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個人受的苦多了,會在三個「地方」有不一樣的特點

2020-12-20 周聊昔憶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對《易經》有著"封建迷信"的刻板印象,認為它就是一本算命的書籍,但是殊不知,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被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其實是一本"生命之書"。它博大精深,豈止是國學範疇?它的包羅萬象,放眼全世界,能與之相媲美的,也是寥寥無幾。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更是一本可以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只要是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可以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

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俗話說:"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生活的苦,讓懦弱的人望而卻步,最後被淘汰出局;也讓堅強的人,備受煎熬,最後是"涅槃重生"。《易經》告訴世人:一個人受的苦多了,會在三個"地方"有不一樣的特點。

一、嘴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易經》兌卦三爻:"來兌,兇。"意思是說:說話太衝,容易得罪人,這樣是不好的。

古人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壞事。

一個人受的苦多了,就會明白,說話不能太直,對著矮人,莫說矬話;守著甲魚,別罵王八!說話不要揭人短,畢竟每個人都是要面子的,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否則,必定會引火上身。

二、脾氣

控制得了的,叫表情;控制不了的,叫心情。而心情通過脾氣來表現出來,一個有脾氣的人,是直性子,是率真的。但是有脾氣的人,得罪人,並且過後自己也難受。

《易經》:"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意思是說:萬事萬物瞬息萬變,大多為未定之數。人的運勢或吉或兇,與自身的情況密切相關。有些運氣是自己能掌控的,很大程度上會受自己脾氣的影響。你的脾氣,會左右你運勢的走向。

一個人,受的苦多了,就會變得沒有脾氣了。因為他們知道,受的苦再多,自己哭得再撕心裂肺,世界也都不會因此而改變什麼,只有微笑的面對生活,才是正確的選擇。

3、 行為

真正的強者,都喜歡"獨來獨往"。

《易經》:"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它就告訴世人:上天不會保佑任何人。上天如果保佑某個人,它就不公正了。因此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於人家的幫助。更何況,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靠自己是最實在的。

一個受苦多的人,就懂得了取捨,"吃一塹,長一智",總不能在一些破事上一次次跌倒。另外,越人多的地方,越熱鬧,越複雜,越難以尋找擺脫困境的出口。而保持獨處的行為狀態,能讓自己理清思路,學會一個人默默走下去,即便苦一點,也能寧靜致遠。

閱盡世間萬本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易經》博大精深,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易經》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其中一共六十多卦,對應著六十多個人生決策心法,人生中的任何問題都能夠從中找到解法。

"履卦"告訴我們人生旅途充滿危險,要知禮而立"謙卦"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謙虛禮讓,凡事都能化解;"恆卦"告訴我們無論是對待婚姻還是為人處事,都要做恆久的打算。

《易經》中的每一卦都是不同的生命密碼,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對應著不同的選擇,不論你是男是女,不論你是在什麼年齡階段,身處什麼角色,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其中汲取到你所需要的"成長心法"。

身邊還有很多人對我說,《易經》中都是文言文而且還有很多看不懂的符號,自己看著就頭疼,更不用說學到裡面的智慧了,有這樣煩惱的朋友們,可以讀一讀這一本《圖解易經》。

這裡面,不僅尊重原著的內容,而且採用圖解的方式,含有很多有趣的圖片、注釋和深入的解析,並且還有的白話文的例子為你做解讀,《易經》中的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絕對可以你讀得懂、學得會、用得著。即使是小朋友,也可以從彩圖中受益。

一本圖解易經就能讓你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易經:一個人受的苦多了,身上這四個「地方」會與眾不同,是好事
    是啊,人生道路的這些苦,都令人非常的難受,而每個人,要是經歷多了這些苦,那麼,這個人,就會變得與眾不同,特別這四個方面,更為明顯。第一個地方:嘴。每個人,經歷多了人生道路的種種苦難,那麼,這個人,就會變得沉默寡言,在和人交往中,眾人口中的苦,在他們看來,只是小菜一碟。
  • 一個人受的苦多了,身上這四個「地方」會與眾不同,是好事
    在每個時代,每個時代都有痛苦。苦難不僅從今天開始。關於苦難,我們不必為苦難大驚小怪,更不用說苦難和痛苦只是從你開始的。人類歷史是苦難的歷史,而且這一歷史將繼續延伸。適當的痛苦可以使我們了解生活,但是一個人遭受的痛苦卻更多,但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的思想並塑造了我們的心。
  • 《易經》:人生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有這幾個特點的或許會接近成功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人的品質決定了這個人的將來是否能成功,而身上有這4個特點的人,往往能走向成功,將來非富即貴。都說《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 心理學:一個人經歷的多了,往往這幾個地方「不一樣」
    往往而言,一個人經歷的多了,自然而然,生活也會在他身上留下一些跡象,他們這幾個地方就會不一樣。1、開始精簡自己的圈子一個人經歷的多了,往往而言並不會像過去一樣,什麼樣的圈子都去,反而會在時間的沉澱下,交一些內心知己好友。
  • 易經:人到五十五,會有這五苦,大多敗在了第四苦
    當一個人到了五十歲以後,尤其是到五十五歲時,他會感到很多痛苦,其中,這五種苦難也是55歲許多中年人所需要承受的。如果他們能夠度過這些苦難,他們將幸福地度過餘生,但許多人將首先遭受損失。易經提醒:人到五十五,會有這五苦,大多敗在了第四苦。
  • 《易經》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修養好不好,就看他會不會「裝」
    初看起來,人類社會是雜亂無章的,一樣米養百樣人,人與人都是形形色色的,各有主張,各有花樣。所以要「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成天下」就是說世界是多元的,要用尊崇禮樂教化的精神來調和,才可以到達和諧的境地。所以,我們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怎樣偽裝自己,尊崇禮樂教化的人文精神不能變。這才是偽裝的根本意義。
  • 易經:一個人「倒黴」前有3個徵兆,不要小瞧,出現一個就要注意
    易經提醒:一個人「倒黴」前有3個徵兆,不要小瞧,出現一個就要注意!徵兆一:做壞事在《周易·坤卦》中有這麼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言下之意就是:經常行善積德的人家,一定會有很多值得慶賀的事情,但是,經常做不道德事情的人家,一定會有很多災禍在等著他。民間更有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也是意在告誡眾人,不要做虧心事,否則,遲早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 《易經》中暗藏的2個事實:有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相
    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我們應該擁有大地一樣的品德,以德行來承載時間萬物。厚德載物是在大地之上種下福田,就是為了更大的繁榮而奮鬥。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進步,永遠不滿足。有智慧的人應當效法陰陽變化日新,不斷改掉過錯,不斷創造新的業績,在歲月的流逝中修養自我,升華自我。
  • 易經告訴我們:真正不好惹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要警惕了
    俗語:「咬人的狗不叫」,意思就是如果想咬人的狗是會跑到你身旁咬你,而不是朝你吠叫,狗對你吠叫只是想嚇退你,並不是想咬你,這也是它們對危險時的應激性。事實上,人也是一樣,喜歡說狠話來恐嚇你的人,一般不會動真格,只是狐假虎威,而那些著實不好惹的,一般「人狠話不多」,直接「一擊必中」。
  • 《易經》:一個人要發達之前身上會出現3個信號,有一個也要恭喜
    《易經》:一個人要發達之前身上會出現3個信號,有一個也要恭喜《易經》是國內十分悠久的1部佔卦書籍,成冊時間距今大概有數千年的時間了,據傳是西周時期所撰寫,有關《易經》的來源以前有很以前叫法,有些人說《易經》是人們祖先伏羲所作,也有人說當時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所事事時所推演出來的1部神書。
  • 《易經》智慧: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或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有人年少成名,卻泯然眾人。有人屢試不中,卻大器晚成。那些大器晚成的人,身上一般都有4個特點,《易經》中早有介紹,來看看你有嗎?三、積累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生就像馬拉松,一時的領先不算贏,誰能笑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人生中的每一段經歷,苦也好,樂也罷,都是寶貴的財富。
  • 易經忠告:一個人發財前會有3個現象,中一個,好運就要來到
    在《易經》中提到:人發財前,一般會出現3個「徵兆」,中一個,就要恭喜你,好運就要到了。順不驕王陽明曾說:「人生大病,只一傲字。」敗不餒有人說,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差距就在,成功者在面對失敗時多堅持了一會兒。《易經》中說: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君子在建功立業之中經歷了艱難挫折,持續發展下去,成功就在眼前。
  • 易經告訴我們:真正不好惹的人,常常有「這三個」特徵,儘量別惹
    而一些實在不好惹的,常常「人狠話不多」,直接「一擊必中」!易經說,真正不好惹的人,通常城府深且隱藏很深,但也未必沒有破綻。一般而言有三個特點。當你遇見他們,千萬別激怒他們。儘量採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對策,為上佳!1、易經認為,一個能打下城池的人不可怕,但能管理自己情緒的人說真的很恐怖。
  • 除了漂亮,什麼樣的女人最受人喜歡?有三個特點男人更愛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什麼樣的女人最受男人喜歡,每個男人心裡想的都不一樣,但基本有個共性,那就是漂亮。美麗的女人十有八九男人會喜歡,但除了人長得美,還有什麼讓男人更喜歡呢?有下面三個特點的女人會讓男人愛上。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想要發達,靠的不只是勤勞,是有道理的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很多事情感覺到不順利,這個背後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自己在這方面運氣不夠呢?想要發達順利還需要什麼幫助?其實簡單一句話,一個人想要發達,不是光靠努力就夠的,在這個世界上,能夠一路發達的人很少,很多人都是經歷挫折才發達起來的,這裡面就要求我們要抓住經驗,在《易經》中就有提示。《易經》這本書中,就記載了無數老祖宗的智慧。
  • 《易經》:一個人變富有的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那就恭喜你了
    一個人福氣來臨前的三個徵兆請記住這三句話。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們常說的積德,就是和積善一樣的意思,一個人積德性行善事,必然有福,你的德性不僅關乎你自己,更影響著家風和子孫,在別人眼裡你與你的家人的聯繫是緊密一體的,所以你行善事,自然也是為你的家庭子孫積德。
  • 《易經》提醒:一個人走運前,會有6個變化,每一個都要把握好!
    思維發生了變化易經上說:「窮則變;如果你改變了,你會通過的,一般規則會持續很長時間。」這裡的改變指的是思維的根本改變。很多人對目前的生活或者事業不滿意,主要原因是太執著,心裡有雜念,放不下。想要擺脫這樣的困境,就必須改變主意,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窮人的思維一直制約著很多人的發展。比如我們沒有創新精神,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習慣了某種生活環境。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坎,熬過去,福報就會源源不斷
    南懷瑾的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他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等共計三十多冊,後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南懷瑾於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
  • 易經提醒你:到了四十,身上有2個變化的人,福氣會悄悄找上門
    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就應該做不一樣的事情。年紀輕輕就應該懂得努力奮鬥,敢闖敢拼;而年紀大了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注重個人的一個修養升華。人到了四十歲之後,就要進入一個人生的過渡期,這個時候的就特別容易煩躁,因為要面對很多的責任,有苦也無處訴說,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承受。
  • 《易經》提醒:一個人禍事來臨前會有三個預兆,出現一個就要注意
    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個人一旦不小心招惹禍事,那是躲也躲不掉,但是禍事來臨之前一般都會有徵兆,我們可以提前準備以減少損失,那麼如何做呢?《易經》提醒:一個人禍事來臨前往往會有3個預兆,出現一個就要注意了!第一、「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坤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一個人倘若能身居高位而不驕傲,屈居人下而不憂愁,終日勤奮,隨時警惕,自強不息,隨時反省,即使面臨危險也可免遭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