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作者:徐州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 王志棟
坐標: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時間:2020年3月1日
今天是來武漢的第36天,收到指令,我們從重症監護病房撤出,開始整建制接管一個普通病區。從27床到33床,從58床到61床,再到+1、+3、+5床,同上一班護士認真地交接班。「您好,您今天感覺怎麼樣了?有什麼不舒服嗎?有什麼能幫助您的嗎?我是江蘇醫療隊的護士,我叫王志棟,從今天起,我們將站在一條戰線上,共同抗擊新冠肺炎!我們醫護的戰鬥目標就是儘快讓你們健康地回到家人身邊,我們一起加油!」沒想到,我臨時構思的自我介紹,起到的效果不錯,連病區最嚴重的33床都隨我一起握起了拳頭,用武漢話喊著「加油!」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上刻著:「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但從到武漢開始,我就認為我應該:「常常去幫助;總是去鼓勵;一定要治癒!」
第一天在普通病房上班,反倒有種有力使不出的感覺。監測生命體徵、更換液體、監測血糖、換微量泵等是在icu要完成的基礎性工作。我開始指導普通病人下床做呼吸操和踝泵運動,還給他們下了任務:做呼吸操10分鐘、做踝泵運動100下。效果很好,巡視指導一圈後,前面的病人已經掌握,並告訴我,他們已經完成了!
回到護士站處理電腦醫囑,一位女病人拎著半袋洗衣粉走過來。「護士,你能幫個忙嗎?」我心想要我幫她洗衣服嗎?便笑著應道:「怎麼了?」,「我女兒也住院了,就在樓下兒科病區,我已經十多天沒見過她了,不知道她自己是否知道要換洗衣服,我想請你們把這半袋洗衣粉拿給她,能提醒她換洗衣服。她叫佳晨,就住在23樓18床,拜託你了!」她的一番話,狠狠地戳到了我的軟肋,我也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也才8歲,她在家也沒有自己洗過衣服,每次都是大人提醒她該洗漱了、該換衣服了........人們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我來武漢36天了,包括年前她們隨爺爺奶奶提前回老家過年,已經43天沒有見過我的那一雙「小棉襖」了。我強做鎮定地問她,「那你還要跟她說什麼話嗎?囑咐什麼嗎?」,「她沒有手機,我也沒法給她打電話,就拜託你把洗衣粉給她。」我當時真不敢再看那位媽媽的眼睛,我接過洗衣粉,拿起記號筆在包裝袋上以媽媽的口吻寫下:「佳晨:好孩子,加油!要自己學洗衣服呀!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的!愛你的媽媽。」寫完,我強忍著淚水抬頭問那位媽媽,「你看這樣寫行嗎?」她看完,流著眼淚對我說「行!行!太感謝了!」見我寫下的是這段話得到了那位媽媽認可,旁邊的小夥伴還驚訝地問我,「棟哥,你怎麼知道人家想寫這些話呀,太厲害了!」我再也忍不住淚水,哽咽著說:「我也有兩個女兒,大的也才8歲,我也好久沒見到她們了」。我不想讓戰友們看到他們一直認為的硬漢哭出來,趕緊跑到旁邊,淚水一下湧了出來,就這樣,我的護目鏡也花了。
那份媽媽的愛送到了,但我還想再做點什麼。我到病區找到那位媽媽,「洗衣粉送給孩子了,把你的手機給我,我讓樓下的護士拍張孩子的照片給你看看。」那位媽媽聽到後,激動得連劃數次才把手機解鎖成功。回到樓下病區,讓病區護士幫忙用手機把孩子照片拍好。那位媽媽看到女兒照片時,撫摸著屏幕哭了。照片中孩子長得很清秀,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女兒的模樣。我趕緊走出病房,因為,護目鏡又花了!
(來源:江蘇廣電徐州中心站/耿潤方 編輯/張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