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部分材料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刪!)
文/李鵬森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許多發達國家和後起之秀都渴望擁有「全球化的影響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全球關注、全球參與、全球打擊」的國家戰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率先以戰勝國的優勢植根軍事力量,也是美國軍事全球化的開始,通過歐洲(北約)向外擴散,現在看來,美軍早已實現了軍事全球化,但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比其他國家高十倍軍費開支的基礎上的。
美國核動力航母聲名遠播,在海軍建設過程中,這些裝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的航母加載幫助美軍自由穿梭於各大海外軍事基地,同時又很好地威懾了其他國家,不管美軍再怎麼囂張,依然沒人敢挑戰權威。
一國綜合實力、經濟實力只佔一部分,佔主導地位的還是一國的軍事力量,但關於軍事力量的強弱,有許多說法,有人認為應從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來看,也有人認為應從國家軍事化的程度來看。無論哪種說法,軍事裝備都是很重要的,就像佔據海上霸主地位的航母一樣,一個國家的航母數量和發展程度也是衡量其海上實力的標準之一,而軍事化程度則體現了其軍事實力的強弱。
許多人下意識地認為,像中美俄這樣的世界大國,應該在軍事方面的排名中佔據第一位,但事實並非如此,排名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躋身前三,這是怎麼一回事?
本來,軍事綜合實力並不代表軍事化程度高,前一種理解簡單易懂,是拼硬實力,誰拳頭硬,誰就領先,但軍事化程度要看的是一國軍事投入佔軍費的比重,以及軍人佔總人口的比重。儘管中美俄三國每年的軍費開支都很高,但相對其各自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說,軍費開支所佔比例並不顯著,因此軍費開支水平將排在其他國家之後。
根據媒體報導,以色列是世界上最有軍事實力的國家。在地理上,以色列是一個小國,擁有大約2.57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是以色列周圍有強大的鄰國,自己的軍事力量也很強大,被稱為中東軍事強國,擁有先進的軍事工業體系,其軍事實力在世界上排名前十位。根據統計,以色列總人口約為800萬,而每年的軍費開支高達170億美元,平均每個以色列人的軍費開支為2000美元。
由於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關係緊張,衝突不斷,因此必須增加國防預算,裝備精良武器,加強訓練。
與此同時,以色列還採用了徵兵制度,規定18歲以上的以色列人(不論男女,但不包括殘疾人士、已婚婦女或出於宗教原因的人)必須服兵役,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服兵役兩年。男性在服完義務兵役後,還會轉到國防軍預備役部隊,每年服役數周,直至40歲。因此,軍隊人員佔全國人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新加坡
由於能夠購買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新加坡已成為亞太和大洋洲地區的軍事典範之一。只有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巴基斯坦在軍事預算和力量上超過了新加坡。
在防務開支方面,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比印度尼西亞高出2.64億,而新加坡只有560萬)。去年,新加坡政府為軍事目的撥款101.98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3.2%,政府支出17.7%)。
軍事化排名第三的國家是亞美尼亞,相信很多人甚至都沒聽說過這個國家的名字,而在亞美尼亞,人口不足300萬,軍事人員則超過46,000人。在這個國家,亞美尼亞軍隊使用了將近3.5%的勞動力。
在其他方面還可以看到亞美尼亞的軍事化,主要表現為亞美尼亞與鄰國亞塞拜然之間的敵對關係,後者也是最嚴重的軍事化國家之一(排名第11)。去年亞美尼亞國防支出達4.37億歐元。雖然亞塞拜然的軍事預算相對於亞塞拜然來說微不足道,但是這一數額也是國內生產總值的4%,政府支出的15%。
但作為前蘇聯的成員國之一,它曾經在蘇聯強大的時候也感覺到了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軍事力量自然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力量,所以亞美尼亞雖然只是歐洲一個不起眼的小國,經濟也不太發達,但它的軍事支出卻是歐洲軍事化最主要的地方。
人口少、面積小的國家軍事化程度則可能更高。這當然和當事國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就像以色列一樣,它總是和整個阿拉伯世界對抗,是整個中東地區國家的公敵,但是它依靠美國,不會讓任何國家進入它的視線。以色列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其武裝人員和武器裝備的數量一直處於較高水平。
也許由於二戰期間被德國人殘忍地殺害,以色列人有強烈的國家意識。因此,他們在建國後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土地。所以國防教育在教學中是最重要的。為了能迅速形成戰鬥力,以色列人參軍的意識很強,新兵在入伍前必須參觀屠殺猶太人的紀念館,以使年輕人永遠記住為什麼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