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綜合國家重要的組成部分,軍事力量的強弱往往直接決定著該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軍事強大話語權就足量,軍事弱小只能被大國戲耍!而軍費開支得多少,又是決定該國軍事實力和發展的重要指標,是軍隊基礎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一個國家總體實力的強弱與否。因此,但凡經濟有一定基礎的國家,都會在自己承受的範圍之內,增加軍費開支,從而擴大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
近期,全球2019年度軍費排名已公布,其中前三名分別是美國、中國和印度。
根據該排名,世界經濟總量世界第5的印度,憑藉高額的軍費開支直接超過傳統的軍事強國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三,俄羅斯則下滑至第四名。
印度軍費投入創史上新高
根據印度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度印度的軍費預算達到整整669億美元。與上一個財年相比,同比增長9.4%。據悉,這一投入直接佔到印度總支出的15.49%。
有專家表示,雖然印度常年斥巨資從美俄法英等國採購大量軍備,但印度軍費9.4%的漲幅還是讓世界其他國家感到震驚。
筆者注意到,軍費預算驟增的國家並非只有印度一家,相反,世界軍費預算整體上都是爬坡上升趨勢。根據某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軍費支出總體呈現出大幅度上漲態勢,全球軍費開支達到1.917萬億美金,是1988年以來全球軍費最高的一年。
印度軍費開支明細,交易額巨大的軍火合作
眾所周知,當今的印度雖然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由於自身工業水平的限制,各類先進武器裝備嚴重依賴進口,小到槍枝彈藥,大到航母、戰鬥機,而印度龐大的武裝力量,以及常年與鄰國的敵對,使得印度每年都會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這是印度軍費連續暴漲的主要原因。
作為國際軍火市場的主要供應國之一,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印度的首選合作夥伴。俄印之間的軍貿合作長達多年,俄制武器基本可以佔到印度的半壁江山。印度還透露,印度和俄羅斯打算到2025年把雙方的年度貿易額提升到3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意味著印度和俄羅斯的年度貿易額將佔到印度軍費開支的一半左右。
之後,或許是為了擺脫武器供應的單一性,實現武器供應平衡,印度開始尋覓新的合作夥伴。這時候,作為世界軍事強國的美國走進了印度的備選名單。2020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訪印期間,美國還威逼利誘美印籤署了價值30億美元的美印軍售合同。
據悉,美國方面還竭力向印度推銷自己的其他先進武器,包括但不限於飛機、飛彈和船隻。
俄羅斯專家打臉印度:實力跟不上野心
印度軍費開支的大幅度提升,吸引到了世界不少國家的關注。據俄羅斯專家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印度的軍費預算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但其想要成為亞洲第一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知道,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提高軍費預算都是在本國經濟實力強大的情況下,但印度國內經濟發展低迷,工業尤其是軍工製造業水平低下,國內輟學率和失業率居高不下。
儘管印度一直竭力推動「印度製造」,希望能夠像中國那樣依靠豐富的人口紅利,藉助後工業化的先進科技,逐步加強國內生產能力,同時實現軍事自主化。
但經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這就像蓋房子,你根基不穩,建造出來的房子就是隨時能夠倒塌的危房,可見,打好一個穩固的根基有多重要!而印度輸在了第一步,無論這座野心大廈蓋得多高,都會面臨傾塌風險。
多年來,印度一直不遺餘力加強自身軍事實力,在部分觀察人士看來,印度之所以在自身經濟實力不強的今天,強行提高軍費增幅,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其背後是一顆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的野心。
據悉,之前世界上的第一大美國軍火買家是沙烏地阿拉伯,但不同於原油出口大國,印度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國內的各種代加工產業。專家表示,印度目前最該做的或許並不是想著如何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而是想辦法發展自身的經濟,尤其是重工業和軍工業,要知道,沒有自主研發武器裝備實力的國家是外強中乾的,依靠從國外買過來的先進武器只不過是用人民的血汗錢堆出來的帳面實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