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了太多這樣那樣的臉蛋,大眾審美也是變了又變。昨天流行削瘦高級模特臉,今天圓肉肉可愛臉又走俏,你又看了看鏡子中的自己,嗯?不是那麼滿意?想要尋求注射填充來幫你完美臉龐?避雷指南這邊請!
對自己不滿意的人佔大多數,因為見到了太多美麗的人和事物,我們的審美也在不斷的提高。而電視上層出不窮的「漂亮臉蛋兒」們,也是吸引著我們的目光甚至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與之差距的關鍵。
「太陽穴凹陷」
太陽穴凹陷是東方人常見的特徵,一般會出現在天生比較削瘦的人的臉上,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開始萎縮凹陷。這樣的外觀會帶來尖酸刻薄的視覺感,最重要的是,整個臉會因此缺乏流線感。
「蘋果肌不夠豐滿」
蘋果肌豐滿幾乎可以說是「年輕」的代名詞,豐滿的蘋果肌就是減齡神器,而年齡的增長帶來的膠原蛋白流失皮膚鬆弛導致的蘋果肌下垂,甚至是法令紋加深,都直接的體現了個人的年齡感。
「雙頰凹陷」
雙頰凹陷也會體現一定的年齡感,多會給人留下兇悍的印象。皮下脂肪少及頰脂肪墊少,表現為「嘬腮」,這是一種老態的外形。特別是對於上鏡老說,雙頰的凹陷較難通過化妝來掩飾。
自我肯定當然很重要,但一味的模仿卻可能出現與本身性格和先天條件相斥的現象。對於注射填充來說,追求自然「無痕」的效果才是我們最應該追求的,因此保留適當的個性五官也是不出錯的關鍵。醫美手段自然能夠滿足你一定的需求,但也切記要合理適當的進行。
OK!這次有幸採訪到了醫美領域專攻注射填充的權威羅謙醫生,解答你對注射填充的各種問題,謹防不必要的「失敗」和「踩雷」現象產生。在注射填充的醫美領域裡,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又有哪些是忽略了的成敗細節?
DR.羅謙
PhiSkin芙艾醫療 醫療副院長 美容外科注射微整學科帶頭人
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學士學位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碩士
韓國艾莉薇特邀全國培訓講師
美國艾爾建喬雅登注射醫生培訓講師
2018年反黑針行動全國醫美公益行「反黑針公益大使」
1
OK!:同樣都是注射填充,效果卻大相逕庭,是否實際上在每個醫生的審美和操作上都是不同的, 那麼要如何和醫生溝通是最高效達到自己目的呢?
羅院長:擁有足夠經驗的醫生一般會作為主導,同時聽取客戶的意見。這並不代表,醫生要完全按照客戶的要求來完成。達到想要的結果才是最終的導向。比如有些客戶想要抹平法令紋,但實際上是要解決視覺上的衰老問題,也就是發現深層次的要求。又或者,比如客戶的訴求是鼻梁不夠高,而實際上是對立體感的需求。大餅臉配高鼻梁的效果也並不好看。所以說正確的方案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2
OK!:在挑選填充產品的成分時,如何去辨別產品的來源、渠道和可靠性,如、如何去看產品的外包裝等?
羅院長:目前大多數國內的產品都會有自己的產品碼,有些甚至支持真偽查詢,用序列號來查詢產品真偽,到正規的醫療機構用安全的醫療產品是最近本的安全保證。產品的外包裝要完整(排除2支裝只購買一支的情況),即便是購買單支產品,包裝內填充材料的泡罩是未經拆開的才是可靠可信的。
3
OK!: 經常會有人拿著明星照片等去找到醫生,但自身條件卻無法滿足,如何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來判斷進行怎樣的調整?
羅院長:拿著明星照片找到整形醫生,大多數人因為自身不滿於自己的容貌特徵,於是會追求另一個極端,甚至是追求一個各個容貌特點和自己相反的樣子。這樣的情況下,醫生是無法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的,這是一個心理的問題,會引起無論如何的調整都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這樣的情況。理智的找到和容貌特點相近的樣子來調整,這樣的情況下,在靠近想要的效果的同時要保留自己固有的容貌特徵。
4
OK!:臉部哪些部位凹陷是最能凸顯年齡感的?在注射填充領域裡是填充頻率最高的位置呢?
羅院長:關於面部輪廓上的凹陷,東方人普遍的問題是面部輪廓比較硬,顴弓比較寬,比如說太陽穴、臉頰的區域是最常見的凹陷部位,還有就是蘋果肌的部位,這幾個部位的凹陷更突顯年齡,這也是通過治療能夠達到更好效果的部位
5
OK!:近期開始走俏像趙露思南笙這樣圓潤飽滿的臉,在醫美圈裡,是否也會因為明星的爆火而引來審美上模仿的熱潮呢?
羅院長:要從自身條件出發,而不是盲目追求流行款,找一款真正適合自己臉型的樣子。根據本人臉型基礎和身材、身高、性格特徵甚至是職業,做個性化的設計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不要追求個性格完全不符的特點,都會形成災難式的結果。
6
OK!:對於注射美容的用戶來說,醫生的審美觀是很重要的,如何判斷醫生的審美和技術呢?
羅院長:要看醫生之前的案例和交流溝通來判斷,看這些醫生成功的案例和自己想要的結果是否匹配。關注醫生案例是否能夠自然改變而又沒有明顯的注射痕跡。此外,要和醫生充分溝通,醫生理念和你想要的結果匹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當然,醫生在行業內的地位也很重要,這一點不是靠時間判斷,而去深入考量醫生資質。
7
OK!:有時我們會看到在注射後面部僵硬的情況,這類狀況通常發生在怎樣的情況下?又是否能夠避免呢?
羅院長:面部僵硬的情況,經常發生在初學醫生和不夠成熟的求美者身上。樹立正確美學觀念很重要,以及一定要找到在技術上熟練的醫生。我的意見是:見坑就填是錯誤的, 見到凹陷要先進行思考,這個缺陷是否應該要彌補,是否能夠讓外在美和內在性格特徵相符才是首要的。注射後避免出現僵硬是要考驗醫生的基本功的,比如說點位、量、甚至要兼顧動態靜態的樣子都是需要注意的。作為想變美的人來說,事先進行良好的溝通的,再加上熟練的醫生,僵硬完全可以避免。
8
OK!:在注射填充的領域,2020年甚至未來會有怎樣的走向趨勢呢?
羅院長:從審美的角度上來看,注射填充會越來越趨向於更自然的效果,技術角度上,則是趨向于越來越精細化,在特別小的範圍內解決問題,比如眼底細紋,通過精細化的操作來解決。(顯微外科手段介入,引入整形美容)不拒絕大動,結果更自然。
「本文轉載自《OK!精彩》,已獲轉載授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