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易經》總有兩個極端的想法。有人認為《易經》太深奧,看不懂,就把它放在架子上。有人簡單地認為《周易》是一本佔卜書,用來預測好運氣或壞運氣的。
這些都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是不同的,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視角是不同的。
《易經》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典籍,只不過用一種特殊的形式來理解這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其中,有很多思想對我們今天仍然有著很深遠的現實意義,能夠指導我們為人處世,幫我們解決人生中的困惑。
今天和大家分享易經裡的三句話,希望能夠在事業和生活上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相信我們對這句話並不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中醫有句話叫「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當我們生病時,身體會感到疼痛,這是由人體脈絡阻塞引起的。
同樣,當我們陷入困境時,也正是因為有些事情我們想不出來也做不到,所以我們才陷入困境。
但實際上,很多人並不理解這種關係。他們認為這是自己命不好,所以就順其自然,無法擺脫困境。
事實上,生活中所有的困難都是我們自己設定的。所以我們必須意識到這點,我們也必須明白,當我們想擺脫困境時,我們必須明白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想法。這叫窮則思變。
變什麼?怎麼變?
首先變的就是自己,以前的自己已經陳舊了,如果不變就會腐朽。那改變自己改變的是什麼?改變的就是自己固有的思想模式和行為模式。
第二、順乎天,而應乎人。
短短的七個字,卻給出了改變的總方針。之所以難理解,那是因為它是易經。
易經、道德經,包括我們所說的佛經,之所以稱之為經,就是因為它是對人類思想和自然規律的凝練之後的高度概括。經就是站在道的制高點上,是對這些規律作普遍性的總結。
順乎天,天指的是什麼?天是天道,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事物發展的規律,順乎天就要要按規律來辦事,就是要按規律來改變自己。
那麼,一個人處在困境中,可能就是因為沒有看清事物發展的規律,勉強為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應乎人,人可以理解從人事。如何才能應乎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事情,看看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人們的利益,而且有時候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還要看得長遠一點。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人們的長遠利益,抓住了機遇。
第三、一陰一陽謂之道
為什麼一陰一陽就是道?因為陰陽互動結識了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任何事物都可以歸結為陰陽兩部分。
為了便於理解,先賢們發明了太極圖,通常被稱為陰陽魚。它由黑白兩部分組成,白色部分代表陽,黑色部分代表陰,白色中有一個小黑點,黑色中有一個小白點,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陰陽魚眼。說明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黑色和白色部分相互交織在一起,並在運動,而且兩者是此消彼長。
在生活中,有了成功,就會有逆境。順境可以看作是積極的一面,逆境可以看作是消極的一面。好的時候也就是積極的一面會逐漸發展和顯現,而消極的一面會逐漸隱藏起來。因此,好的時候,並不意味著沒有問題,而是問題是隱藏的,不容易被發現。
因此,聰明人往往會注意到別人在順境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接受逆境和困難的到來,並能及時制定計劃和計劃。因此,當逆境和困難來臨時,他們不會如此慌張。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盛時當作衰是想,上場當念下場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處逆境的時候要懂得蟄伏自己,靜觀其變,知其變而變才能變得通,這裡的觀和知就是要覺察到陰陽中陽的一面的變化,然後順勢而為,才有可能突破困境,迎來新的曙光。
有一個詞叫做「處變不驚」,現在大家能更懂這個詞的意思了吧,外在的情況變了,由順境變成逆境了,自己不能驚慌失措,要守得住本心,看清形勢變化,自己順勢變化。
從宇宙到每個人的生命,其中包含的規律都在《易經》中。孔子晚年獨自鑽研《周易》,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古代儒家和道家都把《易經》中的卦象作為自己道教的立道之本。
《易經》教你要掌握規律,站在今天,看明天,你將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追求好運,避惡,今天的選擇非常重要。」根據今天的情況,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你可以從《易經》中找到答案。
普通人學習《易經》並不是為了洞察天機,最主要的是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自己的頭腦活泛起來,這樣做事才會順應基本的規律。從而把生活過得更好,工作做得更好。
《易經》告訴大家的天道基本規律,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規律在生活中就可以做到趨利避害,讓自己永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改命。
《易經》真的不是一部佔卜書籍,而是一部思維方式不同的哲學著作,它包含我們生活中所需的一切基本規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你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粥一飯,方方面面都與這部易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可見《易經》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深刻,也不是迷信活動,但有很多具體內容需要解讀。
易經之道可以強調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教會人們生活的真諦。這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然而,縱觀古今,凡是能在逆境中找到突破口、找到正確方向、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決定的成功人士,都是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如果你了解《易經》,你就不會在生活中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李政道、楊振寧等中國諾貝爾獎得主公開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深受易經的影響。
易經的雖然僅有20頁的篇幅,但是這20頁中的每一頁都可以有64個無盡的延展。可以容納天地間的萬物,懂的人可以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