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本的野心更是昭然若揭,其2020年度的軍費總支出預算一度達到了5.4萬億日元,足足比去年上漲了6.3%。就在這一消息傳出之後,印度坐不住了,其媒體大肆宣揚日本瘋狂增加軍費的行為,將會動搖印度作為亞洲第二強國和世界第三強國的位置。這一度引發外界的質疑,究竟誰才是全球第三呢?
畢竟從現狀來看,印度面臨的問題顯然有點棘手。這不僅是因為在疫情的影響下,其年度軍費的支出已經嚴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印度政府新出臺的農業政策,目前已經引發了20萬農民極大的不滿,現在他們還進行了「進軍新德裡」的抗議活動。那麼接下來印度一把手應該怎麼在被民痛罵、支持率暴跌的情況下,重新穩定印度眼下的惡劣局勢呢?
印度的真實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印度在2020年度投入的軍費在亞洲已經排名第三,但實際上其依舊不是亞洲區域軍事實力排名第三的國家。與其他排名更高的軍事大國不同的是,印度的軍工技術非常薄弱,其國內擁有的各種先進武器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得來的。一旦別國禁止向其出售武器,那麼印度的軍事實力很快就會從現在的一流水平,瞬間墜入谷底。但目前尚不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畢竟在各個武器大國的眼裡,印度是一個可移動的「提款機」,能夠為其的經濟發展得到更好地提升。
事實上,印度也深知這一點。為了改變受制於人的窘境,印度現任一把手曾發起了「印度製造」改革,為印度的輕重工業發展提供額外的資金和成長機會。想像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由於不具備專業的軍事技術,印度信心滿滿建造出的「光輝」戰機、「阿瓊」坦克等軍事武器無一沒有出過事故。尤其是印度為了搶佔先機而建造的維克蘭特號航母,至今已經在造船廠待了12年有餘,依舊沒有成功服役。而這樣的結果也意味著「印度製造」的計劃也徹底宣布失敗了。
為了改變現狀,印度發動了農業改革
從這也就可以看出,儘管印度一直叫囂自己有成為五常一員的實力,但實質上其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發達國家。所以印度政府再次轉變策略,從農業下手,出臺了一項新的農業政策。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步棋印度政府依舊走錯了。因為在新出臺的農業改革中,不管是削減農業補貼,取消最低收購價保障,還是迫使本身缺乏議價能力的印度農民,直接與掌握大量資本的大型農業供銷商打交道的行為,都是在間接逼著印度農業體系進行升級改革。這顯然是有點急功近利了,結果可想而知,非常慘敗。
總而言之,現如今的印度已經陷入了一個死胡同,其一把手覺得以絕大部分農業人口的犧牲,來換取印度的快速發展,是非常值得的事情。但現實卻給了其當頭棒喝,其政府新出臺的農業策略現如今已經遭到了全國農民的痛罵,而且還面臨著被趕下臺的風險。所以印度最應該做的就是「因地制宜」,設身處地的去想一項正確的策略,否則長此以往,該國的綜合國力勢必會不復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