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97年抗朱海秀瞞著父母走進一線被發現後……

2020-12-19 小段娛樂說

一位1997年的小護士刷屏了!她叫朱海秀,是廣東醫療隊的護士。面對記者採訪,她不想對著鏡頭向父母報平安,因為「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儘管這是一名醫務工作人員所要肩負的使命和責任,97年出生的他,或許剛剛畢業,初入工作崗位不久,他就有了如此高的覺悟,瞞著父母奔赴抗疫一線。

肩負使命讓正值青春年華的他不畏困難迎難而上,期間身體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醫護人員的使命感足以戰勝任何恐懼!廣東醫療隊的護士朱海秀瞞著父母去支援武漢,當記者問她怕不怕的時候,她說開始的時候有點怕,但是看到這種局面之後就不怕了。一位97年的白衣天使,展現出的勇敢令人敬佩!當記者讓她給父母抱平安時,她拒絕了,因為害怕自己會哭,爸媽會擔心!

朱海秀說,她來武漢支援時候,沒有告訴父母,但是前幾天被父母知道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他的父母知道之後難免會心疼他,牽掛他。畢竟「兒行千裡母擔憂」,更何況這是一場生死之交。爸爸跟她交流的時候,哭了。她說:「那是我22年以來,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我不想哭,我一哭我的護目鏡就會花掉,就幹不了事情了。對不起....」因為他知道,2003年非典全世界在保護著90後,這一次他肩負了90後保護全世界的偉大使命!誰都是爸媽疼愛的孩子,但是職責所在,我必須這樣!為奮戰在一線的所有醫護工作者祈願:平安健康!

有無數個醫務人員像朱海秀一樣,夜以繼日奔赴戰場,肩負著「生命所系,性命相託」的偉大使命。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他們堅強忍住,但我們己淚滿盈框。一切讚美的言語都是蒼白的,但還是要說聲謝謝了,謝謝所有的白衣衛士的,在這個沒有哨煙的戰場你們就是我們最大的依仗,在這敬所有一線的醫護人員,敬所有一線的工作人員,緬懷並銘記倒在一線的英雄們。

小姑娘正值青春年華,毫不膽怯地奔赴一線,夜以繼日的服務患者,本來漂亮的女孩子因壓力過大而布滿了黑眼圈。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你們在一線的義無反顧,才保全了我們在後方的安全。那句「剛來的時候害怕,過來看到這種局面,反而不害怕了。」真的淚目。他們其實心中也有膽怯,也有害怕,可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唯有收起膽怯用滿腔的熱情正義撐起我們的明天。

相關焦點

  • 怕哭花護目鏡的小護士去看她最想見的人
    今年年初,一句「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讓許多人記住了這個有著黑眼圈的女孩。近日,她趁著休假回到了武漢,再來看看她當時奮鬥過的地方。 雖然壓力巨大,但朱海秀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哭,要是哭了一切就都白幹了」。 當時,朱海秀負責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由於戴了五六層手套,她也沒有把握輸液時能一次成功。如果再哭花了護目鏡,成功率會更低。「我不想看到他們臉上痛苦的表情。」 剛到武漢時,朱海秀經常在想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文溪中學704班沈鑫琳:給朱海秀護士的...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市文溪中學704班沈鑫琳讀後感給朱海秀護士的一封信親愛的朱姐姐:您肯定很驚訝,因為你不知道我是誰,但我知道你是誰。你也會很驚訝,我會以這樣的方式與你對話。我第一次見你,是在新聞上,你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和大大的護目鏡。護目鏡下,你的面容是擋不住的疲憊,眼睛下方是濃濃的勒痕,讓我心疼不已。
  • 鍾南山靜立默哀抗疫烈士,逆行英雄捨生取義值得銘記
    2020年的春天如期而至。截至4月3日16時,我國因感染新冠肺炎的逝者已有3331名,截至4月4日0時,有388位抗疫人員因公殉職。4月4日,全國舉行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素材   1.「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   「我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說出這話的是四川第四醫院護士佘沙,今年24歲。
  • 從30後到00後,9位戰疫英雄,9段動人故事
    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同時,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很害怕,怕她身體抗不過去,怕失去她!」「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託起信心與希望。」因患漸凍症,他的腿一瘸一拐,夜以繼日地與病毒賽跑。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到患者說「很抱歉」,我哭花了護目鏡
    「我在這裡感受到了最好的醫患關係。」她說。以下是她的自述故事(略有編輯):醫院裡第一個報名的疫情爆發後,我每天關注武漢的消息。看到各地醫療隊紛紛前往武漢支援,我心裡也蠢蠢欲動,想著如果醫院徵集,一定要報名去一線。
  • 武漢日誌|半袋洗衣粉,讓我哭花了護目鏡
    日誌作者:徐州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 王志棟   坐標: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時間:2020年3我開始指導普通病人下床做呼吸操和踝泵運動,還給他們下了任務:做呼吸操10分鐘、做踝泵運動100下。效果很好,巡視指導一圈後,前面的病人已經掌握,並告訴我,他們已經完成了!               回到護士站處理電腦醫囑,一位女病人拎著半袋洗衣粉走過來。「護士,你能幫個忙嗎?」我心想要我幫她洗衣服嗎?便笑著應道:「怎麼了?」
  • 武漢病房百味:廣東醫生「吃下」鼻涕,患者說日子像湯圓終究會甜
    有患者想念愛人親手做的湯圓,覺得日子「終究會甜」;還有人許願能在康復後吃粵菜、喝早茶。一些味道鹹澀,卻讓人心生敬意。因為穿上了防護服,又患有過敏性鼻炎,有醫生一直流鼻涕,但只能「吃下」;有護士忍住眼淚,只因害怕護目鏡會花,影響工作。2月9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護士孔佩文,累了這樣挺直腰靠一下會舒服些。
  • 護目鏡下的「女人花」:這是我們的心聲
    (抗擊新冠肺炎)護目鏡下的「女人花」:這是我們的心聲  中新網太原3月8日電 題:護目鏡下的「女人花」:這是我們的心聲  作者範麗芳 任曉輝  疫情發生以來,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派出9批124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其中護理人員97名,至今他們依然戰鬥在抗疫前線。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易視頓眼科為一線防控人員捐贈護目鏡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全國,在得知一線防控工作人員防護裝備緊缺的情況後,長春易視頓眼科醫院楊春武董事長從年三十就開始與護目鏡廠家協調生產,在工廠放假的情況下,用真情打動廠方,趕製出一批批護目鏡。自疫情發生以來,楊春武董事長帶領易視頓眼科的相關醫護人員一直忙碌著,溝通物資、檢查物資,第一時間將一批批抗「疫」物資捐獻給武漢一線以及吉林省堅守在醫院、急救中心、派出所、街道辦事處等防疫一線的工作者手裡,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 抗「疫」群英譜·一線故事|張曉莉:進入隔離病區,我沒敢告訴父母
    發布會上,奮戰一線的醫生、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基層黨員和媒體記者代表分享了他們在疫情防控一線團結奮戰的故事,並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分享了他們的抗疫經驗和建議。2020年是昆明日報參與醫療衛生行業的跑口記者張曉莉工作的第八個年頭,一場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她對自己所跑的行業,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 疫情期上班,我哭了,但不能辭職!
    "「聽說你們能聯繫上物資,一線醫生需要護目鏡,你們能聯繫上嗎?」一線記者烏魚是通過南京大學校友群找到的我,剛加完好友,還沒來得及互相自報家門,一個語音就來了。「有,1000個批量拿走。」我連忙給烏魚回復道。◎ 商家提供的護目鏡。
  • 溫州市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
    4月9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專場新聞發布會,吳紅梅、歐陽金生、趙暉等奮戰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講述自己的抗疫故事,並分享抗疫期間暖心和難忘的故事。「不害怕嗎?也害怕!,這次機會也是我主動報名參加的。」
  • 抗「疫」故事:我的媽媽在一線
    是奮戰在一線抗擊疫情還是默默居家足不出戶?此時此刻,你心裡是否有什麼話想對Ta說?下面是一個來自東城區府學胡同小學名叫來夕雯的女孩,寫給自己奔赴武漢疫區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媽媽的一封信。信中是女兒對媽媽的牽掛和媽媽的勇敢和愛心。也祝願所有的醫務工作者都能健康平安,我們等著您們凱旋而歸!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