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個以猶太民族為主的發達國家,其國土面積僅2萬多平方公裡,而國民總人口至2019年時也不足一千萬。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即便在建國後歷經了五次大規模的戰爭,也依舊能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中東地區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中東一霸,讓人驚嘆不已。那麼,這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國家究竟為何被稱為「中東一霸」呢?接下來,我們便從軍事、經濟、教育三方面依次分析。
一、軍事上:擁有一支特殊的最強國防軍隊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軍事國防力量都是國家抵禦外敵的重要保障,失去軍隊支撐的國家要麼成為強國的傀儡,要麼就此亡國。而以色列作為一個在戰爭中浴火重生的國家,深知國防軍事的重要性,從建國之初便已組建了一支獨具國家特色的國防軍隊。
首先,以色列的國防軍隊與其他國家的軍隊一樣,都經過了嚴苛的訓練,具備單人作戰和團體作戰的實力。並且,由於以色列的人口有限,因此他們在軍隊的組建上並未過多的依靠單兵作戰,而是依靠武器彌補人數的缺陷,因而以色列也擁有許多優良的武器裝備。
而這一點也體現在以色列的工業發展上,以色列的工業在發展初期主要服務於軍事,而他們的軍事工業也主要服務於研發儲備大量戰時所需的槍枝、彈藥等武器,以鞏固國防。
其次,以色列的徵兵政策也很有特點。在以色列本土國原住民中,不受性別限制,只要身體條件和年齡條件符合,就必須主動入伍,而因移民加入的其他國民則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加入。唯一的例外則是,阿拉伯國血統的國民不用入伍,這一點也主要是為了防止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發生衝突時,產生其他矛盾。
二、經濟上: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
為了抵禦外敵,以色列制定了符合自身國情的一系列國防軍隊政策,為一國國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也為一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而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以色列除了軍事工業外,也有很多其他優秀的產業為其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
現今,以色列以向世界多國提供軍火為商機,每年也由此獲得幾十億美元的收入。而作為世界最大鑽石加工地之一,每年有約1/8的鑽石都會被送往這裡。至於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以
色列的一直以來的優勢產業,其競爭力也名列國際前茅。
同時,在農業上,以色列為了實現自給自足,便大規模的研發了相應的技術,以應對農業上所遭遇的灌溉、種植等難題。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國民對日常資源的需求,也相應為國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進一步解決了國內人民就業方面的問題,拉動了國內經濟的發展。
再則,以色列的旅遊業深受世界各國國民的青睞,也是當地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據資料顯示,在旅遊的旺季,當地的旅遊業經濟收益為中東地區國家之首,也超過大多數亞洲國家。
綜上,軍事工業、加工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農業、旅遊業等等,都為以色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使其成為了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
三、教育上:中東地區最重視教育的國家
眾所周知,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教育,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而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自然不低。
首先,以色列本國政府對教育的財政幫扶僅次於軍事。在政府財政的大力幫扶下,從幼兒園到高中整個階段,所有在以色列當地上學的本國和外國學生都可以免除學費。這一政策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到學校接受教育的積極性,讓本國國民的識字率提高至近百分之百。
其次,以色列本國的教育體系完整且具有民族特色。以色列的整個教育體系包括學前、中小學、大學,其教育系統且完整。並且,學校的種類也包含了大多數的宗教學校、以及民族學校等,具有民族特色,滿足了不同民族對教育的不同需求。
最後,在中東地區教育質量最好的大學中,以色列就佔了七成以上,且排名位列前茅。這為其國內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和科研基礎,也為接受教育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其本國國民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
如今,作為中東最重視教育的國家,以色列已然成為中東地區中國民文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和人才密度最高的國家。同時,這些人才也將繼續為以色列本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並繼續推動以色列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