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買鉑金包的全職太太是獨立女性嗎?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一個名叫薇妮斯妮·馬丁的美國人類學研究生隨丈夫搬入上東區之後,用人類學家審視靈長類動物的方式審視自己周圍的女鄰居。一次在街上被一個挎著愛馬仕鉑金包的女士撞到後,她寫道:「我無力改變上東區萊辛頓大道以西的賤人媽媽團,也不能用揍她們的方式解決,而且我也絕對不想加入她們……沒錯,那些每天推我、擠我、當我不存在、覺得我一點都不重要的傲慢女人,她們令我想擁有一個昂貴的漂亮皮包……一個超棒的包是刀劍與盾牌,我要買一個她們沒有的東西,她們想要的東西,或是她們有但見不得別人有的東西……」這份靈長類社群比照研究型人類觀察報告為馬丁女士賺到了一個博士學位,並印成《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一書出版。

在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演員童瑤飾演的煙花廠長家的全職太太顧佳,重演了這位人類學女博士的故事。在面對經濟地位較低的女性好友時,顧佳毫不猶豫地展示了自己對於權力和潛規則的不屑,然而緊接著就為了打入闊太太的圈子託朋友介紹能買到愛馬仕鉑金包的門路,全然忘記之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發言。可見,人類學女博士需要鉑金包作為刀劍和盾牌,顧佳需要鉑金包作為她融入闊太太群體的敲門磚。

《三十而已》童瑤飾顧佳

儘管都是一面瞧不起其他鉑金包的持有者,一面想方設法融進去,二者最終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人類學女博士認為自己通過買包等一系列社交努力改變了自己和孩子們的命運,一如既往地視女鄰居們為大猩猩同時口中念念有詞「真香」;而顧佳在後續的劇情中離開了這個她處心積慮想要打入的群體,臨別前厲聲呵斥闊太太們「因為冠著夫姓而存活,活在丈夫的價值半徑裡,再刨一份優越感,聚在一起炫耀比較,真的是越光鮮越可悲。」此舉順利完成了新時代國產劇對獨立女性「硬氣」形象的塑造,全然沒有考慮「吾獨愛蓮」發言、鑽營行為及其失敗結果究竟為告別闊太太演說提供了幾分理與義的支撐。

在現代都市題材都在靠喊口號塑造「獨立女性」形象的當下,這種人物行為邏輯充滿矛盾的敘事並不罕見,一點都不影響顧佳這個角色成為整部電視劇裡標籤最多、話題性最強、人氣最高的角色——展現女性母職時,她為了孩子和其他女性動武,成了「中國版致命女人」;表現妻職時,她打著公司利益的旗幟辭退了疑似勾搭自己丈夫的年輕女員工,成了排除「綠茶婊」的「人間過綠器」;為了成全「獨立女性」的形象,顧佳的飾演者和電視劇的宣傳方更是異口同聲高喊「全職太太也是獨立女性」,全然不顧電視劇在階級視角下討論性別問題的扭曲邏輯。

《三十而已》微博宣傳頁面

「全職」煙幕彈:被家庭束縛的日本主婦

「全職太太」是個相當具有迷惑性的稱呼,「全職」給人以職業感,「太太」又好似擺脫了繁雜且永無盡頭的家務勞動,它的同義詞還有「專職主婦」,翻譯成英語都是house wife,但這個詞組此前還有更廣為熟知的翻譯方式:「家庭主婦」和「家庭婦女」。

「家庭主婦」是工業化的結果,在英國出現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之後的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在日本則出現於明治維新以後。一戰結束後日本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城市工薪家庭形成新的男主外、女主內固定分工模式,工薪階層中留守家庭負責家務勞動和育兒的妻子角色逐漸被固定為持家記帳、安排一家人生活的「主婦」,以取代明治之前只知道埋頭苦幹、對丈夫百依百順的賢妻良母形象。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本出現「一億總中流」的社會思潮,即絕大多數人本人都認為自己是中產階層,與之相對應的是無業在家的妻子角色「主婦化」,戰後初期的1955年,日本家庭中74.9%存在家庭主婦。這一數字隨著日本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女權運動的展開而逐漸有所回落,隨著生育率逐漸降低、雙職工家庭逐漸增多,存在家庭主婦的日本家庭到千禧年初佔比49.3%,以微弱的差距輸給了雙職工家庭。

從明治末期到平成初年的漫長期間,政府政策對造就家庭主婦群體「功不可沒」。在日本經濟泡沫時期結束後,日本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削減開支,傾向於進行非正規僱傭,企業無需為非正式員工繳納培訓費、退休金和保險金等費用,在日本男女同工不同酬和隨工齡上調工資的年功制下,基本完成育兒工作的家庭主婦成為許多企業青睞的勞動力。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許多家庭主婦的工作能力並不輸於正規職工,企業向女性員工支付的薪酬較低,且家庭主婦大多工齡較短,在年功制範疇內也無法獲得較高報酬,可隨意辭退,因而大受歡迎。非正規就業的家庭主婦在七十年代後期被稱為「兼職家庭主婦」與絕對不工作的「全職主婦」區分開來。

從表面上看,兼職家庭主婦是日本社會男女雙向選擇的結果,男性希望妻子在家持家之餘能賺錢補貼家用,女性想要完成傳統的妻子、母親性別角色之外自我實現,兼職家庭主婦似乎是一種折中的理想選擇。但實際上,這種選擇是政策導向的結果,家庭主婦被束縛住手腳,無法脫離丈夫獨立於社會生存。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老牌婦女雜誌《主婦之友》。

日本稅收有配偶特別扣除制度,但如果丈夫有正規工作,而妻子年收入超過103萬日元,家庭將不能享受稅收優惠,丈夫工資裡包含的配偶補貼也會被取消,結果使家庭總收入不增反減。這種稅收制度本意保護沒有經濟收入的家庭主婦,通過為丈夫提供福利增強男性維護家庭的意願,但實際效果上卻限制主婦在社會上獲得經濟獨立的可能。1985年,日本修訂《國民年金法》將企業職工、公務員等強制薪制人員的配偶作為第三號被保險人加入國民年金,這一制度考慮到家庭主婦沒有工作,且需要承擔育兒、看護老人的家庭勞動,缺乏繳納養老金的能力,納入年金保險後的家庭婦女每周非正規工作時間不能超過正規就業者的四分之三且年收入不能超過130萬日元,在此範圍內不必繳納社會保險就能自動獲得年金。換言之如果家庭主婦兼職收入超過規定數額,她首先將面臨來自家庭的懲罰。日本社會保障政策以家庭為單位,且社會企業傾向於非正式僱傭的前提下,家庭主婦想要擺脫主婦身份離婚,大概率會陷入貧窮。然而即便是在種種政策將女性與家庭牢牢綁定的狀態下,2017年的一項調查表明,日本超過十分之一的家庭主婦仍舊處於貧窮的狀態中。儘管沒有確切數據表明,不進入家庭關係的單身女性或雙職工家庭的女性較家庭主婦更大概率免於貧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日本政策的安排下,日本家庭主婦無論是否存在收入來源,都必須依靠來自丈夫的支持,無法獨立於男人,也無法自立於社會。

家庭主婦在中國:「憧憬」還是「敵人」?

將視線轉回國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婦女能頂半邊天」,社會鼓勵女性參與社會生產建設勞動,並將「家庭婦女」和好吃懶做相提並論,宣傳「我們也有一雙手,不在家裡吃閒飯」。這種輿論語境全然否定了家務勞動、看護老人、育兒工作應有的社會價值,但也從一方面說明新中國性別觀念認為女性應該走出家門、走進社會,婦女頂起的「天」不在小家,而在大家。在日本家庭主婦佔比回落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女性主婦化逐漸抬頭。這無疑與中國的城鎮化建設、經濟發展程度相關,市場經濟的自由空氣逐漸將個體從集體的約束下解放出來,提供給人以更多的選擇,這其中也包括女性回歸家庭。與日本不同,中國社會福利制度並不以夫婦家庭為單位,政策既不為無業在家的家庭婦女提供養老保障,丈夫也不會通過妻子無業直接受益,政策本身是鼓勵女性自謀職業獨立生存而不依附男性的,儘管中國女性主婦化也出現在城鎮化進程中,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家庭主婦更多的是市場經濟效率原則和傳統性別觀念共同作用的結果。

女性選擇告別社會走進家庭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經濟因素,二是性別觀念。一部分女性從事以女性為主體的職業,這類職業大多缺乏成長和升職空間,就業前景有限,收入一般甚至較低,放棄了也不可惜,一旦辭職成為家庭婦女能夠順利促成婚姻,通過嫁人獲得更可靠的經濟來源,這部分女性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成為「家庭主婦」;一部分女性社會收入與男性旗鼓相當,在子女教育、老人贍養方面缺乏充分的社會支持時,往往或明或暗地受迫於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場域劃分,選擇回家相夫教子;也存在一部分女性在對比配偶更具有經濟優勢的條件下選擇成為「家庭婦女」,通過支持丈夫、養育子女來完成自我實現。無論屬於哪一種情況,中國家庭婦女都缺乏獨立的經濟來源和社會身份,在家務勞動價值缺乏制度性認可、家庭婦女缺乏社會性保障的大環境下,家庭婦女無法通過被冠以「全職太太」的名號,以偷換概念的方式加入「獨立女性」行列。

作為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最受歡迎的角色,顧佳不需要自己承擔家務和育兒工作,她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丈夫打理事業,家庭的部分被淡化,突出的是「賢內助」形象。與其說顧佳是當代都市最令人嚮往的獨立女性,不如說她是封建王朝裡深宮嬪妃、宅門主母或是民國大戶太太,和許多宮鬥劇、宅鬥劇的設定相似,這些缺乏獨立社會身份的女性完成著虛構世界中「通過徵服男人徵服世界」的徵途,垂簾聽政,在和其他女性的鬥爭中尋求存在感和優越感,全然迴避性別問題,兩性矛盾被轉化成個別男性的行為瑕疵、思想問題,並通過這種對個體男性的批判進行自我滿足,將自我納入流行的「獨立女性」概念中進行想像,完成自我麻痺的全過程。顧佳相比劇中其他兩名女性的主要優勢在於通過婚姻關係完成了階級飛躍,而這恰恰是這個階層逐漸趨於穩定的社會中最大的幻夢,「全職」不過是貼合「獨立女性」的時髦標籤打出的幌子,成為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貴「太太」或許才是這個角色最具吸引力的點,剝下「全職太太」這個稱呼虛偽的外衣,想必電視劇的宣傳方和演員本人也無法理直氣壯地喊出「家庭婦女」算「獨立女性」的口號吧。

一部分女性主動或被動地投身到家庭婦女的行列中去,間接給留在職場中的女性施加了更多的壓力。由於傳統性別角色中對女性完成妻職和母職業的要求,無形中形成了對女性價值的評判標準,即嫁不出去、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失敗的。如果職業女性想要完成傳統性別角色構建,又將面對平衡家庭和事業的新困境——大眾幾乎從未在媒體採訪中聽到詢問男性受訪對象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的問題,因為社會觀念中默認男性不需要平衡,這是一個「女性問題」。由於男性被默認「一心撲在事業上」,市場在人力資源選擇上也會對更高效地創造價值的男性有所傾斜,由於就業崗位有限,女性被排除在市場或升職空間之外,限制了女性就業的領域和職業前景,間接促進女性回家的觀念傾向形成。回溯這個傾軋的過程,問題並不出在那些選擇成為「家庭婦女」的女性身上,問題的根源仍然是守舊的性別觀念,「家庭婦女」不是職業女性的敵人,也不是獨立女性的敵人,一些家庭婦女或許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害者的身份,或許在自我麻醉、自我催眠中逐漸出現「斯德哥爾摩全職太太症候群」,指望著以主持家庭生活為丈夫提供增加收入的動力,且不說男性通常並不認為家庭負擔是自己的份內責任,家庭負擔的減輕和收入增加沒有必然聯繫,但就家庭主婦而言,這種思維模式下對男性的經濟依賴和精神依賴就決定了她們個人生活圍繞家庭展開,以家庭成就取代個人成就,喪失自我,只以人妻人母的身份界定自我,在外界出現批判聲時再以男權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要求反駁那些為了個人成就而抗爭、拼搏的人,從而產生矛盾。但事實上,婚姻和家庭生活不應該成為割裂女性群體的壁壘,更不應該成為挑逗女性群體內部鬥爭的導火線。

值得警惕的是,在社會觀念日趨保守的當下,大眾文藝作品公然模糊階層差異,強化階層特權下的「爽」感,將金錢的光環偷換成角色的光環展示給大眾供認憧憬膜拜,這樣的做法十分可恥。如果是帶著批判的視角展示角色,廠長太太顧佳的角色經歷並不是不能成立,但眼下,劇方宣傳給她貼上的太多標籤都力求讓她看上去「完美」。從預告中,觀眾知道她日後會離開她出軌的煙花廠長丈夫,眼下的完美人設也不能被解讀成戲劇性轉折的鋪設,須知全職太太將來時的離婚只意味著獨身,轉折也不意味著角色現在時的「全職」可以碰瓷「獨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我想做精緻的全職太太,我還是獨立的現代女性嗎?
    這個命題有2個關鍵詞,「全職太太」和「獨立」什麼是全職太太?一般是指沒有工作或辭去工作,在家裡照顧一家人衣食起居的女人,又稱家庭主婦。那什麼是家庭主婦?一般指照顧家庭做家務不外出工作婦女。「已婚,不工作,做家務」已經勾勒出一個家庭女性的生活狀況。什麼是獨立?獨立是指單獨的站立或者指關係上不依附、不隸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
  • 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嗎?網友吵翻!其實你們都搞錯重點了!
    最近,微博上有個話題突然火了: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嗎?童瑤在《三十而已》中飾演的全職太太「顧佳」「童瑤式」全職媽媽引全網熱議事情的起因,是演員童瑤在最近播出的一部新劇《三十而已》中,飾演了一位全職太太「顧佳」。童瑤飾演的顧佳,是一位全能型的「全職太太」。
  • 全職太太真的能算獨立女性嗎?
    我覺得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的不是沒有,很多高學歷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做全職太太不但不影響事業,甚至還能拓展事業的新起點,比如很多育兒寶媽博主啊,感覺她們利用自己當寶媽更容易與寶媽們拉近距離,所以她們就算在家帶孩子,也能夠把事業發展得很好。
  • 是攀比嗎?是焦慮嗎?為了孩子,我只是想要個鉑金包
    文:珺君和一個超棒的包是刀劍與盾牌,我要買一個她們沒有的東西,她們想要的東西,或是她們有但見不得別人有的東西。看,又是愛馬仕的包!於溫妮斯蒂•馬丁而言,鉑金包的本質是誠心盼望,無止境地等待,接著失望,求而不可得,包上的一針一線都是血淚。為什麼這麼說呢?
  • 全職媽媽,算獨立女性嗎?
    你覺得全職媽媽算獨立女性嗎?先講一個比較扎心的事情,今天我結婚的姐姐和我說:「在有孩子之前,別人都喊我某某女士,在一有孩子之後,別人只會叫我某某的媽,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了嗎?」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女主顧家,可以稱得上是全職媽媽的頂配了!
  • 談談《三十而已》的虛偽與真實之處,它真能治好女性的焦慮嗎
    因為披著現實主義的外衣,《三十而已》的內在,是一種對女性觀眾的取悅。它精準狙擊觀眾的心理,它的每一個話題,每一個情節,都是為了女性觀眾量身定做,你的所有焦慮,都能在裡面一一對應。就像《三十而已》的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5,到如今的7.7,隨著劇情的推進,泡沫也在慢慢褪去,打著女性獨立劇的旗號,我看到的反倒是一種假獨立和真焦慮。
  • 「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獨立女性的標準主要看這三點!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受到網友的追捧,其中由童瑤飾演的顧佳更是引起網友熱議。在電視劇中,顧佳是一個高知、聰明、優雅的全職太太形象,貌似沒有任何缺點。正如很多電視劇的女主光環一樣,顧佳這個角色是被製造出了一個獨立女性的偶像。
  • 背著限量鉑金包的女人,你們怎麼還要她獨立?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最近爆出了個很好看的新劇《三十而已》,童謠出演了一個精英階層的全職太太,叫做「顧佳」,很有「顧家」且優佳的諧意。
  • 童瑤因認可全職太太遭嘲諷|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反對當全職太太?
    電視劇《三十而已》還沒有播的時候,就已經很火了,播出後更火,立刻引發熱議,第一個引爆的話題就是「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全職太太」一直都是很有爭議的話題,特別是近些年來,時不時就會被網友們爭論,無非就是「該不該當全職太太」,「全職太太有沒有價值」,「全職太太是一種職業嗎」……爭來爭去也就兩個陣營,一方說全職太太是一種職業,應該被認可。另一方說全職太太就是一免費管家,沒有工資,沒有五險一金,一點保障都沒有。
  • 一個包引發的熱議!有錢人的世界,真無趣
    因為在她身上,很多女性都能找到共鳴——當媽的焦慮,全職太太的焦慮,想成為有錢人的焦慮。劇中顧佳名牌大學畢業、陪著丈夫白手起家、一口流利英文、三觀正並且極其自律。能屈能伸,格局大,手段穩準狠。顧姐太颯了,堪比中國版《致命女人》,成了2020夏天最Slay的神仙人設。
  • 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
    獨立,如果對於幼兒園孩子來說,應該是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飯、去衛生間等,不需要特定的照顧。獨立,對於女性來說,最少要有三個標誌,思想、經濟、精神。思想獨立人要有獨立的思想,有自己做事的風格,不受周邊事物所影響。有自己的三觀標準,不能人云亦云。
  • 全職媽媽顧佳火了:說說魔都富太圈、鉑金包和擇校那些事
    更殘酷的是,其中一位林太太在發朋友圈合影時,毫不留情地把背著香奈兒包包的顧佳裁掉了……一隻鉑金包,表面上是家庭財力的佐證,暗地裡,更是衡量「你能否進入上層社會」的一把尺。顧佳東拼西湊並託關係花了近20萬,買下了一隻限定款愛馬仕鴕鳥皮Kelly。
  • 全職太太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嗎?
    被譽為「燃燈校長」的雲南女高張桂梅讓「全職太太」這個話題再一次展現在眾人面前,尤其是用「滾」出去的言辭的確是激怒了不少人,畢竟國內的全職太太並不在少數!贊同還是反對女性成為「全職太太」引起了熱議。這個不關乎對錯,合理的選擇,不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力嗎?
  • 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看到投票結果差距,我滿臉疑惑欲言又止
    最近看到一個很火的話題:全職太太不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在家擔任保姆、廚師、清潔工等20種職業角色,甚至不比職業女性輕鬆,那這些全職太太就不算獨立女性嗎?每個人對獨立女性的定義都不一樣。重要的是那是不是她內心的選擇,如果是自己選擇了做全職太太,並覺得很幸福,那就足夠了,獨立女性並不是什麼評判標準!有人認為全職主婦想幹啥幹啥,為啥你說人家不算獨立,就像人家想結婚就結婚,不婚不育就不婚不育,想去工作就去,想全職就全職!有人認為經濟獨立才是獨立的根本。
  • 三十而已,餘生好好愛自己!
    三十歲之後,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在最近火熱播放的《三十而已》電視劇中,三個女人,王漫妮,,鍾曉芹,在30歲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心酸和無奈。雖然生活很難,依然能夠看出她們身上那種努力生活的樣子。劇中主角女一號:顧佳,如她的名字一樣「顧家」。
  • 想要兼顧家庭與事業,女性可以這樣做,全職太太也不會失去自我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如今的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一方面要照顧家庭,另一方面還要打拼事業,但是,家庭和事業能兼顧的過來嗎?孩子出生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已經十分繁瑣,白天還需專注工作,這是十分困難的。
  • 家庭主婦不是獨立女性?《三十而已》的顧佳:我自己說了才算!
    最近大火的都市情感戲《三十而已》,就是從三十歲女性的角度,探討女性的中年危機。這部由張曉波執導,江疏影、童瑤、楊玏、毛曉彤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儘管才播了不到十集,也已引發網上熱烈的討論。其中留給蔥哥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童謠飾演的全職太太顧佳。
  • 《三十而已》顧佳顧家,這個全職太太的命運將會是什麼,拭目以待
    顧佳,她整天圍繞著自己的老公和兒子轉,天天圍著鍋臺轉,是個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全職太太。那麼,這個全職太太的命運將是什麼,我非常的期待。 一個站在30歲門口的女人,有太多的問題擺在面前: 沒結婚的時候,考慮的是該選擇什麼樣的對象?找什麼樣的工作?準備在哪個地方安家生活?
  • 高知女性當全職太太,值得嗎?
    問:高知女性當全職太太值得嗎 高知女性當全職太太沒有值得不值得,也不存在社會資源的浪費。 前段時間張桂梅校長反對自己的學生當全職太太成為了熱門話題,她認為那些學生從特別困苦的境況,通過艱難跋涉才有了今天的學識和好的就業前景,不應該隨便放棄去做全職太太,進而去靠男人生存。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依附式婚姻,虛榮的欲望是焦慮實質
    要知道,成為全職媽媽前,她們有的是報刊主編,有的是主持人,有的是成功的模特等等,也是受過高等教育,原本可以獨立綻放自己的生命之光,卻因為嫁給了有錢有勢的男人,成為上流社會的一份子,而為了保持這段婚姻的有效性,她們不得不成為全職太太,讓獨立的關係成為了依附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