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困境?《易經》給出了三個步驟,助你從失落中走出來

2020-12-14 小文文家居

說到《易經》總有兩個極端的想法。有人認為《易經》太深奧,看不懂,就把它放在架子上。有人簡單地認為《周易》是一本佔卜書,用來預測好運氣或壞運氣的。

這些都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是不同的,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視角是不同的。

《易經》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典籍,只不過用一種特殊的形式來理解這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其中,有很多思想對我們今天仍然有著很深遠的現實意義,能夠指導我們為人處世,幫我們解決人生中的困惑。

今天和大家分享易經裡的三句話,希望能夠在事業和生活上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相信我們對這句話並不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中醫有句話叫「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當我們生病時,身體會感到疼痛,這是由人體脈絡阻塞引起的。

同樣,當我們陷入困境時,也正是因為有些事情我們想不出來也做不到,所以我們才陷入困境。

但實際上,很多人並不理解這種關係。他們認為這是自己命不好,所以就順其自然,無法擺脫困境。

事實上,生活中所有的困難都是我們自己設定的。所以我們必須意識到這點,我們也必須明白,當我們想擺脫困境時,我們必須明白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想法。這叫窮則思變。

變什麼?怎麼變?

首先變的就是自己,以前的自己已經陳舊了,如果不變就會腐朽。那改變自己改變的是什麼?改變的就是自己固有的思想模式和行為模式。

第二、順乎天,而應乎人。

短短的七個字,卻給出了改變的總方針。之所以難理解,那是因為它是易經。

易經、道德經,包括我們所說的佛經,之所以稱之為經,就是因為它是對人類思想和自然規律的凝練之後的高度概括。經就是站在道的制高點上,是對這些規律作普遍性的總結。

順乎天,天指的是什麼?天是天道,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事物發展的規律,順乎天就要要按規律來辦事,就是要按規律來改變自己。

那麼,一個人處在困境中,可能就是因為沒有看清事物發展的規律,勉強為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應乎人,人可以理解從人事。如何才能應乎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事情,看看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人們的利益,而且有時候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還要看得長遠一點。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人們的長遠利益,抓住了機遇。

第三、一陰一陽謂之道

為什麼一陰一陽就是道?因為陰陽互動結識了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任何事物都可以歸結為陰陽兩部分。

為了便於理解,先賢們發明了太極圖,通常被稱為陰陽魚。它由黑白兩部分組成,白色部分代表陽,黑色部分代表陰,白色中有一個小黑點,黑色中有一個小白點,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陰陽魚眼。說明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黑色和白色部分相互交織在一起,並在運動,而且兩者是此消彼長。

在生活中,有了成功,就會有逆境。順境可以看作是積極的一面,逆境可以看作是消極的一面。好的時候也就是積極的一面會逐漸發展和顯現,而消極的一面會逐漸隱藏起來。因此,好的時候,並不意味著沒有問題,而是問題是隱藏的,不容易被發現。

因此,聰明人往往會注意到別人在順境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接受逆境和困難的到來,並能及時制定計劃和計劃。因此,當逆境和困難來臨時,他們不會如此慌張。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盛時當作衰是想,上場當念下場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處逆境的時候要懂得蟄伏自己,靜觀其變,知其變而變才能變得通,這裡的觀和知就是要覺察到陰陽中陽的一面的變化,然後順勢而為,才有可能突破困境,迎來新的曙光。

有一個詞叫做「處變不驚」,現在大家能更懂這個詞的意思了吧,外在的情況變了,由順境變成逆境了,自己不能驚慌失措,要守得住本心,看清形勢變化,自己順勢變化。

從宇宙到每個人的生命,其中包含的規律都在《易經》中。孔子晚年獨自鑽研《周易》,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古代儒家和道家都把《易經》中的卦象作為自己道教的立道之本

《易經》教你要掌握規律,站在今天,看明天,你將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追求好運,避惡,今天的選擇非常重要。」根據今天的情況,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你可以從《易經》中找到答案。

普通人學習《易經》並不是為了洞察天機,最主要的是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自己的頭腦活泛起來,這樣做事才會順應基本的規律。從而把生活過得更好,工作做得更好。

《易經》告訴大家的天道基本規律,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規律在生活中就可以做到趨利避害,讓自己永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改命。

《易經》真的不是一部佔卜書籍,而是一部思維方式不同的哲學著作,它包含我們生活中所需的一切基本規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你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粥一飯,方方面面都與這部易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可見《易經》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深刻,也不是迷信活動,但有很多具體內容需要解讀。

易經之道可以強調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教會人們生活的真諦。這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然而,縱觀古今,凡是能在逆境中找到突破口、找到正確方向、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決定的成功人士,都是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如果你了解《易經》,你就不會在生活中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李政道、楊振寧等中國諾貝爾獎得主公開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深受易經的影響。

易經的雖然僅有20頁的篇幅,但是這20頁中的每一頁都可以有64個無盡的延展。可以容納天地間的萬物,懂的人可以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易經:當你感到不順時,不要著急,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閱讀《易經》的任何人都必須首先了解。一個人的生活,好時與壞時都是硬幣的兩面,每個人都會隨機見面。在《易經》中,泰卦代表繁榮,而負卦代表逆境。當一個人的狀況從逆境變為繁榮時,這被稱為「會變得非常和平嗎?」
  • 《易經》:人遇困境不要慌,堅持這3步,終會走向成功
    當人們遇到困難時,堅持這三個步驟,就能儘快脫身。堅定積極的信念: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當人們遇到逆境時,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無論困難有多大,都是外在的因素;而內在的、決定性的因素是你的態度:你是否積極面對困難,並堅信你會克服困難?
  • 當你感到不順時,不要著急,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讀《易經》的人,最先要懂:人這一輩子,順境和逆境,是一個硬幣的雙面,任何人都是會隨機性碰到。在《易經》中,泰卦,意味著順境;否卦,意味著逆境。當一個人的狀態,由逆境轉為順境,叫:否極泰來。依據《易經》的變化趨勢,在你感覺到不順時,別著急,這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 當我們人生遭遇困境時,不要總是抱怨,應該要想辦法擺脫困境
    可能現在有的人正在經歷順境,能夠感受到順境所帶來的美好,能展現出自己光鮮靚麗的一面,備受眾人的羨慕。可能現在也有人正在經歷困境,可能這些人正在困境中掙扎著,會想盡各種辦法從困境中走出,但往往TA們還是很難擺脫困境。
  • 你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你的命運《易經》早有預知
    許多年輕人碰到了困境之後,就開始抱怨自己命運極差,但你知不知道的是,人生有2大困境,不僅僅都是黴運,反倒是成大事兒的先兆!有關命運的規律性易經早已有描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氣志同也」,天地若是相交才會萬物通達,人唯有交流才會否極泰來!《易經》中的每一卦,都包括了新事物發展的一種規律性。
  • 易經告誡你:遇到這兩種困境,千萬別放棄,是成大事的先兆
    以上就是我要說的人生兩大困境,如果你也處於這樣的困境中,千萬不要放棄,人生的光明就在不遠處。保持自己的初心,能吃苦耐勞。越是能成就大事的人,就越容易遇到這兩種困境,所以越過去就贏了。那這兩大困境,有人遭遇過嗎?
  • 《易經》: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當你無路可走時,看看這4句話
    然而,通往成功路上更多的是荊棘,每一個成功的人幾乎都曾經經歷過無路可走的困局。《易經》: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當你無路可走時,看看這4句話沒學《易經》以前,我是個腦袋不開竅的人,農村出來的,一年到頭,上班打卡,拿死工資,沒有自信。
  • 何啟志:三個步驟助你走出人生困境!(點悟迷路人)
    難道你不覺得嗎?人生中的那些不幸,我們之所以能忍受,其實是我們選擇了放棄抵抗而已,天底下那麼多的逆境,即使你使出渾身解數,腦細胞死了一波又一波,可你還是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無法逃離。人生就是這個鳥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逆境,大多數確實是可以走出去的,而對於大眾來說,若我們想要更好的走出人生中的這些困境,往往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深思考、勤復盤不乏有學生和我叨叨,準確來說是抱怨,抱怨為什麼現在錢難賺,另一半不爭氣對自己也不好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46:困卦,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
    這意味著陷入困境,才智難以施展,仍堅守正道,自得其樂,必可成事,擺脫困境。卦序上困卦是繼升卦而來,《序卦》曰:「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進升到極點,升無可升就是困,就是窮途末路。困卦又與井卦為相綜的一對卦,困卦水在澤下,澤無水之象;井卦則是水在木上,為木桶汲水,井之象。困為水源乾涸,井卦則是水源不斷。
  • 《易經》:悟透其中智慧,即便身處困境,也能因禍得福
    易經:如果你明白其中的智慧,你就可以每朵雲都有一線希望,即使你身處困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每個人都會遇到相對平等的情況。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磨難和痛苦。無論貧富,一生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無論一個人的人生巔峰有多輝煌,他還是會在谷底遇到未知的負重之旅。
  • 李居明算八字有6個步驟來學習如何假裝為《易經》
    《易經》的6行預測的詳細說明:如何假裝,共有這些步驟需要掌握!上一次我談到了如何開始劉瑤的預言,但是今天我將詳細解釋六瑤瓜的程序。你為什麼要假裝?繪製完卦後,需要逐漸挖掘隱藏在卦中的信息。而這個過程是一個假裝過程,它可以了解六卦的隱藏信息,更好地解決六卦並銷毀六卦。
  • 《易經》中三個簡單的字上、止、正!到底代表著什麼!
    《易經》是一本關於變革,簡單和困難的書。它總結了規則並指導著看似不斷變化和混亂的世界中的生活。現在談論三個詞。上:能進《周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即自然)的運動既強大又健壯。如果你不努力,只會在你變老時後悔。擁抱的木頭誕生於末尾。九層平臺從疲憊的土壤開始;一千英裡的旅程從山腳開始。辛勤工作,收穫。世界是公平的。如果你想取得成就,則必須付出足夠的努力,然後才能達到終點。人們不會自救。
  • 助你擺脫背單詞困境,新東方背單詞記憶方法,不妨你看看(二)
    1,譯音記憶法這種記憶方法,其實有時並不利於我們的讀音,但是為了能記住單詞,在你學好語音的同時,也是適當的可以選擇使用的,畢竟,這樣的方法記憶起來,也是特別有趣的,比如robust,譯音記憶成樂百氏,其他的一些,你們可以根據生活中常見的商標等,自行查看記憶。
  • 《易經》:一個人受的苦多了,會在三個「地方」有不一樣的特點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更是一本可以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只要是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可以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俗話說:"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易經》告訴世人:一個人受的苦多了,會在三個"地方"有不一樣的特點。一、嘴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易經》兌卦三爻:"來兌,兇。"意思是說:說話太衝,容易得罪人,這樣是不好的。
  •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就是被逼出來的,貪圖安逸終將會被淘汰
    針對取得成功,《易經》中有3個卦象,能夠延伸到為人處世來用,它提醒大家:取得成功就是被逼出來的,人的潛能無限,貪圖安逸,你將逐步被淘汰。01.逼自己一把,超越自我,你將實現夢想!《易經》蒙卦說:"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卸寇。"
  • 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福氣就會慢慢來臨,你能看懂幾句?
    古人認為《易經》是大道之源,然而《易經》又是簡單的。然而,《易經》可不是一本簡單的佔卜書而已,它更是涵蓋了人生中的大智慧!《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
  • 一個人陷入困境時,只有把這3件事給做好,才能早日擺脫困境
    人生遇到挫折和陷入困境是常有的事,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直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這一生都會經歷不順利的時期,也都會有陷入困境的時候。一個人如果陷入了困境中,要想早日從困境中走出來,那就需要把一些事給做好,那麼需要把那些事做好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易經:危中有機,一個人最困難的階段,往往隱藏著崛起的契機
    《易經》的基本規律是:物極必反。換句話說,危中有機,一個人最困難的階段,往往隱藏著崛起的契機。那麼,如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你需要做到下面3點。如果你冷靜下來,自然而然,就會找到事情的解決方法或出路。天下萬事萬,皆有規律,都有解決的方法。關鍵是,我們做事,先要順著規律而走。事情和處境發生變化了,你也應該隨機應變,不可固執一種方法,需要不斷嘗試和創新。新的機會就隱藏在其中,等待你去探索和發現。
  • 心理學:你會進哪所寺廟參拜?測測誰是那個助你走出困境的人?
    答案分析:選擇A:助你走出困境的是你自己。有的路總要自己走,別人無法插手。你總是一個人獨自承擔一切,時間一久,也就習慣了。你明白,傾訴或許可以稍微緩解心情,卻不能解決問題,在這點上,你是個實際的人。每個人無一例外都會在生活中經歷磨難,你或許正在經歷著一些痛苦,但從來沒想過放棄,你一直在尋找著出口和方向,這樣積極而有韌性的你,一定可以度過所有難關。選擇B:助你走出困境的是你的朋友。你和朋友在擁有相近的性格,一些共通的人格特質讓你們相互吸引,最終奠定了這段友誼。
  • 易經中的的三原則三法則
    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化中。如:時間,空間,思想、環境等;所以學《易經》先要知道「變」,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變而且能適用這個變。我們知道印度佛學中有一個名詞叫「無常」,是一種佛理,意思是說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不變的。這就是易經中變易的道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有很多現象是我們現有智慧沒辦法去了解的。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只是我們還沒達到那個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