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18個月嬰兒被媽媽餵服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專業藥劑師回應:泡騰...

2020-12-23 搜狐網

  

  很多人都把維生素C泡騰片當作營養補充劑來服用。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

  泡騰片服用不當,可能要人命!

  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播出了一個關於嬰兒服用泡騰片的案列,令人扼腕:

  一個年僅18個月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服用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死亡。

  事件回放:

  18個月大寶寶因為感冒發燒,在一家省級醫院掛吊針。除了輸液,醫生還配了兩盒藥,一盒是「泡騰片」。

  輸完液後,母親從標明「口服」的「泡騰片」盒子裡拿出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藥丸,塞進寶寶嘴巴,「嘴巴張開,再喝點水下去。」

  沒想到,過了10多秒鐘,孩子的手腳突然抖動起來,緊接著開始劇烈地咳嗽,嘴邊也慢慢變成了青色。「當時就感覺他肯定是噎著了。」

  拍背、催吐等方法試過後,症狀還是沒得到解決,孩子的心跳和呼吸已十分微弱,隨後被送進搶救室手術。切開氣管後,醫生取出已化為一攤水的泡騰片殘液。

  不幸的是,孩子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

  必讀君就此事採訪了新世紀健康管理學院健康教育專家、新世紀婦兒醫院藥房主任執業藥師孫玉靜,請她就泡騰片是什麼、如何服用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泡騰片是什麼?該怎麼吃?

  

特邀專家

  孫玉靜:新世紀健康管理學院健康教育專家、新世紀婦兒醫院藥房主任、執業藥師、主管藥師,從事藥學相關工作17年,臨床藥學工作近10年。擅長兒科、孕期哺乳期用藥指導及健康教育。

  

  必讀君

  泡騰片是什麼?

  孫玉靜藥師: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基本概念——劑型:就是藥物供使用之前製成適合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或預防需要的給藥形式。

  而泡騰片就是多種藥品劑型的一種,與普通片劑不同,泡騰片利用有機酸和鹼式碳酸(氫)鹽反應做泡騰崩解劑,置入水中,即刻發生泡騰反應,生成並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狀如沸騰,所以名為「泡騰片」。

  

  必讀君

  為什麼不正確使用泡騰片會導致患兒窒息呢?

  孫玉靜藥師:

  1.作為臨床藥劑師,我也曾遇到過同樣的問題諮詢,為了更好的體驗口服泡騰片的感受,我也曾親自口服過維生素c的泡騰片(神農嘗百草的即視感!)。當時的反應就是口腔內有大量的氣體產生,人會不由自主地有吞咽的反應,將過多的氣體咽下。口腔受到刺激後又會產生更多的唾液,唾液的增加又加速泡騰片的溶解。

  如果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急劇充斥氣道,數分鐘內有缺氧、引起窒息的風險。

  2.一般泡騰片由於製藥工藝的需要,片劑通常會很大,而大藥品本身也會造成幼兒誤服後的卡殼。

  3.危機發生時,如果是成人很容易採用催吐,或主動吐出的方式減少進一步的傷害,但是兒童很難配合,甚至兒童因害怕、難受而哭鬧,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所以,

  千萬不能幹吃泡騰片!

  不能吞服泡騰片!

  

  必讀君

  給我們的家長們講講泡騰片的正確使用方法吧

  孫玉靜藥師:

  1.不同的泡騰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國內開發的泡騰片劑類型有外用型(比如陰道泡騰片)和口服型(比如,維生素泡騰片)兩大類。

  2.應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醫師或藥師的交代服用或使用泡騰片。

  3.任何藥品或保健品及外包裝必須放置於兒童不易接觸的地方。

  4.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藥品,包括泡騰片。

  5.一般用於口服的泡騰片,基本用法是:將泡騰片取出,按照醫囑要求的藥片劑量(一片、半片)放置於冷水或溫水中,等藥片完全溶解、變為澄清的溶液後,才可以服用,不能直接吞服。

  

  必讀君

  嬰幼兒可以吃泡騰片嗎?

  孫玉靜藥師:

  說「吃」不夠準確,應該用服用會更好。

  泡騰片本身是有不少優點的:

  ①劑型新穎,服用方便、起效迅速;

  ②口感好,患者依從性好,特別適用於兒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體製劑困難的患者;

  ③1~5分鐘內快速崩解;

  ④生物利用度高,能提高臨床療效;

  ⑤偏酸性,可增加部分藥物穩定性和溶解性;

  ⑥由於崩解產生的大量泡沫增加了藥物與病變部位的直接接觸,可以更好地發揮療效,所以泡騰片還用於口腔疾病、陰道疾病等的防治用藥;

  ⑦便於攜帶、運輸和貯存。

  只要嚴格按照醫囑劑量和藥師藥品使用說明服用泡騰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必讀君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服用泡騰片。是這樣嗎?

  孫玉靜藥師:

  泡騰片劑型不是幼兒年齡的禁忌,而是與適應症和計量等更相關。除非是藥品說明書上由於製藥工藝等原因註明不適合嬰幼兒使用。所以建議還是一定要遵醫囑。

  

  必讀君

  嬰幼兒藥物泡騰片製劑還有哪些?

  孫玉靜藥師:

  例如阿司匹林泡騰片、乙醯氨基酚泡騰片和乙醯半胱氨酸泡騰片等。雖然藥品名稱上沒有標明嬰幼兒阿司匹林泡騰片等字樣,但是以上藥品只要在適應症範圍內,在醫生的醫囑下,嚴格遵守藥品正確使用說明。嬰幼兒是可以使用泡騰片製劑的。

  

  必讀君還要特別提醒廣大家長:

  有的維生素C泡騰片因為顏色鮮豔,口感香甜,很容易吸引小朋友,他們很可能會誤認為這是糖果或飲料,錯誤或大量服用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所以家長還要做好防護,將藥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各位爸爸媽媽也要提高安全意識,不要犯「想當然」的常識性錯誤!你們是孩子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相關焦點

  • 誤食泡騰片,18個月嬰兒窒息而亡,給寶寶餵藥要注意什麼?
    山東教育電視臺報導:一名18個月大的嬰兒,由於被母親直接餵食泡騰片,導致窒息,最終因為腦部缺氧時間過長,經搶救無效最終不幸身亡。看到這則消息真的令人痛惜!一個1歲半的小孩子怎麼能直接用水送服泡騰片呢?這當媽的也太粗心了吧。
  • 18個月幼兒錯服維C泡騰片窒息死亡,切忌幹吃也別用開水泡
    18個月幼兒錯服維C泡騰片窒息死亡,切忌幹吃也別用開水泡 澎湃新聞記者 陳明明 2017-09-12 07:13 來源
  • 一顆泡騰片奪走18個月寶寶的命,5個錯誤吃藥知識,一定要知道
    據真實報導,一個18個月大的小嬰兒,因為家長錯誤餵了一片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而致死。泡騰片屬於一種新劑型藥物,吸收非常快,而且口感好,深受小孩、老人的喜歡,現使用也非常廣泛。但是泡騰片含有泡騰崩解劑,遇水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像普通片一樣放口裡,崩解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會導致人窒息,從而危及生命。
  • 一粒泡騰片引發悲劇:18月齡幼童口服泡騰片身亡
    近日,一則「18月齡幼童口服泡騰片身亡」的新聞引來多方關注。專家提醒,給孩子吃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避免給孩子服錯藥。一粒泡騰片引發的悲劇:18月齡幼童口服泡騰片身亡近日,一條「幹服泡騰片致死」的報導引起轟動。
  • 痛心!訓練趴睡致3個月嬰兒窒息死亡!育兒這些坑千萬別踩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兒童康復治療師 黃曉茵近日,一條「嬰兒趴睡死亡涉事公司經營活動被停止」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訓練3個月大的寶寶趴睡,嬰兒在趴睡過程中啼哭不止,2小時後不幸窒息身亡。
  • 不是所有泡騰片都能口服 口服類泡騰片切忌吞服含服
    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曾有新聞報導稱,湖北黃岡某村村民14戶22人誤食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俗稱「消毒泡騰片」)中毒,後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所幸已無大礙。另有一個年僅18個月的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餵服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最終搶救無效死亡。藥師提醒,「泡騰片」的使用形式多樣,有的是泡水喝的,有的是泡水消毒的,有的是直接使用的,所以您在儲存和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查看說明書。
  • 痛心!7個月的寶寶窒息死亡,床上的這些東西趕快扔掉!
    這兩天刷微博,又一個嬰兒窒息死亡的消息讓人痛心。孩子才7個月大,睡覺時卡在床圍和床墊之間,鼻子被床圍堵住,終究沒能救回來。事情發生在6月15日。那天早上8點樣子,父母將孩子哄睡著後,照常將她放在裝有圍欄的大床上。過了10分鐘,父母便離開了房間。一個小時後,他進房間看看孩子有沒有醒。
  • 不是所有泡騰片都能口服
    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曾有新聞報導稱,湖北黃岡某村村民14戶22人誤食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俗稱「消毒泡騰片」)中毒,後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所幸已無大礙。另有一個年僅18個月的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餵服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 痛心!三個月嬰兒訓練趴睡窒息身亡,媽媽卻在群裡全程「死亡...
    來源:綜合自北京晚報、@封面新聞、19樓、中國婦幼健康、、健康時報、網友評論等近日,一則「嬰兒趴睡窒息」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4月16日下午,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想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
  • 訓練趴睡致3個月嬰兒窒息死亡,這些訓練方法醫生不推薦!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王慧近日,一條「嬰兒趴睡死亡涉事公司經營活動被停止」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訓練3個月大的寶寶趴睡,嬰兒在趴睡過程中啼哭不止,2小時後不幸窒息身亡。剛剛出生三個月的寶寶因錯誤的育兒方式失去生命實在讓人痛心不已。
  • 痛心!媽媽眼睜睜看著3月大嬰兒窒息死去,疑因盲信「趴睡訓練」
    這位媽媽的經歷讓許多網友感到痛心:太心痛了。我看過完整的了,小床上還有一攤血。視頻都沒敢點開看。我的孩子也和她差不多一般大,平時拉個屎哭的撕心裂肺我都受不了。一早被媽媽發現時,孩子呈趴著睡的狀態,小小的身體已僵硬。2016年6月25日下午,江蘇省揚州市一名4個月大的女童在午睡時翻身變成趴著睡,半小時後家長發現,女童失去意識,立即將她送往蘇北醫院搶救,但最終未能挽回她的生命......
  • 餵奶後忘記拍奶 三個月嬰兒窒息死亡
    當寶寶喝完奶後,由於胃裡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寶寶吸入到氣管內,以至窒息。因此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把氣體排出。
  • 維生素C泡騰片這樣喝可能會致命
    最近,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的一個事件上了熱搜,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一個年僅18個月的幼兒,因為維生素C泡騰片的服藥方式錯誤導致了死亡。維C泡騰片是由維生素C、檸檬酸、碳酸氫鈉、葡萄糖等多種物質製成的藥品。許多人都喜歡將一顆維C泡騰片丟下去,看藥片飛快地在水裡轉著圈圈,充滿了動感與新奇的片刻工夫後,就能夠喝到一杯酸酸甜甜的水,還能彌補維生素。小小的泡騰片怎麼會要了幼兒的性命呢?
  • 嬰兒窒息死亡的事件頻頻發生,嬰兒窒息死亡的原因你們肯定不知道!
    每年超過2500名0~4歲的嬰幼兒因意外窒息而夭折,而更多的幼兒因此而終生殘疾。這個數字,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很多時候,都是大人的一點點疏忽而導致寶寶死亡!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窒息死亡,那麼媽媽們知道導致寶寶窒息死亡的原因有哪些嗎?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導致寶寶窒息死亡的原因吧!
  • 一粒泡騰片帶來一場悲劇:維C真的能治感冒?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精靈近日,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就播出了這樣一個令人扼腕的事件:一個年僅18個月寶寶因為感冒發燒,家長直接將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娃娃寧泡騰片,塞進其嘴裡,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死亡。
  • 10個月大嬰兒吞食葡萄窒息死亡
    近日,板芙鎮發生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一名10個月大嬰兒因吞食葡萄導致窒息,經搶救無效死亡。當日,板芙醫院急診科主任餘自然在診室坐診,他見患兒渾身癱軟,面色發紺,沒有了意識,憑藉多年的從醫經驗,初步判斷孩子是因異物卡住喉嚨導致的窒息並出現心臟停跳。
  • 3個月嬰兒睡眠中窒息,這種睡姿要不得!
    第一次當媽,就像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經驗可循,為了帶好孩子,更多的時候會看書、尋求長輩或專業人士的幫助。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辨別能力,別盲信,反而害了娃!今天看到一件事兒,讓人挺痛心的。一位廣州媽媽購買了嬰兒睡眠輔導課程,根據課程指導讓3個月大的寶寶在床上訓練「趴睡」,中途孩子有哭鬧,有傳出用臉抵床的聲音,她不知道是否應該去看一下孩子,在群裡問「寶寶剛剛入睡突然翻身,平時引導她趴睡都不肯的,這個哭聲是不是要去幫她翻過來呢?」得到「老師說不是大哭,就不要幹預」的回覆後,最終也沒有前去看一下孩子,2個小時後,孩子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