泡泡浴,每洗到一個身體部位,他都會做出相應的動作。
洗洗頭髮「I can wash my hair」
搓搓肩膀「I can wash my shoulders」
點點腳趾「I can wash my toes」
......
他邊洗邊唱,一首歌下來,孩子能跟著做很多具體的手勢,清晰直觀地明白所有單詞的含義。
當時3歲多的哥哥聽完這首歌后,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求用浴盆洗澡(玩水)。一邊洗澡一邊模仿布偶男孩唱「I can wash my hair」,「I can wash my shoulders」。不僅自己洗澡,還要幫他的玩具朋友洗。那段時間學會了很多玩具的單詞。「I can wash my duckling」,「I can wash my car」「I can wash my dinosaur」,「I can wash my starfish」等等。
02 聽繪本故事
聽繪本,我推薦JYbooks。
這套專輯精選全世界最棒的英文繪本,並用朗朗上口的歌謠形式把繪本唱出來。
JYbooks每本包含5個版本的音頻:
Story Song-故事用唱的方式表現
Story Reading-故事閱讀,配翻頁聲
Echo Chant-跟讀
Kids Song-童聲演唱
Melody 旋律配樂
這幾個版本在循環播放給孩子磨耳朵時,增添了趣味性!
JYbooks使用說明書: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一周一本或兩本的進度。
第一天:爸媽給孩子讀繪本,先備課再給孩子讀。
第二至第四天:陪孩子一起聽繪本,再一起指讀。
第四至第六天:讓孩子和爸媽一起跟讀跟唱繪本。
第六至第七天: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唱讀。
哥哥四歲多的時候,我們嘗試用JYbooks繪本磨耳朵。第一本用的就是艾瑞卡爾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哥哥一周下來就會朗誦了。更令人吃驚的是曾聽的弟弟,居然也能模仿個大概。
03 聽動畫片
什麼樣的動畫片最好?
生活化!生活化!生活化!
因為小小孩在生活經驗、語言積累都不足的情況下,只聽聲音、音頻,很難和實物對應起來。
而優質的動畫片,它的主題設計、場景安排、人物對話,都和孩子日常生活非常貼近,這是英語非母語孩子磨耳朵最好方式。
家長要做什麼?
1) 動畫片出現的水果、顏色、小物件,可以用家裡有的實物,幫助孩子對應。
2) 問一些與動畫片相關的問題,啟發孩子主動思考。
3) 化身「戲精」,和娃一起重演一個動畫片的經典場景。
4) 逛超市、逛公園的時候,指著某樣東西,用動畫片出現過的句式,引導孩子也哼哼幾句。
這期間父母和孩子,可以用中文、英文,甚至中英文交雜來交流,保證孩子能理解是第一優先級。
04 聽爸媽說英文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只是單純聽,沒有交流互動,孩子永遠學不會。
當他想去說,去表達時,他才會積極地調動語言的組織。
因此,聽不是單純聽,而要在交流環境中去聽。
1) 每天都會重複的日常活動是最適合輸入的時候。比如,起床、吃飯、睡覺、刷牙等等。
家長一定要興致勃勃地說英語。不用擔心自己會說的句子太少。在最初階段,蹦單詞就可以。先把Wake up, Good morning, Time for breakfast, Good night, Thank you在情境裡教了。
2) 把能指著說的名詞給孩子輸入了。
比如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動物昆蟲、數字形狀、顏色、身體部位、衣服鞋子、運動購物,想起來就可以指著東西或圖片說說單詞。
3) 把能做動作的動詞也教了。
比如走、跑、跳、單腳跳、吃、喝、轉圈圈、擁抱等等。
千萬別小看這些單詞,能幫你省一大筆錢。大多數的幼兒英語培訓班一學期只能教100個詞彙,一堂課只能教三四個。那點詞兒,自己在家順手就能教了。
記得哥哥上小班的時候,有段時間回家後總是忘記洗手。於是媽媽開啟碎碎念,一到家門口,就馬上提醒「Take off your shoes and then wash your hands」。
後來,一回家就條件反射對我說「Take off your shoes and then wash your hands」。
既把英語學了,還養成了好習慣。
總結:
磨耳朵,只要開始得早,時間足夠,就一定會有效果。磨刀不誤砍柴工,當文盲有理。聽力詞彙越多,閱讀越會呈加速度提高。
這就是所說的學英語要「大火燒開」,集中一定的時間大量浸泡,使孩子迅速提高到能讀章節書的水平,這樣最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