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生命時報微信
「啊,眼睛好酸!」揉揉眼睛,然後繼續看屏幕……這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視覺報告(2020)》顯示,只要壽命足夠長,人的一生至少會患上一種眼病。
近日,《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一項新研究指出,1990年-2019年,在G20國家中,我國中度和重度視力障礙的患病率增長速度最快。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視力?《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研究採訪專家,教你從現在起,認認真真保護眼睛。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王聰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李輝
中華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 楊智寬
中國人近30年視力減退太快了
這項研究基於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GBD)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梳理了近30年來中國人的視力障礙情況、失明的流行率及原因等,通訊作者為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脈耕博士。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各類視力障礙和失明的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但從1990年到2019年,我國中度和重度視力障礙的患病率增長,均比其他G20國家更快。
其中,中度視覺障礙的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增長12.17%,在G20國家中上升幅度最大,且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1.48%)。
研究所分析的視力問題,包括未矯正的屈光不正、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沙眼、維生素A缺乏症等。具體來說:
整體患病率
2019年,我國中度視力障礙、重度視力障礙、失明的整體患病率,分別為3.23%、0.33%和0.61%,相當於分別約有4592萬、467萬和869萬患者。
性別組成
女性視力喪失的總體患病率高於男性,70歲以上人群中,中重度視力障礙、白內障引起失明的女性人數,約是同年齡段男性的兩倍。
原因分析
1990年和2019年,國人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是未矯正的屈光不正、白內障和黃斑變性;失明的主要原因則是白內障、未矯正的屈光不正和青光眼。
年齡特點
從年齡上來看,視力喪失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而其中原因在各個年齡段之間有所不同:
70歲以下人群,維生素A缺乏症、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腦膜炎等是引發失明的主要原因;70歲以上人群中,白內障則是主要原因。
論文最後建議,視覺健康幹預策略應優先考慮老年人的白內障、兒童青少年的屈光不正,及越來越多可能發展為糖尿病視網膜病的患者。
一張圖自測眼睛好壞
眼睛好不好,一張圖就可以簡單自測。視力不好的人,看完請即刻保護眼睛。
散光檢測圖
在不戴眼鏡的情況下,手持手機與眼睛同高,輕輕遮住一隻眼睛,用單眼看下圖中的線條。
非散光患者,看到的每一條線顏色、粗細都是相同的;如果看到的線條顏色偏暗,粗細不一樣,則可能是散光。
黃斑變性測試圖
把方格表放在視平線30釐米的距離處,光線要明亮及平均;用手遮住一隻眼,用另一隻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點,用餘光感受方格是否有異常。
阿姆斯勒方格表
正常情況下看到的線條應該是直的,方格大小相同。如果發現異常,比如,看到中心點周圍出現空缺或曲線,建議及早就醫,醫生可以根據異常位置,排查病灶在哪兒。
一張照片測白內障
如果家裡有照片,可以找一張來自測視力。如果一張正常的、色彩鮮豔的彩色照,自己看著卻發黃,對比度、鮮豔度下降,像一張舊照片,就要考慮到白內障的可能。
假裝這裡有自拍照
4種眼病分別該怎麼防?
近視、青光眼、白內障、黃斑變性是我國高發的眼部疾病,有針對性地做好預防,才能讓眼睛老得慢一點。
近視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
建議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避免用眼過度,保證充足睡眠;不在行走、坐車、躺臥時閱讀,應在採光良好的環境中閱讀;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最好每天2小時;近距離持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5分鐘。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眼壓升高、視神經萎縮,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眼病,從嬰兒到老人都可能發生。
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等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建議這些人每1~2年做一次眼科檢查。不在黑暗及弱光下工作、看手機,看電視要有一個弱光燈照明。在黑暗環境下,瞳孔處於開大狀態,容易堵塞房角,可能誘發青光眼急性發作。如果遇到眼脹痛、同側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縮窄、視野有彩圈,甚至噁心嘔吐等,要及時就診。
白內障
白內障的形成與遺傳、全身情況(如高血壓和高血糖)、紫外線照射、輻射、手術、外傷等因素有關。
儘量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戶外強光下不妨戴上墨鏡,遮擋紫外線;多做眼保健操,多按摩對眼睛有益的穴位,如睛明穴、太陽穴、四白穴等;勤洗手,減少揉眼睛,避免眼部發炎。
黃斑變性
黃斑富含葉黃素,用來維持代謝和活性,但這種成分不能通過自身合成,主要從外界攝入。
平時可以通過補充葉黃素,幫助改善黃斑代謝,建議多攝入富含類胡蘿蔔素的橙黃色食物,如彩椒、胡蘿蔔、芒果、小米,以及芥藍、綠色花椰菜、菠菜等。到了光線強的地方最好帶上墨鏡。遇到強光時,黃斑吸收光的量更多,代謝負擔加大,產物聚積,容易出現問題。如果電子屏幕的對比度太強,時間長了,也容易導致黃斑損傷。
長時間用眼者,可參考20-20-20護眼法則:
持續視物20分鐘休息一下,休息時先眨眼20秒,眨眼是一種「刷新」大腦的方式,然後看20英尺(約6米)以外的物體或遠方。
另外,還應做到「三個一」,眼睛距離書本1尺,胸離桌子1拳,指尖距筆尖1寸。