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奇書《漢字源流》讀後:喜有兩眼明,快讀奇書
作者:曲潤璉
閱讀時間:20181226-20190113
筆記時間:20190217
《漢字源流》(瑞典,林西莉著,李之義譯,中信出版社201701重印),原名《tecknens rike》,又名《China: Empire of Living Symbols》,《漢字的故事》,《漢字王國》,《給孩子的漢字王國》。
一開始看書名,不以為然:瑞典人研究漢字?能有多深?
看了幾頁,就覺得,這本書好得令人髮指。
一位外國學者,把漢字源流研究與剖析得如此透徹,嘆為觀止。
此書,對漢字的字形演變的研究,是第一層。已足令人敬服。
此書,分析字形演變,夾雜了對文明演變的剖析,對中國歷史、地理、人文變革等的洞悉和見解,這是第二層。這層面上,令我感嘆。作者對中華文化的分析,不謂不深。
此書,字裡行間,流露出對中華世間萬事萬物的感情,透著智哲或詩人般淡淡的憂傷,這是第三層。這時已令我感動了。獨在我鄉為異客,恍然如面是我親。
這本書,若只給孩子看,可惜了。值得每位喜歡中國文字的人細細品讀。
照例,說說瑕疵或遺憾:
一是P147「芻」和P205的「李」,二字有圖,無解。我懷疑是譯者漏了。
二是P207,第3段與第5段矛盾。大概是作者反覆修改書稿時,把兩稿的不同觀點混到一起了。
三是有十幾個地方的文字分析,我與作者觀點不同。比如P241對房屋的分析。見仁見智吧。
四是出版社,或譯者,不夠敬業(也可能是有商業顧慮,故意為之):沒有介紹作者原書名字的含義(瑞典文tecknens大概是「字符」的意思,rike是「王國」的意思);也沒有介紹此前的各種版本,及譯者簡介。怕讀者搜到不同的版本,就不買這一版了嗎?
五是,作者林西莉的中文手工籤名,一看就 「幼嫩」。但譯者的手工籤名,更讓人覺得不夠專業。在一本圍繞「中國字形」的著作中,讀者無法不格外關註譯者的書法造詣,如果譯者主動把手工籤名貢獻出來的話:)
包世臣聯:喜有兩眼明,多交益友;恨無十年暇,快讀奇書。
當今網絡時代,奇書唾手可得,快讀亦非難事。難在兩眼明也。
還好,我雖年近半百,貌似仍能兩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